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A GOLF,不让高尔夫只停留在高尔夫球场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秋今
编辑 | 闪电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在北京深秋的微凉中,北湖九号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却因一场女子高尔夫球赛,洋溢着暖意。
这场比赛是在10月30日至11月1日举办的FILA GOLF女子菁英赛。赛场上,来自多个亚太国家与地区的108位球员为冠军展开激烈角逐;场外的元素则更为精彩,万圣节的南瓜装饰与相关的节日布景点缀其间,观众活动区里,扭蛋糖果、高尔夫球彩绘、切杆推杆技巧挑战等互动项目吸引着观赛的人们驻足体验。
这些画面交织,共同将FILA GOLF女子菁英赛营造出一种与传统严肃、精英化的高尔夫赛事截然不同的轻松氛围。
从比赛量级的层面上看,本次FILA GOLF女子菁英赛是中国高尔夫球协会认证的二级赛事,但FILA GOLF的意图显然不止于竞技本身。品牌通过将万圣节主题集市、数字高尔夫模拟器体验等潮流元素融入赛事,进行了一次大胆的破圈实验。


赛事实验需要透过赛事本身来观察。从去年首次冠名女子中巡赛事,但今年的第二届举办,可以看到,FILA GOLF的战略重心正在从包含产品迭代、门店更新等的品牌力打造,过渡到对高尔夫生活方式的整体塑造。品牌正试图打破这项运动的传统壁垒,将其从一项高冷的专业运动,转化为一种可触摸、可参与、乐于分享的现代时尚社交体验。
1、自建赛事IP:不做旁观者,要做话事人
时间拨回到2024年9月,首届FILA GOLF女子菁英赛在上海启幕。仅仅一年后,这项赛事已北上落户北京,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超越了以往的水准。

今年的比赛上,FILA GOLF不仅聚焦于竞技本身,延续了将比赛打造为融合节日主题、多元互动派对的想法,并且进一步融合万圣节市集、生活方式综合体验场景等,搬到了本次北京的场地。
而从现场来看,无论是场景设置还是互动设计,每一处细节都体现出品牌对高尔夫赛事形态的不断完善,也标志着其在赛事策略上的轨迹已然定型,即从顶级赛事的赞助者转向自主赛事IP的构建者。
这一转型并非偶然,而FILA对高尔夫球行业长期的投入与观察的结果。
一方面,FILA GOLF于2022年成立,成为FILA运动品类中唯一独立运营的品牌,FILA还成立高尔夫事业部,并在国内6家专业高尔夫球场内部开设门店,并成为最早提供青少年高尔夫装备的品牌。
另一方面,FILA GOLF此前已连续三年赞助具有三十年历史、在国内颇具影响力的沃尔沃中国公开赛,积累了丰富的高尔夫赛事运营经验。在成熟赛事体系中扮演支持者的经历,让品牌逐渐意识到能够自主掌握赛事的重要性。
随着自建赛事IP战略的启动,FILA GOLF得以将内容策划、规则制定与品牌叙事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使赛事能够承载品牌的价值主张。而对FILA GOLF来说另一个重要的成长点在于,当下赛事经济已经成为体育产业中的重中之重,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一文中明确拉高了体育赛事活动的优先级。

在体育用品行业寻求创新突破、体育产业看重赛事,各品牌纷纷要用核心竞争力守住门前一亩三分地的当下。结合这三点来看,自建赛事IP、掌握话语权,就成为品牌的一条通路,FILA GOLF的积极响应也印证了品牌的判断与行业的趋势。
更值得关注的是,品牌巧妙地将赛事定位与“她经济”这一增量市场相结合,通过“斐高女孩”的叙事主线,将女性运动员的个人成长与群体突破转化为富有情感张力的品牌语言。
FILA GOLF品牌营销总监苏晓表示:“去年,我们提出Herstory,想要与所有高球女性一起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今年我们也将持续贯彻这一理念,女性不该只是历史中被叙述的客体,更应该是执笔书写的主体。”
而登顶本届赛事,今年刚刚走入职业赛场的16岁中国高尔夫运动员许赢,以出道即巅峰的亲身表现,与FILA主品牌所提出的“明天的WOMEN”不谋而合。

这样的策略组合让FILA GOLF看上去更像一位懂高尔夫运动的策展人。品牌先用“斐高女孩”的故事打开市场,成功触达了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成为都市女性愿意亲近的时尚伙伴;再通过女子菁英赛这一自主赛事IP,在竞技体育和社交娱乐中找到了平衡点。FILA GOLF不再让高尔夫球墨守成规,此前对这项运动望而却步的消费者,或许会因为一次有趣的赛事体验产生好奇。
这种前瞻性的布局不仅为品牌赢得了市场先机,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中国高尔夫运动的受众基础与发展逻辑。
2、把赛场变成“多元生活体验场”
能看到的是,现在一项赛事想要做好、做出圈,早已超越了单纯比拼竞技水平的阶段,而必须是一场能够联动文化、商业、社交与生活方式等多个维度的深度共创。

