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草原大堵车,真是中国游客扎堆“挤”出来的?

作者 | 郭鸿云
编辑 | Sette
十一假期已经结束许久,仍有一大批年轻人沉浸在美好旅行记忆里回不过神,脚步走得越远,“戒断”症状就越严重。
节前飞肯尼亚航班上结识的小尹,现在仍每天在微信聊天框中回忆,她这趟肯尼亚safari之行有多少难忘瞬间。
作为从小看《狮子王》长大的“95后”,去非洲看动物是很早就在她心中埋下的“种子”。

但比起东南亚或欧洲,非洲那地方总觉得又远又野,安全系数存疑一直没敢真动身。
直到她在小红书刷到越来越多已经去过的博主,手把手教你咋抢票、咋找地接、咋不跟团也能玩转肯尼亚。
再加上那些扑面而来的草原大片,她终于悟了:去非洲,没那么玄乎。
于是,这个十一,她拉上朋友,真去了。
1
为什么选肯尼亚?小尹的理由很直白:“肯尼亚动物大迁徙”几个字,早就刻进她对非洲这个目的地的印象标签里了。
就算十一不是最佳观赏期,但那儿的草原和生命,依然让她上头。

而且从2024年开始,肯尼亚就对中国实行了免签政策,只要在官网提交资料申办一个电子签(ETA)就能入境。
简化的流程加上一颗蠢蠢欲动的心,就促成了这次旅行。
等她真正走出机场,踏上这片向往已久的土地,才发现肯尼亚值得体验和记住的,远不止于“看动物”这一个标签。
当地人脸上那种松弛又热情的笑,和国内卷生卷死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这与当地人均收入多少,是不是有钱没直接关系,而是被常年温和四季如春的气候,祖祖辈辈流传的文化习俗以及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各种复杂因素沉淀而成。
就如同被《狮子王》带火的那句斯瓦希里语“Hakuna Matata”,翻译成中文就是“无忧无虑”,国内被生活和工作裹挟得喘不上气的年轻人,确实会被这样自由自在,不用什么都着急,什么都焦虑的生活氛围给感染到。
更何况,即便没赶上迁徙季,安博塞利的乞力马扎罗山背景、马赛马拉川流不息的马拉河……依然让她一路“哇塞”不停。
当吉普车疾驰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长颈鹿、大象、角马、斑马……就在几米外走过。狮子捕食、猎豹上树,每一帧都好像是《狮子王》成真。

就连动画里的“反派”鬣狗,现实中看到居然也是长得毛茸茸、大眼睛,小幼崽更是探头探脑,萌得让人想rua。
最重要的,这儿没有笼子、没有围栏。人类,才是闯入它们世界的客人。
年轻人总说“人生是旷野”,在肯尼亚的草原上,在safari的车窗外,在动物自在的生命里——这句话,才好像真的有了实感画面。
这也是为什么行程已经结束那么久,还是会让小尹念念不忘,也是为什么会让她想流泪的原因。
2
其实这两年,中国游客去非洲的热情肉眼可见地涨。
除了有闲有钱的银发族,像小尹这样组队出发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一方面,社交平台让非洲信息不再神秘,攻略一搜一大把;另一方面,00后们出境游的年龄越来越小,周边国家刷完了,自然就往更野的地方冲。

而非洲这个传说中出境旅行“鄙视链”的最顶端,原本是中产以上家庭才能去得起,现在只要胆子够大,关注下机票提前捡个漏,在自己动手线上找个靠谱地接或者报个散拼团,人均一两万好像也能搞定。
一下就激起很多年轻人的兴致,毕竟从情绪价值到社交货币,非洲游都是妥妥顶配。以中东非出境游为主要业务方向之一的中国天鹅国际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执行总监张培就提到,目前国人关注非洲旅行,特别是像肯尼亚这样safari标签鲜明,知名度很高的目的地的确是越来越多,而且很多人是来了还想来。
而非洲也确实是一个丰俭由人的旅行目的地,从疫情后到现在,中高端客人赴非旅行基本是没太受影响,价格依然不是这些客人优先考虑因素。
出行头等舱、住顶级野奢酒店,动辄二三十万的旅行需求也还是存在的,他们更在意的还是独特体验感。

