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stbase G100:国产数据库需走高质量创新之路

在中国数据库市场中,国产力量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

如今,国产数据库一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对国外数据库的替代逐步从边缘系统走向核心业务,产品力也从“可用”走向“好用”;另一方面,生成式AI带来的AI变革浪潮,正对对于中国各大行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产生深刻变革,核心业务应用也出现新特征、新需求,也对于国产数据库提出更多要求。

在国产替代与AI变革的双轮驱动下,国产数据库如何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实现从追随者到创新者的转变,这既需要整个数据库产业界全面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也需要国产数据库公司在产品力、研发力等方面完成一场深刻的蜕变。

国产数据库的头部代表、国内第一家以数据库为主营业务的主板上市公司海量数据,于10月24日召开线上发布会,正式发布全新升级的关系型数据库Vastbase G100和面向AI应用的向量数据库Vastbase V100,向业内展示其在国产数据库高质量创新与核心业务支撑领域的硬核实力,为行业数智化转型与核心业务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库底座,也为国产数据库从 “可用” 迈向 “好用” 树立了标杆。

500

国产数据库需走高质量之路

IDC《2024年下半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跟踪报告》显示,2024下半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规模为22.8亿美元,同比增长11.1%,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0.3亿美元,未来几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8%。

可以说,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产数据库产品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市场前景与产业未来也均被看好。不过,在内外部因素的驱动下,国产数据库亟待持续突破,全面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首先,市场中各种不确定性骤增正在成为一种新常态,除了政务、金融基本完成替代之外,中国能源、制造、医疗等其他关键行业的核心业务系统也亟待完成国产化替代,这无形中对于国产数据库公司综合能力提出严峻挑战。

其次,得益于政策导向和AI等技术推动,中国各大行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明显在提速,像高端制造、新能源、金融等领域的核心业务应用的需求也在发生显著变化,对于数据库的性能、可靠性、功能性等提出一系列新要求。

第三、国产数据库产业在经历百花齐放的阶段之后,需要加速走向收敛,让市场逐步建立起健康的商业生态,而针对核心业务应用的数据库则是加速市场洗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一个核心抓手。

中国信通院 《数据库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也指出,国产数据库需从高速增长期全面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期,产业侧需要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因此,核心业务系统的替代就是国产数据库高质量发展的试金石,未来将成为衡量国产数据库竞争力的市场标尺。

就像海量数据,近年来聚焦数据库核心技术的突破,加大对数据库内核开发人才的建设,核心研发团队持续稳定与壮大;同时,在产品层面又采取聚焦的策略,持续打磨产品的关键能力,其Vastbase系列产品在金融、高端制造、医疗、能源等多个行业的关键业务中获得部署与应用。

Vastbase G100:扛起核心业务的未来

关键业务数据库是企业业务赖以生存的“数据心脏”和“稳定基石”。

事实上,随着国内各个行业数智化建设的深入,关键业务对于数据库的需求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例如,大促过去是电商行业的“专属”,现在同样成为汽车、制造等企业的核心业务场景;又如,金融支付场景全面走向移动化、碎片化、高频化,交易系统对于性能、稳定性要求愈发突出;再如,随着AI、大模型等技术的深入应用,像高端制造、金融、能源等行业开始需要多模态数据来支撑核心业务应用。

海量数据经过多年的实践与调研,认为性能、稳定性和迁移效率是当下国内企业的核心业务对于数据库最为突出的要求。为此,海量数据在Vastbase G100最新版本中,着重加强了这三个方面的能力。

具体来看,海量数据Vastbase G100在资产监控、计费清分、MES等高并发场景下能做到低延迟、高吞吐和性能稳定不抖动,这要得益于Vastbase G100全方位升级了并行处理引擎,在存储过程、复杂查询、数据写入等关键环节分别制定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实现十倍以上的性能提升。

500

例如,金融、电信等核心业务往往会出现高频复杂查询,很容易影响性能。为此,Vastbase G100引入自适应并行策略,根据数据量大小和查询复杂度进行自动调整并行度,大幅缩短处理时间。而在制造业,生产数据实时写入场景往往会带来卡顿现象,Vastbase G100则在数据写入环节实现扫描和插入双并行,确保生产数据实时同步、不延迟。

除了性能大幅提升之外,Vastbase G100新版本的滚动升级、SQL Blind和在线DDL等新技术,使得稳定性方面更进一步,确保核心业务升级、查询和结构变更等三大高频场景的稳定可靠,实现升级不停服、查询不抖动和结构变更不阻塞。

500

以芯片等高端制造业为例,升级、查询和结构变更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对生产制造带来巨大影响和损失。而国内一些芯片制造企业在采用Vastbase G100之后,能够将系统调整期TPS波动降为1.5%、查询响应稳定在40毫秒以内。

此外,Vastbase G100新版本还充分考虑到企业数据库迁移的种种顾虑与困难,从内核兼容和工具辅助两个维度着力,全面增强对Oracle、MySQL、PG等主流数据库愈发和复杂存储过程的支持,而升级之后的一键式异构数据库迁移平台exBase则在迁移评估、自动采集、数据校验等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流量回放和智能映射等功能。

以比亚迪核心MES系统迁移为例,其系统复杂存储过程超过200个,涉及到生产调度、供应管理等多个关键业务,光兼容性改造一项就需要耗费数个月;而通过Vastbase G100强大的兼容性和exBase迁移平台,比亚迪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业务适配和数据自动搬迁,真正实现“业务无感、高效迁移”。

500

“Vastbase G100真正在做到了无感迁移,满足用户低成本、高效率的迁移需求。”海量数据Vastbase内核研发专家关刚介绍道。

从“替代”走向“创新”,Vastbase G100未来可期

IDC报告指出,国产数据库的性能和稳定性已经在金融、运营商等业务场景中得到验证,未来将加速向其他行业延伸。不过,“替代”从来不是一个产业的终极目标,而应该成为产业向上发展与创新的起点。

如今,随着AI时代的到来,AI、一体化架构、多模态等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数据库产品的演进。对于走自研和纯国产技术路线的海量数据而言,也迎来产品创新的绝佳机遇。

众所周知,在中国市场,应用场景导向一直是产业发展的优势之一。随着未来各行各业数智化转型的深入,核心业务场景的规模、复杂性和需求在全球无出其右,这无疑会进一步推动海量数据等国产数据库公司的产品创新。

据悉,Vastbase G100未来会有两大创新演进方面:其一,针对超金融、电信等行业的大规模业务场景,推进集群多写能力,并提升高并发场景的吞吐量和故障抵御能力,确保核心业务的连续性;其二,针对多元化的核心业务场景,进一步增强空间、时序、向量等多模态数据处理能力,使Vastbase G100成为更加强大的一体化数据库产品。

综合观察

国产数据库产业正从“数量扩展”全面走向“质量攻坚”。当以海量数据库Vastbase G100为代表的优秀数据库产品在各大关键行业的核心业务场景中一展身手时,国产数据库的高质量之路已然全面提升,这不仅意味着“替代”这个阶段性的使命将逐步完成,也预示着“后替代”时代的新创新阶段的开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中国数据库的突围远未停止脚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