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开店近500家,炸鸡赛道又跑出黑马品牌!

餐饮业,又现神店!

500

一家仅13平方米的炸鸡店,竟能月入超30万元,餐饮业再现“神店”!

最近,红餐网做市场调研时发现,在广州越秀区惠福路,一间只有10平米出头的炸鸡店单月营业稳定突破20万,业绩最好的月份甚至高达35.6万元。

今年10月,这家店的老板黄鹏鸣在原店直线距离250多米外,开出了第二家店。

惠福路所属的北京路商圈是游客打卡胜地,租金居高不下。而且,有经验的餐饮人都知道,两家门店开得太近,很容易形成内部竞争,单店盈利能力会被削弱。

黄鹏鸣为何会如此冒险,在不足300米范围内开出两家店?他的炸鸡店为什么这么赚钱?

从房地产跨界干餐饮,半年开出10家炸鸡店

两家店相隔不到300米,其实是黄鹏鸣深思熟虑后的布局策略。

自2024年开业以来,这家仅13平方米的小店,单月营业额仍稳定在20万元以上。今年2月春节期间,单月营业额冲上35.6万元的高峰;即便是9月传统餐饮淡季,也实现了17万元的营收。

500

不过,高增长背后也有瓶颈——产能见顶,受限于厨房空间,高峰期订单量常超出承接能力。

而根据品牌总部提供的商圈流量数据、对新门店分流风险的测算,北京路作为广州的核心商圈,这里既有大量的年轻食客,也有众多的家庭消费客群,相比于年轻人,家庭的消费力更强,一些带孩子的家长往往会选择套餐消费,客单价普遍更高。

面对这样的市场潜力,黄鹏鸣直言,与其让客流流失,不如主动填补产能缺口,把商圈红利攥在自己手里。

10月,二店在百米外开业,有效承接了溢出订单,试营业15天,仅堂食营业收入就达到了8万元(纯堂食收入),基本上符合预期。

事实上,黄鹏鸣运营的虎头炸门店不止北京路这两家。

2021年,黄鹏鸣从房地产跨界干餐饮,先后加盟了瑞幸、喜茶、霸王茶姬等头部品牌,在实战过程中积累了连锁运营经验。

2022年,运营霸王茶姬门店时,他留意到,周边的小吃店、炸串店生意很是火爆,许多顾客买完奶茶,会顺手带走一份炸串或小吃,于是也萌生了加盟小吃品牌的念头。

在筛选项目过程中,黄鹏鸣一眼被虎头炸潮汕南乳炸鸡的定位吸引。这是他从没见过的风味,和市面上的美式炸鸡、韩式炸鸡有着鲜明的差异。

500

不过,当时虎头炸还是一个新品牌,黄鹏鸣决定先试水。他花了15万在广州番禺建华汇开了一间15平米左右的小店。

没想到,门店开业才几天,门店单日营业额就突破了8000元。

凭借积累的餐饮加盟经验,黄鹏鸣认为小吃炸鸡品类投资少、门槛低、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而且虎头炸全国门店并不多,市场仍存在大片空白,于是,他果断拿下虎头炸广州总代理。

从2024年1月签约,到2024年7月,黄鹏鸣在短短半年内,便在广州开出了10家虎头炸门店。截至目前,他手上握着的虎头炸门店已经超20家,遍布广州、深圳、东莞、湛江、长沙等城市。

加盟商复开率达48%,这个新锐炸鸡品牌做对了什么?

黄鹏鸣加盟的虎头炸是近两年崛起的中式炸鸡新锐品牌,自2023年3月开放加盟以来,已在全国开出近500家门店。

值得一提的是,虎头炸的加盟商中,有近48%的老加盟商复开新店。这意味着,每两位加盟商中,就有一位加盟商开了2家或以上的虎头炸门店。

500

作为新锐品牌,虎头炸为何能赢得加盟商的信任与青睐?

开创“南乳炸鸡”新品类,精准切入空白市场。

在虎头炸联合创始人许莹颖看来,做生意,关键要搞清楚两件事:一是卖给谁?二是他们在哪?

第一个问题决定一个品牌要做什么样的产品,第二个问题决定用什么样的运营方式触达人群。

虎头炸从一开始就锁定了要做年轻人的生意,而且必须做大众化的年轻客群生意。

500

炸鸡天生带有“成瘾性”,是符合年轻人消费特征的品类,但问题是,韩式炸鸡、美式炸鸡早就铺天盖地,再做一个“差不多”的,机会并不大。

虎头炸能迅速获得年轻人喜爱,主要原因在于聚焦了潮汕南乳炸鸡,与市面上传统炸鸡相比,有明显的产品差异化,同时更有口味记忆点。南乳(又称腐乳)则是中国从南到北传承了千年的传统美食,潮汕南乳更是保留了汉族正宗风味的经典腐乳小吃,将其提炼出来打造品牌,在某种程度上不需要过多担心市场认知的问题。

除了差异化的产品之外,品牌还需要关注年轻客群的消费审美,这是很多炸鸡同行容易忽略的细节。

而虎头炸的做法是将这些细节融入每天的日常经营当中,比如将潮汕地区独有的财神、圣杯等文化元素融入到门店视觉、包材设计、周边产品,以及营销活动里,让消费者在购买虎头炸甚至经过虎头炸门店时,能一下子记住品牌的特点,并逐渐形成潮汕南乳炸鸡等同于虎头炸的认知。

