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做的是教育加负,孩子减负

【本文来自《左玮:为何学校明知会被惩处,也要让高中生周末补课?》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么多年高喊减负,哪次不是越减越负?为什么,因为目标和方法压根就是错的。

首先一个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教育有很多目标,其实最基本也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它其实是给未成年人的一个去处以让劳动者可以去工作。我们从来不想也不问这个目的,那么南辕北撤也就不奇怪了。教育不能减负,教育只能加,孩子们不应该加负,孩子应该减负,这才是应该都目标。

目标错了,方法自然就是事倍功半。所谓减负就是放假,你放假,未成年的孩子没有去处,那就是增加家长劳动者的负担。你说家长焦虑做无用功,但你把孩子扔家里天天看平板打游戏,无所事事,只要是负责人的家长哪个能不焦虑?放假时间不越来越卷才见鬼了。

最后一个孩子意见,哪个孩子不贪玩,哪个孩子不迷茫?社会成长路径,未来成长规划这些事情孩子能做吗?

不仅仅如此,孩子很多事情该做而没做,去旅行了吗?去看家乡了吗?去研学了吗?去到工厂农村了吗?

那么如何做?我的意见是明确教育加负,孩子减负,具体来说就是增加在校时间,增加教育内容,但减少教学灌输内容,搞大课表。孩子目前一周也就是40学时的课程,但每天课后两学时,再加上周六,学校如果有一个必须执行的60学时的大课表,家长补课的空间也就被大大压缩了。周日家长如果还补课,那就太不近人情而不会广而效仿。课表里面加入体育,军事,科普等等内容,教育部门监督课表的执行,这可比让家长不补课容易的多。

这么多年来,一直是教育减负,孩子加负,我们应该做的是教育加负,孩子减负。要点在于时间不能交给家长。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