但确实有部分初次赴非旅行的游客,他们对价格更敏感但愿望却很强烈,对住宿要求没那么高,几个人拼团出行,也是一种新需求。
对于这部分客人来说,safari体验必须要保证,车和向导服务品质必须要把控,目前而言跟团依然还是肯尼亚旅行的主流。
3
就在十一假期期间,培培还特别飞到肯尼亚内罗毕参加了当地举办的2025年“神奇肯尼亚”旅游博览会,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跟当地旅行服务商有更直接更深入的沟通,去建联更多新商户。
无论是高级顶奢还是常规连锁酒店,无论是当地的定制地接社还是落地散拼的组团社,都是目前她急需更新的资源。
她还特别提到,整个展会参加下来,能够感受到当地业者不论曾经是否服务过中国游客,都有极强想要进入中国市场,跟中国旅行社业者合作的意愿。
因为中国人口规模之下代表的市场潜在客户体量,对他们而言也非常具有吸引力。
肯尼亚当地一家提供导游兼司机服务的旅行社负责人就表示,以往来肯尼亚旅游的更多是欧美游客,而近两年,东方面孔特别是中国游客变得越来越多。

比如他接待的第一组中国客人,到现在都很好奇他们是怎么找到自己的邮件并主动来联系沟通的。
这些中国游客往往都很热情,懂礼貌,和他以为的中国人很腼腆有很大不同。
虽然整体而言中国游客占比还不是特别多,但他很欢迎来自中国的游客,新增了会简单中文沟通的向导,并在参展期间主动预约了很多中国业者进行沟通,希望有机会能更深入了解和服务这个市场。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赴肯旅行的国际游客超240万,其中中国游客数量为90,462人次,同比增长超47%,已经是肯尼亚第二大增长最快的客源市场。
4
当然,吃到这波客源增长红利的也不仅仅是肯尼亚。
随着旅游业快速恢复,非洲不同国家之间也更注重合作和自身差异化优势的挖掘。

还是以2025年“神奇肯尼亚”旅游博览会为例,来参展的商家除了肯尼亚业者之外,还囊括了周边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乌干达、津巴布韦以及南非等主要旅游目的地。
肯尼亚副总统基图雷·金迪基阁下在致开幕辞时就提到,尽管形势向好,但非洲国家接待游客数量与欧洲或亚洲热门目的地动辄数千万的游客量相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随着非洲在2025年成为全球旅游业复苏中表现最强劲的地区之一,必须付出更多努力来把握这一增长机遇,来提升业绩。
而肯尼亚也确实在这么做,除传统Safari之外,在中国市场,肯尼亚的文化遗产之旅、海岸度假产品的推广,大众知名度其实并没有那么高。

很多没有去过肯尼亚的游客,很可能都还不知道肯尼亚东南边也紧邻印度洋,有超500公里的美丽海岸线,有蒙巴萨这样适合躺平看海的沿海城市。
5
开在蒙巴萨迪亚尼海滩的斯瓦西里海滨度假村负责人就表示,他们的度假酒店目前很少能接待到中国客人,还是以欧美游客为主。
不是因为体验不够好,而是因为中国游客到肯尼亚,更喜欢Safari。
但其实,到过蒙巴萨的客人对于这里的海边度假体验评价都很高。他很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中国游客也能来这里享受不那么赶的,肯尼亚特有的海边度假生活。
除此之外,肯尼亚官方目前也很鼓励当地发展天文旅游,肯尼亚地处赤道位置,对于观星而言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又或者是Chalbi沙漠里正在兴起的冲沙体验。这些都能给想来肯尼亚旅行的游客更多一个理由,也会让来过肯尼亚的游客更多一份新期待。

目前,为了更好发展旅游业,肯尼亚也在不断完善交通基建,比如即将建成的内罗毕-纳库鲁-毛萨米特高速公路(Nairobi–Nakuru–Mau Summit Highway)将极大便利从首都前往肯尼亚西部的旅行。
包括航空,也在筹划开通更多航线,确保游客可以更轻松地抵达肯尼亚。作为链接非洲重要桥梁的肯尼亚航空此前就曾表示,正在筹划新开内罗毕至北京的直飞航班,对于游客而言,这无疑是个值得期待的好消息。
特别是如小尹这样,去过一次就爱上非洲,爱上大草原蓬勃生命力的年轻游客。长久来看,他们带给这个市场的可能和挑战,会等比例增加。
而不论是跟团还是半自由行,中国游客赴肯尼亚,正迎来新一波机会。
图片来源于肯尼亚旅游局及网络截图



闻旅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