成功的赛事如同一个强大的连接器与放大器。它首先需要构建一个具有高度包容性和吸引力的核心场景,将专业竞技与生活方式、潮流元素、品牌主张无缝对接。
根据懒熊体育报道,时任中网公司CEO段钢曾表示:“(中网想做)体育娱乐综合体,为的就是让粉丝更密切地接触运动、理解运动,把泛体育迷留在场内。”而中网自身在多年前就希望国家网球中心的场地形成生态,凭借更强的潜力去进行商业化开发。

10年过去,当观众和球迷再次步入中网园区便可以发现,园区内的玩法早已升级、赛事和消费者的交互已经成为常态,不少品牌和供应商都希望通过中网赛事现场的氛围和流量破圈。
中网的范例给了更多赛事主办方经验,而这次的FILA GOLF女子菁英赛也将万圣节主题与高尔夫运动相连接,成功地让参与进来的球迷、球员、观众玩在了一起。
通过将运动元素与万圣节文化进行创意结合,品牌让观众在玩乐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并了解高尔夫。集市中精心设置的拍照打卡点,不仅成为社交媒体传播的素材,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年轻人对这项运动的刻板印象。

与此同时,FILA GOLF与Shelby and Sandy的联名系列在比赛现场,这些服饰既满足专业运动需求,又兼具时尚美感,诠释了品牌“运动时尚化”的理念;同时,各式各样以高尔夫为核心向外发散的游戏环节,既保留了运动本身的专业性,又增添了娱乐性。

FILA GOLF通过这种“轻量化运动+重社交”的模式,为高端体育赛事提供了新的破圈思路。这些思路都在传递一个明确信息:高尔夫可以很专业,也可以很时尚、很有趣。
FILA GOLF正在创造一种独特的高尔夫体验,其目的正是为了打破圈层壁垒,降低大众的参与门槛,让赛事本身成为年轻群体中可分享的社交货币。这种以场景创新带动运动普及程度的策略,展现出FILA GOLF对高尔夫运动未来发展的独特思考。
3、拉上伙伴,共建一个“高尔夫生活圈”
FILA GOLF通过女子菁英赛所展现的,远不止于一场竞技赛事的成功举办,而是一次对高尔夫产业生态的建设,品牌和核心目标,是成为连接高尔夫运动与高端生活方式的枢纽。
在这一过程中,FILA GOLF积极联合IHG洲际酒店集团、GOLFZON模拟器等跨界伙伴,打造了一个超越赛事本身的共同体。IHG不仅作为赛事独家酒店合作伙伴,其会员体系与赛事体验深度融合,会员可使用积分兑换与职业球员同场挥杆的珍贵机会或专属观赛权益,这将高端酒店的服务场景无缝衔接至观赛体验之中。
而GOLFZON通过在现场设置模拟器互动区,让初学者在专业球员竞技的同期,也能以低门槛方式体验挥杆乐趣,打破了传统高尔夫训练的空间和时间限制。这种合作模式展现了GOLFZON中国区负责人所强调的“共同培育市场”的生态理念,其核心在于将短期赛事流量转化为可长期参与的用户。


FILA GOLF的做法不仅让观众和消费者极大地丰富了高尔夫运动的体验维度,对于合作品牌而言,生态协同效应同样显著。根据上述二者的示例不难看出,两家品牌将其服务精准嵌入高端客群的休闲生活场景,提升了品牌在特定圈层中的关联性与价值感。这种跨界合作实现了流量、调性与用户资源的共享,甚至共赢。
对品牌来说,想要构建某一项运动生态的长期价值在于筑起一道难以逾越的品牌护城河。所以,当FILA GOLF成功串联起从装备、青少年培养、赛事到住宿、社交的完整链条,它便从激烈的产品功能竞争中脱颖而出,转型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定义者和服务供应商。而这种由生态逐步衍生出的强大粘性,正是FILA GOLF能够继续向前奔跑并占据高位的核心优势。
4、结语
因此,FILA GOLF的生态布局,本质上是一场关于高尔夫产业未来形态的布局。它预示着在当下的商业环境中,品牌竞争已从产品功能、设计美学等单点突破,演变为一场关于品牌综合影响力的较量。
若想实现真正的维度跃升,关键在于能否在特定领域掌握定义权与话语权,即成为某种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和塑造者。FILA GOLF的探索路径清晰地表明品牌正在努力改变普通消费者对于高尔夫球这项运动的认知。
尽管新兴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所带来的竞争,但高尔夫运动服饰领域还没有像健身、跑步、户外等领域的品牌一样百花齐放。只不过,FILA GOLF凭借其对本土市场的深刻理解、从产品、赛事到社群零售的完整生态布局,已经先行一步成体系发展,将竞争门槛提升至一个全新的高度。品牌所构筑的壁垒,已非单纯依靠产品设计或营销噱头所能轻易跨越。
所以,FILA GOLF的终极目标或许不是成为“单王”,而是致力于成为中国年轻一代接触、了解并最终爱上高尔夫生活方式的引路人。此次成功举办的女子菁英赛,正是品牌所描绘的最为生动和有力的蓝图。



子弹财经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