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专业对口的翻译专家,学校永远赶不上社会的发展快

【本文来自《李亚栋院士:要整体降低高考难度,尤其是数学和物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5950848482694
  • 绝大多数人学外语就是为了升学考试。从高中到博士!

    其实,在职业教育中应该增加外语专业,比如导游,外贸。

    另外,还可以在各专业的硕士,博士阶段培养一些“专业对口的翻译专家”。

看来你一点不了解教育,也不了解大学。你说的导游、外贸外语在很多中专就开设得有,大专更是不少。

国内不管考博还是申博基本都需要英语,但基本都是4,6级,能读到这个阶段的基本问题不大,因为本科时差不多都搞定了。

至于你说的在各专业培养专业对口的翻译专家,这就是你更不懂行的地方了。从来没有专业对口的翻译专家,学校永远赶不上社会的发展快,新东西天天都在出现,你是赶不上的。

以我个人经历说,我进企业时除了基本日常用语没问题,工厂里的东西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当时全世界就三家这样的工厂,每个工厂最多需要两个我这样的翻译,谁给你培养?而且工厂里的专业用语和书面用语更是两回事。老工人几个月就能用简单特有词汇和手势搞清楚,还需要大学开专业培养?这不是浪费资源么?很多词汇也是经常变化。我们还有很多词汇是不好翻译的,比如我们的成语、戏曲、菜肴等一大堆特有的,有的还能音译,很多只能意会,有的小翻译连自己中国文化都没理解到,怎么去翻译?国家级同传都要随时更新自己知识库,且每次都还磕磕巴巴。好的翻译讲究信达雅,但基本都是书面翻译才会出现,这需要沉淀,需要积累。口译一般只讲究干练精准。大师是培养不出来的,都是靠自己工作中的天赋和积累。

最后给你举个例子,某外语专业毕业生找到个外贸工作,和印度人接洽珠宝贸易的。国内没有珠宝专业英语,字典里那点储备完全不够,还设计机械、加工程序、矿物等各种很专业的领域。最后最关键的是,他面对的是印度咖喱英语。哪个大学能对上口?只有出去慢慢适应。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