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000万爆款到弥天大谎:俊小白“万能牙膏”真的万能嘛?
在超市货架上,牙膏本是守护口腔健康的日常用品,清洁牙齿、清新口气是其核心使命,少数添加特殊成分的产品最多附加抗敏感、防蛀等辅助功效。但当一款牙膏宣称能“修护牙釉质”“改善牙龈萎缩”“缓解牙齿松动”,将牙科门诊的治疗功能揽入怀中时,这究竟是科技突破还是精心设计的营销骗局?网红品牌俊小白用一场狂销3000万的“爆款神话”,揭开了跨境电商行业虚假宣传乱象的冰山一角。

2024年618购物节,俊小白亮皓密集修护牙膏凭借铺天盖地的营销宣传,强势登顶各大电商榜单TOP1,创下3000万销售额的惊人业绩,官网披露的老客户复购率更是超过70%。光鲜数据的背后,是一套精准收割消费者口腔健康焦虑的营销套路。在其官方账号的广告区,“神医问诊”式的宣传随处可见,客服针对消费者提出的牙龈出血、牙根暴露、牙齿松动等问题,一概打包票称“使用后可改善缓解”,将一款普通牙膏包装成能治愈多种口腔疾病的“神仙水”。
为了规避监管风险,俊小白还玩起了“话术游戏”。在产品详情页,其宣传语相对隐晦,但在评论区和私信回复中,客服会根据消费者的具体诉求进行“定制化”诱导,用“坚持使用就能看到明显修复效果”“不用看牙医也能改善牙周问题”等话术强化产品的“治疗属性”。这种打擦边球的宣传方式,既吸引了被口腔问题困扰的消费者,又为日后规避责任留下了“余地”,堪称低成本高回报的营销“妙招”。

然而,褪去营销包装的华丽外衣,俊小白的“万能功效”毫无科学依据。药监局官网信息显示,该产品拥有“沪国牙膏网备字2024000200”和“粤国牙膏网备字2024000200”两个备案号,备案主体分别为上海鸿诚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赛维泰(广州)健康药业有限公司。但无论是牙膏的备案类别,还是公开可查的成分表,都无法支撑其宣称的“修护牙釉质”“再矿化”等功效。专业牙科医生明确指出,牙釉质一旦受损无法自行修复,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等问题多由牙周疾病引起,需要通过专业治疗干预,仅靠牙膏这类日常清洁用品根本不可能解决。
事实上,俊小白的行为已构成多重违法。根据《牙膏监督管理办法》,牙膏的功效宣称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且不得暗示或明示具有医疗作用,而俊小白的宣传显然突破了这一底线;同时,其虚构产品功效、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违反了《广告法》中关于虚假广告的禁止性规定;此外,这种通过虚假宣传获取竞争优势的做法,也触犯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条款。三重违法行为的背后,是品牌对法律法规的漠视,更是对消费者健康权益的公然践踏。
俊小白之所以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虚假宣传,核心驱动力在于利益的诱惑。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网红爆款”意味着快速变现的可能。通过“修护”“治疗”等极具诱惑力的词汇戳中消费者痛点,用虚假功效打造产品差异化,再借助电商大促节点集中引爆销量,短短一个购物节就斩获3000万销售额,这样的收益让品牌甘愿铤而走险。即便日后被曝光查处,相较于巨额利润,罚款等违法成本往往显得微不足道,这也成为许多品牌敢于挑战监管红线的重要原因。
但这场虚假宣传骗局的风险,最终全部转嫁给了消费者。对于被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等问题困扰的消费者而言,轻信俊小白的“治疗功效”,可能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小病变大病,不仅要承受更多的痛苦,还可能付出更高的治疗成本。更严重的是,这种利用健康焦虑牟利的行为,正在透支整个社会的消费信任。当消费者发现所谓的“爆款产品”不过是虚假宣传的产物时,不仅会对涉事品牌失去信任,还可能对整个口腔护理品类乃至电商平台产生质疑。
企查查数据显示,俊小白的三个核心商标归属于上海鸿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3月,通过对外投资掌控了上海鸿诚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关联企业,形成了从品牌运营到生产制造的完整链路。这意味着,俊小白的虚假宣传并非个别环节的失控,而是品牌自上而下的刻意为之。
从3000万爆款到被揭穿的弥天大谎,俊小白“万能牙膏”的陨落警示我们: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消费者追求的是真正的品质与价值,而非虚假宣传营造的“神话”。品牌想要长久发展,唯有坚守诚信底线,以科学为依据、以品质为核心,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市场的认可。否则,再耀眼的“爆款”也终将昙花一现,最终被市场和消费者抛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