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汽车最新官宣"好事将近":月底发布会能否开启新生?

500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沉寂许久的威马汽车近期再度引发行业关注。继9月发布《致供应商白皮书》释放重整信号后,这家曾跻身造车新势力头部阵营的企业于11月3日通过双微平台官宣"好事将近,敬请期待",配文"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表述,被外界解读为其重整后的关键动作即将落地。

500

作为国内最早拿到造车资质的新势力之一,威马汽车曾拥有亮眼开局。凭借百度、腾讯、红杉资本等明星资本与国资的联合加持,以及温州等自建生产基地的产能支撑,其2019年以16876辆的交付量位居行业第二,仅次于蔚来,成为当时造车赛道的"潜力股"。然而,三次冲击IPO失利的阴影与持续扩大的亏损,让这家车企逐渐陷入困境。2019至2021年间,威马累计亏损达174亿元,2022年起更是被停工停产、资金链断裂、大规模裁员等负面消息缠身,最终在2023年10月正式启动破产重整程序,彼时审计数据显示其负债已高达203.67亿元,而账面资产总额仅39.88亿元。

重整进程中,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入局成为转折点。今年9月,翔飞作为重整投资人通过威马官微发布《致供应商白皮书》,抛出五年发展规划:未来五年将推出10款以上新产品以覆盖全球多样化市场需求,同时推动温州基地快速恢复EX5和E5车型的量产,目标2025年底保底生产1万辆、力争2万辆,预计实现10-20亿元收入。为支撑这些目标,翔飞计划初期投入10亿元,重点用于设备升级、供应链恢复与产品开发三大核心领域。

此次"好事将近"的官宣,让市场对威马的复苏进程充满期待。据知情人士透露,威马有望在本月底召开新车发布会,而所谓"好事"并非单一维度,而是涵盖产品迭代、网络布局、供应商体系重构等多个关键板块的系统性进展。售后体系的逐步恢复也印证了这一趋势,目前全国仍有90多家售后网点保持合作,售后团队已正式上岗,后续网点扩充与全国服务网络重建工作正在持续推进中。

不过,威马的复苏之路仍面临现实挑战。在其官宣博文的评论区,大量用户集中呼吁"恢复车机网络和手机APP功能",反映出存量用户的服务需求尚未得到完全满足,这也成为威马重整过程中需要优先解决的民生问题。而微信平台关闭评论区的操作,也从侧面说明企业对于舆论反馈仍保持谨慎态度。此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两年的沉寂让威马错失了产品迭代与市场拓展的关键窗口期,如何在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企业与众多新势力品牌的夹击下重新抢占市场份额,成为其复苏路上的核心考题。

从股权结构来看,翔飞背后的资本链路已逐步清晰。工商信息显示,翔飞由深圳卓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1.82%,后者通过多层持股关系形成闭环管理架构,这种资本布局或将为威马的持续运营提供稳定的资金与管理支持。但资本的注入能否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仍需依赖产品力的提升与市场策略的精准落地。

对于威马而言,此次官宣既是重整成果的阶段性展示,也是其重返市场的正式预热。从曾经的行业黑马到陷入破产危机,再到如今谋求东山再起,威马的起伏轨迹堪称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新车发布会的临近,其将拿出怎样的产品矩阵、服务体系与市场策略,能否真正实现"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愿景,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生死存亡,也将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困境企业重整提供宝贵经验。市场正拭目以待,看这家历经磨难的造车新势力能否在行业洗牌中成功突围,书写涅槃重生的新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