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俄乌战争,还有一场伤亡更大的战争已经打了两年多

那天在头条上随便写了一篇,发出去之后竟然有个中石油在那边搞开发的哥们联系我,给我补充了不少东西。以下正文。

当世界紧盯乌克兰和加沙时,另一场更加惨烈的战争,也就是苏丹内战已经打了两年多,关键是战争烈度非常大,也死了上百万人,很多是被刀砍死,饿死,或者干脆被卖做奴隶。今天稍微聊一下这事。

苏丹这事又孩子没娘,说来话长,得稍微回顾一下。大家知道吧,现在有俩苏丹,这俩以前是同一个,但他们的南方和北方人种、信仰、风俗什么的本来差别就大,北方是阿拉伯人,南方是黑人部落,双方本来就不太合得来。尽管资源非常丰富,但一直不好好过日子,一直闹。

1956年苏丹独立后,两边就没完没了的闹腾,内战不断,前后死了几百万人,到了2005年,双方终于打不动了,在美国的调停下,终于分家了。然后南边那片卷铺盖跑了,成立了现在的南苏丹。好在非洲的生育率巨高,死几百万人很快就补上了。

500

南北分裂之后,南北俩货都过得一塌糊涂,因为石油产地跟着南苏丹跑了,北苏丹政府的财政更加一塌糊涂一些。北苏丹,一般就叫“苏丹”,就是咱们今天的主角。总统巴希尔也是个奇葩,具体不多说了,反正拥有几乎所有非洲垃圾独裁者的缺德品质,在他那个位置上死扛了30年后,被自己的俩手下给推翻了。

这俩手下,不用记他们的名字,我也不准备再提了,苏丹主权委员会主席兼陆军总司令布尔汉,以及他的副手、快速支援部队领导人达加洛。相当于一个是国防军司令,另一个是民兵头目(也叫快速支援部队)。

听着好像是一个正规政府军,一个杂牌预备役,其实装备差不多,人员也都是非洲那些咋咋呼呼的黑人老铁。而且都在开展“军队经商”,各自都有控制的金矿和资源,又各自拿到了伊朗和沙特的援助,势均力敌。

2019年,苏丹总统倒台后,这俩人上位,一个当上一号人物,一个当上二号人物。

但大家一眼看出来了,权力结构很畸形,一个主权国家,存在两支互不隶属的军队,迟早出问题。

好在那几年跟中国关系不错,中国企业在那边给他们开矿,筑坝,搞基建,投了大量项目,这两支力量都赚到了钱,越来越嚣张。

国际社会觉得他们这种模式迟早出事,曾试图调解,安排他们向文官政府交权。但两人都不愿意把军队和财权交出来,毕竟这对军阀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谈判桌上谈不拢,终于发展到了兵戎相见。

2023年4月15日,内战爆发。双方打了一场“低配版本的俄乌战争”,俄乌战场上的武器,包括导弹、重炮和无人机,几乎都出现在了苏丹,不过高科技相对较少,主力还是苏制步枪和砍刀。

双方咱们可以称为“政府军”和“快速反应部队”。

战斗模式很残酷。快速支援部队出身民兵,擅长巷战。正规军有空军,有重武器。双方在人口千万的首都里用重炮对轰,用战机空袭,机枪互射,近距离就用砍刀互砍。

整体来讲也没啥战术,就是乱糟糟地打来打去,也没啥战线,互相不太占优,陷入了长期的拉锯战。

战前那地方中国人挺多的,有大量的项目,战争开始后,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撤了,那些项目也就都废了。这也是为啥很多人说西方挑起苏丹内战,就是为了搅黄我们在苏丹的项目,这个不做评价,因为我也没查到可靠信息。

这两支力量背后,不仅有金矿,背后还有金主,一方是沙特,土耳其,埃及等国,另一方是瓦格纳、阿联酋、伊朗支持。哪边呈现劣势,支援立刻就上来了,所以战事一直持续到现在,还没有结束的态势。

多说几句这个瓦格纳。俄罗斯在非洲最主要的业务抓手,就是这个瓦格纳,在非洲发展的很不错。它给那些面临内战或西方压力的政权(如中非共和国、马里)提供军事训练、作战支持和总统卫队。作为回报,瓦格纳会获得当地宝贵自然资源的开采特许权,尤其是金矿、钻石等。

巴赫穆特战役结束后,瓦格纳的头子普里戈任不是搞了一次“提刀上洛”嘛,后来很快就死了。他死了之后,瓦格纳被俄罗斯国防部收编,重点工作回到了非洲,现在很多国家都有瓦格纳的身影,尤其苏丹下边那个中非共和国,简直是瓦格纳的大本营。多说一句,这个中非也越来越乱,估计内爆也是迟早的,咱们大使馆刚发了预警,让华人不要离开首都,首都外边乱得不行了。

瓦格纳在苏丹的业务也很大,占着不少金矿。战争爆发后,他们也选边站,成了一支重要力量,他支持快反部队,也就是上文说的预备役。更离谱的是,乌克兰特种部队也追瓦格纳到非洲去了,也在那边开展活动,破坏瓦格纳的金矿,这段时间总有这类新闻。

苏丹内战跟所有非洲内战一样,乱哄哄,也没啥主张,哪边都不太占理。

死亡人数是个谜,因为那地方太乱了,连个信号都没,也没法上传视频到社交媒体。各国媒体为了安全起见,已经把记者全部撤了出去。苏丹官方说是死了几万人,但这个数据自从开战后就没咋更新。英国那边推测,实际死亡数字可能接近百万,丝毫不比俄乌战争少。

可能有读者问,既然那边重武器很少,怎么会死这么多人?

