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千古情
那片海,那座城,那些穿越时空的故事。
一、山海之间的序曲
朋友,如果你问我北海有何特别之处,我会告诉你,这里是那种一见倾心的地方。当我第一次站在冠头岭上,看着眼前“穹窿如冠”的山岭与北部湾的万顷碧波相映成趣,忽然明白了什么叫作“山海重塑的心灵体验”。
咸腥的海风拂过岭上葱茏的草木,远眺是点点帆影,近览是奇石嶙峋。这片土地虽没有银滩那般细腻如脂的沙滩,却拥有远古时期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独特礁石群。千万年海水侵蚀,让这些礁石变得千奇百怪——有的如卧龟静伏,有的似猛兽欲扑。
站在冠头岭上,既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这里是自然与人文的交汇点,一部立体的北海百科全书。
二、历史的回响:穿越时空的相遇
北海的历史,可不是教科书上枯燥的文字,而是融入了一砖一瓦、一沙一石中的鲜活记忆。
今年夏日的一个清晨,我走进北海老街。这条始建于1883年的百年老街,长1.44公里,沿街遍布中西合璧的骑楼式建筑。行走在骑楼下,既可遮风挡雨,又可躲避烈日。那些临街墙面的雕饰线和不同式样的装饰浮雕,形成了南北两组空中雕塑长廊。
老街的建筑大多为二至三层,受英、法、德等国领事馆建筑的影响,却又保留了岭南特色。粗重厚大的方形柱子,颇有古罗马建筑的风格。
而冠头岭上,清代康熙五十六年修建的古炮台依然屹立。光绪年间,就是这些炮台曾让入侵北海港的法国舰艇心生忌惮,隔海对峙数日后悄悄溜走。站在古炮台旁,闭上眼睛,仿佛还能听到历史的回响。
最令我动容的是苏东坡与冠头岭的千古情缘。这位宋代文豪在奉诏从海南北归途中,因遇狂风暴雨而落脚廉州。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渔民送给苏东坡一篓鱼虾和自家珍藏的绸缎,请求诗人在丝绸上题字。苏东坡挥毫泼墨,写下的不是“丝绸”,而是“思愁”。
这一字之差,道尽了东坡暮年的人生感叹。站在冠头岭上,看山青海蓝,燕展鸥鸣,浪拥舟荡,对于已进入暮年,预感到生命将要叶落归根的苏东坡来说,又怎能不暗自神伤于沧海,仰天长叹于命运呢?
三、自然的馈赠:海与林的交响曲
北海的千古之情,不仅蕴藏在人文历史中,更展现在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中。
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是北海的绿色明珠。上世纪50年代初,北海人在这片山岭上遍种马尾松、相思树、鸭脚木等树木。70年过去,当年的小树苗已郁郁成荫,形成了一片面积达245.7公顷的国家森林公园。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96.7%,拥有植物45科70种,包括金黄熊猫、小叶桢楠等10多种珍贵树种。
行走在林间小道上,满眼绿波起伏,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洒下斑驳光影,耳畔是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这里是鸟类的天堂,白胸翡翠、丘鹬、水鸡、画眉、喜鹊等鸟类在此繁衍生息,使冠头岭成为广西观鸟赛事的热门举办地。
而北海银滩更是大自然慷慨的赠礼。东西绵延24公里的银滩,以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无污染的特点称奇于世,享有“天下第一滩”的美誉。这里的空气清新自然,负氧离子含量是内陆城市的50-100倍,年平均气温22.6摄氏度,是康复休养的好环境。
当夕阳西下,整个海滩被涂染成迷人的绯红,那是黄昏美丽的酡颜,向人们展开动情的微笑。不远处,帆影点点,无数的渔船伴着夕阳返回宁静的港湾。此情此景,让人不由感叹:这真是世界上最美的一条路。
四、人文的韵味:古今交融的画卷
北海的千古情,还体现在它多元文化的交融上。
在冠头岭西海岸的“海枯石烂”礁石区,一块巨大的龟形礁石卧在海滩上,背上驮着数米高的岩石,石上刻有“海枯石烂”四个鲜红的大字。这里是国内最负盛名的婚纱照拍摄基地之一。
在唯美的海岸线,随处可见一对对穿着婚纱、西装的情侣,或牵手,或偎依,或相拥……海风把爱的絮语编织成诗,在浪花里绽放,涛声把心的秘密演绎成歌,在蓝天上飞扬。这“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的寓意,让这里成为恋人们寄托誓言的地方。
而冠头岭的普度寺,则是北部湾最具特色的园林寺庙。背靠冠头岭,俯瞰海景,环境清幽。游客可以在这里闻着禅香,听着诵经,领取免费香烛进行祈福,感受内心的宁静。红瓦黄墙的寺庙点缀在苍翠林海中,宛如镶嵌于绿毯上的“红宝石”,映衬在湛蓝的天空下,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北海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退休后的老年人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在冠头岭,常常能看到退休的老人三五成群,或漫步海滩,或登山观景,或闲坐聊天,享受着悠闲的退休生活。一位退休人士分享道:“退休生活,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广西北海千古情。嘿,朋友们,退休生活不就是要过得丰富多彩吗?”
