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机场对待残疾人的态度,到底有没有人性,本质上是一个标准问题
网友们为郑智化这事吵来吵去的根本分歧,是标准和立场不同。深圳机场对待残疾人的态度,到底有没有人性,本质上是一个标准问题。
如果你把标准设置为无障碍通行,则确实涉嫌没有人性,不但没人性,还涉嫌违法。因为我们有《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涉事航机在有25厘米差高的情况下,没有给残疾人提供一块无障碍通行的垫板,工作确实存在不足。
如果你把标准设置为在周围人的帮助下,能过就行,则深圳机场不算没人性。因为当时有两个工作人员,搀扶着郑智化,通过了这个槛,虽然过程有点不太容易,但是过去了,两个工作人员也使出了不少力气,俯身帮他抬脚等。
可能不但不算没人性,还得表扬。所以,本质上是一个标准问题。
标准高一点,就是没人性。标准低一点,便不算没人性,可能还要反过来表扬。
另外,这是一个立场问题。
如果你站到残疾人的立场,比如你看金晶的采访,她说连滚带爬是个形容词,残障人士在过这种25厘米高的槛时,很不容易,等等。也就是说,她是支持郑智化的。
但如果你站到正常人的立场,有些人会认为,我帮你搀扶着过去,就不错了,你得表示感谢,凭什么还要吐槽甚至怒斥。
所以,本质上这又是一个立场问题。
我之所以会倾向于高标准和残疾人立场,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哈。
我以前在国外学习时,看到有很多老外,80多岁了,还自己一个人开车出去,完全不靠子女。其中一个原因是,当地有比较完善的无障碍通行设施,路过的周围人,在他们自身无法通行的时候,也愿意伸手搭一把。
如果没有这些硬件设施支撑,以及周围人随时的伸手搭一把,他们可能就歇菜了。如果每次出门,都需要协调子女的时间,最后,老人们基本便没法出门了。
记住哈,我们每个人都会老的。当然,有的人说,建设无障碍通行设施,需要钱。钱从哪儿来。如果是因为没钱的原因,那便承认没钱,所以才不建。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我觉得也可以理解。
但如果确实是因为没钱不建,那便说是因为没钱的原因,不要说别的。
最后,还是那句话,如果舆论的火力,几乎全部集中在郑智化的是非对错上,我觉得这样的讨论,意义不大。大家应该讨论的是,对于残障人士,我们的设置标准,到底应该到哪个维度。而不是拿着视频的一帧一秒,去抨击郑智化个人的是非对错。否则,就是乌合之众。



知名法律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