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巴士,不是第一次“翻车”了

失衡的商业野心与内容责任
撰文/ 黎炫岐
编辑/ 李觐麟
排版/ Annalee
宝宝巴士,一个所有家长都不会太陌生的软件。曾因为毛利率超茅台,年入6亿而名声大噪,更是曾受资本宠爱,一度冲刺上市。
然而近日,宝宝巴士再度广受关注,却是因其不良广告。有用户指出,在打开宝宝巴士旗下一款“宝宝巴士儿歌”App时,开屏会跳转到含有成人内容、低俗擦边直播等不适合儿童观看的第三方广告。很快,“宝宝巴士低俗广告”话题登顶微博热搜。
尽管宝宝巴士官微当日发布致歉整改声明,并下线了相关平台广告,但一石激起千层浪,除了其存在低俗内容的问题,从绘本到点读笔的质量问题,再到自动收费和退款难,家长们“吐槽”不断。
这早已不是宝宝巴士第一次“翻车”了。
内容引争议,产品质量堪忧
近日,宝宝巴士屡见报端。先是因为被曝跳转低俗广告登上热搜,后又因其“儿童绘本被指诱导2岁小孩把手指插进插座”而引发争议。
其中,有网友在十月末发布视频表示,宝宝巴士《啊!小心触电》儿童绘本的点读音频存在安全隐患,配套的点读笔会发出“小手插进来就能看到我”的引导性语音,引导小孩将手指插入插座,虽然随后有“这样很危险”的提醒,但该绘本面向的2-3岁儿童,家长担心孩子更易记住危险引导内容并尝试。
随后,宝宝巴士发布声明致歉,称已第一时间下架该争议绘本,并组织专项评估安全风险。
从某个角度来看,宝宝巴士在短期内连续翻车,多少应了那句老话,“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
宝宝巴士成立于2009年,专注儿童教育应用和游戏的研发、动画剧集制作与周边产品开发销售,用户画像也多为0-6岁的学龄前儿童,在招股书中宝宝巴士将自己定位成儿童启蒙数字内容提供商。旗下有200多个APP产品,堪称儿童启蒙内容的“APP工厂”,涵盖了动画、儿歌、故事、互动游戏等多个品类。
2021年宝宝巴士提交的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其96%以上的收入来自App广告推广和内容授权分成,其中App广告收入从1.85亿元飙升至4.98亿元,涨幅达169.19%,占比超70%。
其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宝宝巴士的营收主要依赖于两类:一是站内广告,从开屏广告、应用内激励广告,到展示广告应有尽有。二是将音视频内容授权给第三方媒体获取的授权收入。而玩具、书籍等销售收入占比较低。
不过,近年来,宝宝巴士主打的早教产品,包括JOJO智能点读笔和插卡早教机,一度让宝宝巴士拿下益智早教玩具的销售榜单的冠军。其中,天猫旗舰店数据显示,其智能点读笔(含JOJO系列)全网年销量超10万件。截至2025年初,累计销量突破300万支,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列。
然而,无论是宝宝巴士的实体绘本,还是热销的点读笔,都饱受家长的“避雷”和吐槽。

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家长提及宝宝巴士绘本的质量问题。其中,有网友在小红书上发布笔记称,自己购买的宝宝巴士的绘本味道很大,“特别是睡前系列,我搁那儿晾了很久还是有味……而且我收到的时候书的边缘都没处理好,毛毛的,小孩用的东西这细节做得不太行……不管是自购还是赠送,这类绘本都请谨慎对待,孩子的健康和安全第一。”
另一位网友也“避雷”了同一系列的绘本,“前段时间准备拿来看,当时老公说味道太重了,扔了不要了,那时候想着放放,味道就好了,没舍得扔。最近孩子翻出书要看,发现还是一股很严重的刺鼻的味道。”

而宝宝巴士的点读笔,也被多位消费者指出质量差等问题。不少网友提到,“才用了两天就坏掉了,按复位键也没有用”“2024年8月份给娃买了,11月份因为充电口充不进电返厂维修过一次,今年8月份发现又坏了……”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
在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上,也有超400条投诉与宝宝巴士相关,其中大部分投诉设计点读笔的故障问题,包括“不到半年就无法充电”“点读笔电池出现问题”“使用两个月点读没有反应”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用户投诉宝宝巴士乱扣费的问题,并要求退费。
核心ip竟是"抄"来的?
在2020年前后,宝宝巴士曾迎来一段黄金时期。彼时,从2018年到2020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54亿元、5.26亿元和6.4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亿元、2.67亿元和2.61亿元。
此外,在此期间,其境外业务也风生水起。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分别为25.34%、28.92%和28.56%,境内收入与境外收入稳定在7:3左右,2020年,宝宝巴士境外收入达1.85亿元,同比增长21.71亿元。
而在2021年,宝宝巴士也曾冲刺上市。深圳证券交易所曾披露了宝宝巴士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宝巴士)的招股说明书,从上市募资用途看,宝宝巴士彼时押注IP,即熊猫兄妹奇奇和妙妙(英文名为KiKi和MiuMiu)、小宝宝超级宝贝JoJo(英文名Super JoJo)和猴子探长。宝宝巴士拟募集的18.48亿元资金中,约有10亿元将用于产品内容研发;与此同时,约有1.7亿元将用于衍生品产品化及配套项目。

图片来源:招股书
但在2022年,深交所官网显示,宝宝巴士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宝巴士”)创业板IPO(首次公开发行)终止。并在同年中止了其第二次创业板IPO。
这或许和其陷入的知识产权纠纷相关。
早在2021年8月,发行人子公司宝宝巴士网络就曾被 Moonbug Entertainment Limited 和 Treasure Studio, Inc.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北区联邦地区法院(United States District Court Northern District of California)起诉,诉称“Super JoJo”形象及相关视频故意侵犯其知识产权。
2022年,Moonbug娱乐有限公司对诉状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诉状称,超级JoJo是通过“公然抄袭CoComelon”建立的,并引用了“免费骑行”频道的“角色、设置、歌曲标题、歌词和/或图像,在这些方面宝宝巴士公司和CoComelon呈现了“惊人相似性”。比如,两个频道都播放五口之家的动画,其中包括一个角色——CocoMelon和Super JoJo,以及一系列童谣和幼儿歌曲。

图片来源:超级宝贝JoJo动画截图
虽然据宝宝巴士,“Super JoJo”形象及主要作品均系公司自主创作,于2019年上线,其形象可追溯至2016年公司创作完成并上线的2D 版人物卡通形象“豆豆”。但在审判前,宝宝巴士公司承认侵犯了CoComelon的7件作品。另据“知产财经”,Cocomelon的律师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陪审团最终发现,宝宝巴士公司故意侵犯了Moonbug的“数十项”版权。陪审团的裁决包括“1760万美元的实际损害赔偿和未支付的利润,以及580万美元的法定损害赔偿”。
所以,宝宝巴士的接连“翻车”,或许暴露出其商业野心与内容责任之间的严重失衡。从低俗广告、安全隐患绘本到频发的产品质量问题,再到“偷”来的IP,这家以“启蒙”为名的企业,离上市越来越远。



锌刻度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