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产品线负责人:在事故发生前的4个多小时,云端就报了电池绝缘故障
来源:理想汽车 产品线负责人@老汤哥Tango
最近这一周,很多粉丝包括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给我留言,希望我能尽快的回应这个事故,但这个事情挺大的,我个人的发言很容易造成新的误会,所以我只能选择短期先不回复,请大家见谅,但是我真的不是啥都没干。
那这一周我在做什么呢?其实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我就和质量,研发的同事在分析,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大家知道,我之前在微博上也说过,我们已经交付给用户超过140万台车辆,没有发生一辆车在没有受到外部原因的情况下电池发生热失控事故,这除了我们对我们电池供应商的生产质量管控有信心外,更因为我们自己有我们称为连山的云端AI质量预警系统,按道理,在车辆发生热失控前,就应该提前知道车辆有问题,从而提前处理,不应该会造成热失控的严重故障,那这一台为什么会发生?
还好得益于智能车的发展,电池,电机,整车的信号都在云端,所以,虽然我们还没有看到实车,但是可以从云端的数据非常好的分析到底发生了什么。
实际上,在事故发生前的4个多小时,云端就报了电池绝缘故障,客服也联系了车控人和司机,甚至车辆还因小电瓶馈电进入到了抛锚状态并叫了救援。
但是为什么报了电池绝缘故障,甚至车都抛锚了,我们为什么没有采取更有效的紧急措施,比如直接拖车进店进行维修,而反而允许车辆搭电重新还带着电池绝缘故障行驶呢?
虽然我们可能有这样那样的说法,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我个人还是觉得与之前我们140多万台车从未出现由于车辆本身异常导致电池热失控的情况有关,也许是因为一直没碰到类似的问题,有很多伙伴都大意了,也都掉以轻心了,所以这也导致了一个本来可以提前避免的故障因为允许了“带着严重的绝缘故障”行驶,从而被演化为一个重大的事故。
在事故的第二天,我们负责连山AI质量预警系统的同学,还特意把连山系统的预警截图给我,说老汤哥,你看,这个车的热失控风险其实提前几个小时就预警了。
那再回到这个问题,那到底什么原因导致的电池发生了绝缘短路故障呢,是电芯本身的质量问题吗?
从云端的分析数据来看,不是,因为之前的电芯所有的信号都是正常,经过我们详细的分析下来,我们判断,是由于冷却液对电池的铝板防腐能力不足,造成了铝板点蚀现象,所以这一次召回的不仅仅是动力电池,还有电机控制器。
在周六的上午(事故的第三天),我们的质量负责人和我,我俩有过深入的讨论,这个时候我们俩的观点就很明确了,也很共识了,虽然这批次冷却液只是可能会导致冷板发生腐蚀,虽然我们有云端的预警可以提前数小时识别绝缘风险,虽然我们车端有报警可以提醒客户去提前维修,但是哪怕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已知的热失控风险,也必须杜绝掉,安全问题必须得零容忍。
我们俩共识的观点是,这些车必须得召回更换,哪怕召回的费用肯定是个惊人的数字。
下午(上周六)2:15分,我们质量负责人就牵头召开了一个会议,包括公司的主要相关负责人都参加了,大家共识的观点是:只要确认这个安全风险确实可能存在,哪怕可能是个非常小概率事情,就应该召回更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不是一件多少钱的事情,而是一件符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情。(请大家不要在这里diss我,因为这个就是会议讨论中的原话)
甚至公司总裁马哥特别提醒,大家在做决定前,先不要看到底会花多少钱,是10亿,还是20亿,先看是不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如果是,那就想怎么最快的做,解决用户的问题。
然后大家也就很快共识了,召回,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推进。
然后,上周日的晚上我们就完成了召回的材料准备,在本周一就正式发起了申请。
在发起召回申请后,我们这几天就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相关后续的的工作了,包括需要准备更换的全新的动力电池,全新的电机控制器的额外产能,还包括我们售后维修等的相关产能准备。
产能真的还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大家要知道,我之前和大家沟通过,我们动力电池的当前正常的产能就是每个月3300个,所以我们的供应商需要重新搭建产线来加速生产。
有一个信息可能出乎大家的意料,我们在做这个召回决定的时候,其实李想并没有参加我们的会议,(当然,我相信马哥一定是会后单独和他沟通过,但是他的确从来没有参加我们决策是否召回的会议).....我们也毫不担心说他不同意召回,因为我们都知道,一家人的安全是无价的。
很多人说,你们是不是老早就知道冷却液可能会导致热失控而选择不召回?
大家觉得有可能吗?我只想大家知道,包括我自己,包括李想本人,还有我们很多的同事其实都是第一批提的MEGA。我自己的MEGA 24款是2024年5月20号提车的,到现在开了差不多3万公里,我前不久还刚刚升级座椅,李想的是2024年3月份提车的,他的座椅也是刚刚升级不久。 还有更多的同事,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比如硬哥,比如辉哥,也是刚刚升级座椅, 要是知道哪怕是有一丝可能会有热失控风险,我们也早就会选择召回,而不是等到今天了.....
最后,还是郑重地向支持我们的用户表示抱歉,真的给大家添麻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