彩夕染发膏 "十二周年店庆" ,揭秘直播间"捡漏"陷阱!
双十一的购物热潮尚未完全褪去,直播间里的"骨折价""专属福利"依旧轮番轰炸。但热闹背后,精心设计的营销陷阱正不断消耗着消费者的信任,彩夕染发膏的直播间乱象便是典型缩影——所谓的"十二周年店庆回馈",不过是一场漏洞百出的骗局。
时间幻术:七年品牌硬凑"十二周年"
快手"彩夕美发旗舰店"的直播间里,"十二周年店庆"的横幅格外吸睛。主播声嘶力竭地喊着"原价199元,店庆特惠59.9元3包",搭配"只剩32单""明天恢复原价"的紧迫感话术,让不少消费者果断下单。

然而企业信息戳穿了这场"时间魔术"。生产企业广州市奥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成立,至今仅7年;产品特证注册方郑州彩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才成立,还经历过五次更名;就连店铺运营公司郑州萃央商贸有限公司,2025年7月才成立,运营不足半年。从品牌相关企业成立到商标注册,所有时间节点均不足8年,"十二周年"纯属无稽之谈。
这种虚构经营时长的操作,精准拿捏了消费者对"老品牌"的信任和对"店庆优惠"的期待。而"限时清仓""库存告急"的话术更是日复一日重复上演,所谓的"最后32单"永远能补货,"仅限今天"的活动天天都有,既涉嫌虚假宣传,也违反了《价格法》中禁止价格欺诈的规定。
功效造假:"草本敏感肌专用"全是噱头
对于染发产品,消费者最看重的安全性和温和度,成了彩夕直播间的主要卖点。背景板醒目标注"草本染发""温和不刺激",主播反复强调"敏感肌专用",让注重头皮健康的消费者放下戒心。
但国家药监局备案信息显示,这款彩夕染发膏1%含量以上的成分中并无植物成分,"草本"之称纯属营销包装。其备案功效仅为"染发、芳香、护发",根本没有"温和不刺激""敏感肌专用"的相关认定。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功效宣称需有充分科学依据并纳入备案,染发类特殊化妆品要求更为严格,彩夕的相关宣传已构成误导消费者的违规行为。
这类功效造假在染发产品领域并非个例,从之前被曝光的侗染品牌到如今的彩夕,不少商家都通过夸大温和度、虚构植物成分来诱导消费,让染发产品成为日化行业虚假宣传的重灾区。

劣迹斑斑:生产企业屡遭行政处罚
比营销套路更可怕的,是彩夕染发膏背后生产企业的不良记录。查询显示,生产方广州奥采自2023年起,已累计收到10次行政处罚,罚款金额合计高达70万余元。
其违法记录涵盖多种严重情形:2023年两次因生产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化妆品被罚;2024年至2025年,先后因生产标签虚假的化妆品、抽检不合格产品、未经注册的特殊用途化妆品等多次被罚,甚至在2025年11月还因计量违法行为被处罚。多次违规却屡教不改,足以说明企业缺乏基本的质量管控意识和守法自觉。
理性避坑:直播间购物需守好三道防线
彩夕染发膏的案例并非个例,直播间里的"低价陷阱""人设营销""私域导流"等套路层出不穷。消费者要避免踩坑,需做好三点:一是核实信息,通过企查查、国家药监局等平台查询品牌资质和产品备案;二是冷静消费,对"超低价""限时抢"等话术保持警惕,避免冲动下单;三是留存证据,直播录屏、商品链接、支付凭证等都要妥善保存,便于维权。
根据法律规定,直播间存在欺诈行为时,消费者可要求"退一赔三",不足500元按500元算。若遭遇权益受损,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通过诉讼维权。
直播间的"家人"称呼再亲切,也抵不过赤裸裸的利益算计。靠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换来的流量热度,终究会随着信任崩塌而消散。对于商家而言,诚信经营才是长久之道;对于消费者来说,保持理性、擦亮双眼,才是守护自身权益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