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5青春版?076专用舰载机?军迷热议的新飞机“超级小黄蜂”,究竟是干嘛的?

2025年南昌飞行大会正式开幕,作为2025年航空开放日活动的余兴节目,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没有过来,反而是俄罗斯空天军“勇士”飞行表演队来到了航展现场。

500

不过——大家最关注的,应该还是那架“超级小黄蜂”,据说有参加航展的大佬直接在瑶湖机场拍摄到了这架“超级小黄蜂”。按理说,作为一架闪亮登场的新机型,本来不应该这么高调的才对。

那么,这几天一直被大家传言来传言去,一会儿说它是“超级小黄蜂”,一会儿说它是个“袖珍版歼-35”,甚至还有人开玩笑说它是个双垂尾版本的台军“勇鹰”教练机……

“超级小黄蜂”与“勇鹰”对比图

500

500

这架似乎是基于L-15/教练-10A“猎鹰”深度改进而来的双座轻型机,这到底是个啥东西,怎么会出现这么奇怪的型号?大伊万也想了好几天了,那咱们就来说说看。

其实,按照大伊万的观点,这个新机型,有点奇怪——咱们完全不知道它的设计定位是什么?有些大佬认为它是新一代教练机,专门为了五代机改/换装使用的;还有些大佬认为它是一款轻型战斗机,是用于配套给076型航空攻击舰的装备;还有些大佬认为它就是一个单纯的外贸款轻型战斗机。

500

那么,这三个可能性,哪一个比较接近于事实呢?咱们一一说明。

076的专属舰载机

首先,按照一些大佬的说法,说这架奇特的轻型战斗机,是为076型航空攻击舰准备的、一种十分特化的舰载轻型战斗机,大伊万认为这可能性不大。

500

从图片中“超级小黄蜂”的体量看,这架飞机估计不如F/A-18C/D型战斗机。使用两台小推力涡扇发动机的话,其作战能力可能接近于JAS-39C/D。当然可以通过换用有源相控阵雷达、配套PL-15E型空对空导弹的方式,达到JAS-39E/F的中距拦射能力。

但这样依然是一架滞空能力较弱,作战半径不大,没有机身弹舱,缺乏低可探测性能,达不到五代机真正水平的四代半战斗机。总体作战能力不如歼-15T、甚至还不如F/A-18E/F,堪称“航母跑道保卫者”的存在。

500

那么问题来了,咱们的航母作为高度进攻性,承担海上战役攻防任务的存在,我在航空攻击舰上部署这种轻型战斗机,而且还达不到典型五代机的性能,这有什么意义?

除了可以刷出动架次,在虐菜的时候承担一些近距离空中支援(CAS)类任务,它在大规模海上战役攻防中几乎没什么生存性。而无论是虐菜还是打高端战争中的舰队决战,076型航空攻击舰都有更好的机型选择,那就是直接上有人机歼-35带着大量的无人忠诚僚机(CCA)。

500

其中歼-35少量部署,CCA则大量部署。歼-35部署得少,出动架次不多,主要担负空中指挥和算力核心的职能;而大量的CCA机型由于做到了无人化,可以将生命维持系统、飞控系统等重量降到最低,估计可以以这架“超级小黄蜂”的体量,做到中型战斗机的航程、作战半径和武器携带量性能。

更不用说,CCA是正儿八经具备极强的全向低可探测性能,武器内置,相当于第五代甚至第六代战斗机的技术水平。而由CCA和歼-35战斗机混合编组的076型航空攻击舰,无论是打高端战争还是打干涉式战争,整体战斗力都要远远超过带着一大堆这种轻型四代半舰载机。

500

所以问题来了,“超级小黄蜂”还有啥用?因此大伊万认为,076型航空攻击舰,用不着这种“超级小黄蜂”。

外贸的轻型战斗机

那么外贸的型号呢?外贸型有没有可能卖出去呢?可能性也不大。首先这种双小推的轻型战斗机在国际军贸市场上就不是主流,以我们自己的情况来看,目前符合轻型战斗机定义的只有一个型号,也就是基于歼教-9“山鹰”改出来的FTC-2000G,这架飞机出口市场规模并不大。

500

而目前国际市场上能卖出去的轻型战斗机,基本上使用的都是单中推发动机构型,这样可以降低使用成本,提高可靠性。

比如JAS-39“鹰狮”和FC-1“枭龙”。但是就算是如此,这些轻型战斗机卖的也就一般般,很多时候卖的不如F-16V和“阵风”这种典型的中型战斗机卖的好,更不用说这种使用双小推构型的轻型战斗机了,在装备成本和可靠性上更加没有什么优势了。