那你是不了解非洲,那边的人也是一群非主流杀马特,没啥文化,做起事来特别野,你们听说过卢旺达大屠杀没?三个月干死一百多万人(现在苏丹内战已经持续了两年左右),那他们用啥武器呢?主要是一种用来割香蕉的砍刀。

看到了吧,砍刀两个月都能砍死百万人,苏丹内战再咋地也有大量的AK47,效率没翻倍已经很收敛了。

很多地区,特别是一个叫达尔富尔的城市,双方在这里爆发了激烈的战斗后。发现拿不下,于是快速反应部队把这里给围了,然后每天用无人机和重炮对城里进行轰炸,这座城市与外界失联18个月,最近说是已经被攻下了,但现在都不知道成啥样了,当然大家也不太关心。

而且苏丹在非洲,热得要死,死了那么多人,没法掩埋,疾病和瘟疫自然而然就起来了。那边还有个神奇的能力,就是处在战争中,却没影响他们生孩子,生育率却很高,当然了,夭折率也很离谱。只能是感慨,这些孩子一出生就见到地狱了。

人道救援根本进不去,就算进去也被军阀给抢了。

超过800万人流离失所,最近又更新到了1000多万以上。

随着战争的进行,医疗系统崩溃,苏丹80%的医院已经关闭,剩下的缺医少药。稍微有个小病可能都会演变成绝症。生孩子就更是一场赌博,关键是那边还超级能生。就在前几天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法希尔妇产医院屠杀事件,快反部队竟然杀了四五百孕妇。

这里就又得说一个非洲的特点,同一个国家下边,有无数个互不认同的部落和宗教团体,这些团体之间没有共同体的感觉,彼此眼里对方就是外国人。一伙人落到另一伙人手里,那就是一场大屠杀。最近几天,那个快速反应部队攻下一座城市后,又搞了一次屠杀,被法新社的卫星给抓到了。

只能说,乱世人不如盛世狗。

说到这里,就有一个关键问题是,战争打成这样,为什么还能持续?老百姓为什么不反抗?甚至还要为俩军阀卖命?

答案倒也不复杂,他们没有选择的机会。

想想就知道,在战火中,你住在谁的控制区,就得看谁的脸色。民兵部队控制着金矿和走私路线,还能提供工作机会。加入他们,一家人可能才有饭吃。正规军控制着政府体系,能发薪水。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当兵是唯一的收入来源。而且你不去当兵,很可能被当兵的给洗劫了,打不过就加入,说不定还有一条活路。

而且双方都在宣传。正规军说对方是野蛮的土匪,民兵部队说对方是腐败的旧势力。在通讯中断的地区,老百姓能听到的,只有控制者想让他们听到的。等到谁家的一个孩子死在了战场上,这家人就彻底死心塌地跟了其中一方。仇恨和恐惧,成了最好的兵源。

更深层的是习惯。苏丹自1956年独立以来,发生了十几次兵变。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冲突和军事统治是他们知道的唯一常态。长期的动荡让部分人产生一种扭曲的依赖:既然没有好日子过,那维持一个强大的军事集团,至少能提供一点可怜的安全感,万一这边赢了,将来还能从龙有功。

所以,老百姓的所谓“支持”,本质是在极端环境下的一种生存策略。就像溺水的人,绝望地抓住任何能漂浮的东西。这无关对错,只关乎活着。大家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

而且这场灾难的规模远超许多国际热点,但它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原因很现实。主要是那地方没啥地缘战略价值。苏丹不是乌克兰,不在北约边界,也不是世界粮仓。它也不是加沙,不牵动中东石油和全球犹太裔的神经。以前资源丰富,但南北分家的时候90%资源分南方去了。对大国来说,苏丹的输赢无关紧要,介入的成本远高于收益。

而且跟所有非洲内斗一样,那地方的参与者,没一个好人,都是满手鲜血的人渣,军阀。支持任何一方,在道德上都站不住脚。国际社会只能呼吁停火,但缺乏真正施压的杠杆,你呼吁,他们也不听,派维和部队,大家又觉得浪费钱。

冲突双方的武器来源复杂,阿联酋、伊朗、埃及等地区大国各自支持一方,形成一场代理人战争,这使调解变得极其困难。

最重要的,也是媒体关注疲劳。乌克兰战争和巴以冲突已经耗尽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力与同情心,灾难也有“通货通胀效应”。当人们习惯了某种程度的惨剧,更惨的也需要更大的冲击才能被看见。

还有个原因,那就是乌克兰是白人,相比白人,国际媒体根本不想关心黑人那些烂事。

联合国发出的募捐呼吁,大部分没有兑现。富国知道这里是个无底洞,投钱进去也改变不了战局,关键是没啥收益。对整个世界来说,只要战火不蔓延到邻国,不影响红海航运,就可以装作没看到。

到这里也差不多了,其实我自己也并不关心那帮黑人怎么互相砍,只是聊他们的过程中,深刻地感觉到,平静、和平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奢侈品。之所以奢侈,不仅因为在咱们历史上漫长的和平期也极其稀少,更是无数人主动守护的结果。所以说,珍惜平静,珍惜眼前,你眼里无所谓的,可能正是别人梦寐以求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