500

“陪伴式”经营,让合作伙伴开好店、多开店。

品类优势之外,一家店能持续盈利,才是让加盟商持续选择品牌的重中之重。这其中,有两点至关重要。

首先站在加盟商角度思考问题。

自放开加盟以来,虎头炸一直坚持“陪伴式经营”的方式,从签约开始,开店部门、设计部门、培训部门、营销部门、督导部门、外卖部门、产品研发部门、供应链部门、售后部门等所有团队人员,就会在工作组全程协助加盟商。门店遇到问题,哪怕是半夜凌晨或春节除夕,都会有相关人员负责在线协助解决。

正如黄鹏鸣所言:“无论何时遇到问题,总部都能第一时间响应,这种踏实感让人安心。”

或许正是这份深度陪伴,让虎头炸在全国开出近500家门店,并持续赢得加盟商信赖。

其次,用数据驱动决策。

虎头炸的运营决策并不是拍脑袋定下来的,而是以数字化管理的精准分析,用数据反哺决策。

例如,虎头炸曾通过分析外卖平台订单数据,发现有部分门店的“下午茶时段(14:00-17:00)小吃类订单占比高”,于是在区域门店推出“南乳蜜汁鸡架+广东凉茶”之类的小吃组合套餐,结果下午时段订单迅速提升30%。

500

针对下沉市场的“家庭型用户需求”,在县级门店增加“霸王全鸡桶”套餐,销量占比达当地门店营收的35%。

此外,针对办公客群推出“16.9元午餐管饱计划”,虎头炸还推出了新品主食“潮汕南乳大扒包”,很受办公白领的欢迎。

这种“数据驱动运营”的模式,让虎头炸在快速扩张中,可以始终保持对市场客群需求的敏锐度。

目前,虎头炸自营小程序累计沉淀了超过200万用户,会员复购率高达45%。

500

多维度奖励机制+供应链反哺,为加盟店减负增效。

为了让加盟商更轻松地运营门店、提升盈利能力,虎头炸总部还通过科学的激励机制与供应链端的成本反哺,为加盟商减轻负担。

比如激励机制,设置了外卖评分5.0好评奖、堂食客单提升奖、零违规奖等,鼓励门店在食品安全、服务质量、合规经营等方面持续精进。

以外卖评分奖为例,今年8月,虎头炸全国有43家门店在外卖平台获得满分评价,每家门店获得1000元现金奖励。这笔奖金不是直接给到加盟商,而是全额发放给店长和一线员工,通过激发团队活力,进一步服务好顾客。

在成本控制上,虎头炸依托门店规模扩张的优势,在采购上有了更高的议价能力,而在供应链端节省的费用,总部会第一时间反哺给全国门店,通过季度食材、物料降价等形式,让加盟商直接受益,有效减轻运营负担。

以虎头炸最经典的热销大单品“南乳大鸡翅”为例,一箱的价格已经从去年的363元降至现在的308元,降幅达15%以上。

500

“培养1000位加盟商,实现个人利润年超100万的目标”

三年开出近500家门店,将“潮汕南乳炸鸡”这一地域风味推向全国视野,虎头炸已然成为中式炸鸡赛道中不可忽视的黑马。

当行业普遍以为虎头炸会乘势扩张、占领全国市场版图时,虎头炸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2025年6月起,虎头炸正式宣布暂停偏远地区加盟,战略从“全国撒网”转向“区域深耕”。

这个决定,源于一次现实的教训。

许莹颖坦言,早期尝试布局偏远地区时,总部才发现:供应链拉得太长,运营支持跟不上,加盟商苦,总部也苦。

以新疆店为例,总部派遣督导过去支持门店,出差至少10天,差旅成本至少一万起步,而供应链配送更难,为了摊薄物流成本,单次进货量必须达100件以上,一家小店还得额外租仓库囤货,经营成本层层加码,生存压力陡增。

500

“我们希望虎头炸的发展节奏,应该是团队组织力大于门店规模。在组织梯队搭建完成之前,我们会以深耕区域市场为主。”许莹颖直言道。

在许莹颖看来,深耕区域市场最大的优势,在于运营和供应链能够对门店实现高效而精准的支持。

毕竟,一个区域的门店越密集,总部掌握的数据就越丰富。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清楚了解每家门店的经营状况、每个商圈的消费特点,甚至区域内主要竞争对手的动态。

有了这些信息,总部才能做出更精准的决策,比如针对不同门店制定冲单计划、设计营销活动,以及确定补贴支持的方向和内容,确保资源投在刀刃上,真正帮门店提升业绩。

相反,如果一开始就盲目铺向全国,总部力量分散,很难做到精细化运营,最终只会让门店“各自为战”,甚至自生自灭。

“如果我们只想赚快钱,大可以收完加盟费就放手,但那样必然会透支品牌未来,这与我们的初衷是相悖的。”许莹颖坦言。

未来是否再拓全国?许莹颖直言答案是肯定的。

“一切以供应链节奏为准。哪里能建分仓,我们就在哪里扎下根来,一城一城地做深做透,最终实现虎头炸万店目标。”目前虎头炸已经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安徽等核心省份设立了分仓,为区域深耕打下基础。

接下来三年,虎头炸定了一个更实在的目标:培养1000位加盟商,通过多店经营,实现个人年利润超过100万。

在许莹颖看来,这种“结硬寨、打呆仗”的打法,看似笨拙,却是未来实现穿越周期的关键。

“虎头炸要做的,不是昙花一现的网红。”许莹颖说,“我们希望每一位加盟商,都能把它当成是能经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事业。”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周沫;编辑:王璐;本文配图源自虎头炸潮汕南乳炸鸡,红餐网经授权使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