500

更不用说,现在的军贸市场其实已经在从四代半战斗机开始向五代机转变了。从韩国的那个KF-21到土耳其的Kaan、美国的F-35A,全都在抢新一代军贸市场。就算买不起五代机的国家,未来四代半战斗机在五代机替换的浪潮下迟早也得变成大白菜,可以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哪怕收二手飞机都行。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这都2025年了,我们还搓一个四代半战斗机,还是个轻型战斗机,还是个双发战斗机,使用的航空发动机在国际市场上都没什么大规模使用的先例,没有廉价的备件储备。

500

那么,我们搞这个轻型战斗机的预定市场在哪里?装备性能和价格优势又在哪里?甚至能不能抢得过我们自己未来可能白菜价卖出去的二手四代半战斗机?如果预期市场不大,我们费老鼻子力劲搞这种轻型战斗机为了什么?

​新一代自用教练机

既然一不是用于076型航空攻击舰的轻型战斗机,二也大概率不是主要用于外贸的轻型战斗机,那么我们这款“超级小黄蜂”,到底是用来干啥的?你要硬说的话,比较靠谱的解释似乎也只有说它是用于教练机了。

500

首先,你得明确教练机主要承担的任务,还有教练机的设计思路。教练机承担的任务很明确,就是培养生长飞行学员,协助飞行员掌握相应的飞行能力、操纵习惯。

我军在一五军改后,空军航空兵飞行学员培训科目大量前置,之前进入战斗部队后才会培训的部分战术科目,现在全部都前置到院校培养,为后续进入战斗部队形成战斗力、直接展开高级战术科目训练等打好基础,节约培训时间,从而确保主战部队以战为主。

500

所以,我军目前的教练机体制,其实是有点特殊的。你要说刚刚入校的飞行学院,从初教-6型教练机开始没毛病;你要说中级、高级教练机阶段,飞教练-8和歼教-9这也没什么问题;但是接下来教练机部队里同时出现教练-10、歼-10S和歼-11BS,这就有点儿和全世界都不太一样了。

按理说以教练机的设计思路,尽量降低教练成本,提高教练任务的性价比,一般会采取诸如使用电传飞控设置不同参数的做法,来模拟不同机型的飞行品质。利用四余度电传飞控来模拟亚音速和超音速阶段,战斗机的不同飞行性能。使用机载模拟设备来模拟航电系统、火控系统的部分功能,实现部分高级战术科目的训练。

500

同时,教练机载荷谱要求和战斗机也不一样。小时寿命数高,使用大过载机动的次数少,确保高级教练机可以使用1万小时以上,极大地降低全寿命成本。但是,咱们的路子似乎有点特殊,我们在战斗教练阶段似乎不太讲究成本什么,能拿着现役机型来训练就不劳烦用高级教练机。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教练机体制,和典型的西方国家空军教练机体制是有差别的。

所以问题来了,我们现在事实上是在用歼-10S、歼-11BS这种四代机中的同型教来培训四代机、四代半飞行员,如果这种教练体制延续下去的话,五代机飞行员怎么进行培养?难道还用歼-10S和歼-11BS?

500

更何况,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用这些同型教培养飞行员,也是一种折衷方案。毕竟这些飞机都是作战机型,在我军装备正在快速更新换代的情况下,迟早是要退出现役的。尤其是部分歼-10S和歼-11BS可能本来在作战部队被用的就比较狠,现在到了训练部队来回蹲起落,可能会更快到寿。

这些飞机如果未来到寿,我们怎么办?总不能拿着歼-20S来当同型教使用吧,那可真是开玩笑了。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研发一款具备典型四代半战斗机性能,而且可以兼顾五代机特点的战斗教练机,用于未来取代训练部队的歼-10S和歼-11BS的位置,进行高级战术训练,还是有些必要性的。

500

因此归根结底,这就是大伊万的观点——这架所谓的“超级小黄蜂”,就是未来预定用于装备空军战斗训练单位、取代歼-10S和歼-11BS的“战斗教练机”,专司飞行学员各种高级战术科目的训练。当然了,如果真的有国家需要的话,那咱们也不排除将这架飞机当成轻型战斗机外卖。

但是总的来说,它依然是一款具有中国特色的战斗教练机,符合我们自己的空军训练体制,大概就是这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