五、生命的律动: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
在北海,你能感受到生命本身的律动。退潮时分,冠头岭的礁石堆里那些来不及撤退的鱼虾蟹螺被搁浅在一个个大小不等的水洼里,形成天然的“海洋生物展览馆”。游客可以像童年时那样,捕鱼摸虾、捉蟹拾螺,体验妙趣横生的赶海活动。
一位名叫赵茹叶的小学生曾在作文中生动描述她在冠头岭的探险:“我赶紧脱下鞋子,踩进细软的沙子里,把海螺一个一个地装进瓶子里,还在瓶子里装了些海水。看着海螺们在瓶子里悠然自得的样子,我真开心啊!忽然,我看见不远处有一条可爱的小鱼在甩尾巴,我连忙放下手中的瓶子,悄悄地走过去,双手合拢,轻轻一捞,哈哈,小鱼被我捉住了!”
这种与海洋生物亲密接触的体验,不仅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也能唤醒成年人内心深处的童真与好奇。
而北海的千古情,也体现在它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上。一位旅居者感叹道:“我是旅居者人群中的文客散仙,宜居这片土地是我最终的遴选。”他欣慰地告诉他的朋友与学子,“这里是地球正在蓬勃兴起的地方,这里是中国大地生长希望的福地”。
鳞次栉比的城市铺盖着绿色锦被,波澜起伏的乡村穿披着多彩风衣。打造优美雅致的北海文明城市,这已不仅是创建两个文明的必需,北海人已将自己的思绪和身躯,交给了光明前景的迎难而上,交给了向海经济的奋起昂扬。
六、北海,叫我怎能不爱你
金秋北海的那个傍晚,我再次登上冠头岭,看夕阳西下。黄灿灿的余辉飘洒在宽阔笔直的美景大道上,两旁被染成金色的宫殿城堡,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与绿意盎然的花草盆景之间。
甜丝丝的香气沁人心脾,叶儿沙沙作响如流水声不绝于耳。棵棵古树枝繁叶茂、青翠欲滴、晶莹透亮,使人目眩、让人心醉,犹如身处随风摇曳的绿色云烟之中。
这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千古情”。它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融入北海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海浪中的生命印记。从远古火山喷发形成的礁石,到清代抵御外侮的炮台;从苏东坡的“思愁”墨宝,到当代恋人的“海枯石烂”;从冠头岭的郁郁葱葱,到银滩的波光粼粼——北海的千古情,是自然的馈赠,是历史的积淀,是人文的传承,更是生命的赞歌。
北海,教我怎能不爱你?这片土地有着山海相依的壮美,有着古今交融的韵味,更有着无数普通人不普通的生活故事。在这里,每一步都能踏出历史的回响,每一眼都能瞥见自然的鬼斧神工,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律动。
这就是北海的千古情——一曲永不落幕的山海交响,一部写不尽的生命之书。(黄胜余、朱其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