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强迫要求香港人,来了内地后,必须要用简体字吗?
#香港一小学允许学生用简体字答题#这事吵了有一段时间了。主要的背景是:
不断有内地的学生,跑到香港去上学。但香港那边,主要用繁体字,而很多内地学生,习惯了用简体字,看不太懂繁体字,于是便要求学校用简体字进行考试。有些学校,基于内地家长的要求,便作出了改变。
但随后,有香港家长投诉学校,说凭什么用简体字,用简体字造成考试不公,等等。
梁振英为此专门发了一篇文,写了一大堆,核心意思是,到了香港便要用繁体字,不会的话,学。因为香港使用的就是繁体字,不能迁就使用简体字。
并类比说,如果你去了英美的话,也得学英文,难道去了香港,就不应该学习繁体字?不学繁体字的话,可以不学粤语吗?(因为香港的方言是粤语)
甚至,他还批评为此放宽要求的学校,觉得这些学校是放弃教育责任。
从本质上来说,这是内地和香港的语言冲突。
疫情和黑暴期间,香港走了很多人。在那段时间,香港为了吸引内地人加入,优才计划等门槛一再放宽,导致很多内地人趁着这些机会,去了香港。但大量的内地人涌入香港后,双方产生了语言、文化等冲突。
简体字和繁体字之争,大概是最典型的冲突之一。
对于内地学生来讲,大概是不会愿意去学繁体字,核心原因我认为是,费力又意义不大。因为如果你学了英文,属于多会了一门外语,但是特意去学繁体字后,又怎么样呢?
典型的重复学习。
文字只是一种交流方式而已。
但对于香港学生来讲,可能认为,如果内地学生使用简体字的话,是不是会造成竞争不公?
虽然我不认为这会造成实质性的竞争不公,但从这件事也能看出,香港的小市民心态,有些严重。我去过香港好几次,跟当地人也有过一些接触,虽然他们中的有些人,挺客气,但也有一些人,小市民心态比较严重。
简单来讲是,小地方的人,格局可能有些小。
香港是一个典型的小地方。
之所以被称为“香”港,主要是因为曾经的大陆,发展的太差。
我认识一个香港人,祖籍深圳,几岁的时候,移居到香港的。他有很多亲戚,住在深圳。他说,在他移居到香港后,记得在小的时候,经常会给住在深圳的穷亲戚,送些米、面、油等吃的东西。
在当时听到这些时,我感到无比心酸。
不是因为香港真的有多么的“香”,而是因为大陆曾经真的是太穷了。
走在香港的街头,随处可见老外,似乎这个城市,非常开放、包容、多元化,但是在简体字和繁体字这件事上,连梁振英都出来长篇累牍,不乏怒斥,足见这座城市又是多么的狭隘。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有香港人跑到内地上学,要求考试用繁体字作答,你会表示异议吗?
简体字和繁体字的转化,在Word文档上点击一下,几秒就完成了,简单至极。
你会强迫要求香港人,来了内地后,必须要用简体字吗?
如果有谁这么要求,估计别人会嘲笑他,觉得这个人心胸过于狭隘,甚至有些神经病。
但是到了香港,这件事居然被上升到了前特首的发文怒斥。
从这些角度而言,对于内地人来讲,不要太高看香港这座城市。它曾经的辉煌,不是因为它真的辉煌,而是因为曾经的大陆,因为种种原因,真的太穷了。一旦大陆不穷了,回归了正常发展轨道,香港只是内地一个三四线城市的水平而已。
只要大陆不断开放、包容、发展,香港会不断褪去它的外衣,回归到它原本应该待的位置。




知名法律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