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冠、勋章能抵3500亿美元的“账单”吗?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当地时间10月29日上午,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专机“空军一号”抵达韩国釜山金海机场。

特朗普下机走过红毯期间,乐队演奏了其在总统选举时经常使用的背景音乐《Y.M.C.A》。

500

当日下午,韩美领导人将在韩国庆州市举行会谈。这是李在明就任后与特朗普的第二次会晤。

据韩国总统办公室透露,一份为特朗普“量身定做”的礼物,已经摆上了桌面——庆州金冠的模型。

500

这可不是随便送送的伴手礼。谁都知道,特朗普平时就偏爱那些金灿灿的饰品。很明显,总统李在明和他的团队,正在为这次会面精心布局,每个细节都想拿捏得死死的。

500

此外,韩国政府还准备向特朗普颁发韩国最高勋章“无穷花大勋章”。

这枚勋章在韩国的地位非同一般,通常只颁发给本国现任或前任总统夫妇,朴槿惠、文在寅都拿到过。想把它颁给外国人,条件苛刻到离谱,必须是为韩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才行。

而且这勋章本身就贵得吓人,金银打底,镶着紫水晶和红宝石,一枚成本就得二三十万人民币。这笔钱,在韩国一些小城市都够付一套房的首付了。

问题来了,韩国为啥愿意下这么大血本?

特朗普这次来韩国,虽然正好赶上庆州开APEC峰会,但他压根不参加峰会的正式活动,而是要跟韩国单独聊。

不过话要说回来,在贸易政策和投资上如果不给出让特朗普心动的惊喜,用个奖项就要蒙混过关,似乎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500

特朗普这次去韩国手里拎着一份让韩国人头皮发麻的“账单”。

这笔账到底有多吓人?直接甩出一张3500亿美元的“账单”,要求韩国向美国制造业砸钱,重点是造船、半导体和汽车领域。

美国心思不止3500亿,更想让韩国“沦为马仔”,跟着自己步调跳舞。

按照韩国现在的经济体量,一年能拿出来投资的钱,撑死了也就200亿美元。算下来,凑齐3500亿得花15年以上,更雪上加霜的是,美元近期持续走强,韩元却贬值近10%。

为什么要这么多钱?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明白:用韩国的钱拉动美国就业,兑现他“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承诺。

韩国政府想拖延,提出分8年每年支付250亿美元现金,总计2000亿,剩下1500亿用贷款担保凑数,但美方不吃这套,甚至要求“预付”部分资金,摆明是要韩国先出血。

比掏钱更让韩国人憋屈的,是美国盯上了韩国的地。

500

以前韩国是把地免费借给驻韩美军用,这已经够意思了吧?

可现在美国胃口更大了,不满足于租用,想直接把土地所有权拿走。特别是汉弗莱斯兵营核心地段,美国铁了心要搞到手。韩国本来地方就小,全国加起来才10万平方公里多一点,现在美国还要来抢地盘,韩国老百姓能不炸毛吗?

更气人的是,首尔龙山基地前段时间收回30%土地后,发现土壤被美军污染得没法用,建公园的计划泡汤,美军却推卸责任。

韩国民众怒了,网上骂声一片:“这跟殖民有什么区别?”

韩国街头已经爆发多次抗议,民众举着“不要特朗普”“保卫主权”的牌子。

为什么美国执意要土地所有权?

表面看是简化后勤,实际是为军事布局铺路。

一旦土地归美方,美国就能随意扩建“萨德”反导系统,甚至部署进攻性武器,这不仅威胁朝鲜,更直指中国东北和台湾地区方向。

韩国政府内部也四分五裂,安全派担心拒绝美国会丢掉“核保护伞”,经济派则怕得罪美国后出口受阻,李在明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500

如果说钱和地是“硬伤”,关税威胁就是压垮韩国的“软刀子”。

特朗普扬言,如果韩国不配合,出口美国的商品关税将从15%涨到25%,甚至可能对半导体加征100%关税。

说白了,李在明现在面临的就是一个“怎么选都是坑”的局面。

签了协议,国内老百姓不答应,在野党也会抓住这个把柄骂他卖国。

不签,美国那边肯定翻脸不认人,到时候在安全上、经济上都会给韩国下绊子。

美方不断催促,希望把这份协议作为“见面礼”。从实际进度来看,两边距离真正拍板还隔着不少坎儿。

一个想尽快落袋为安,一个死守利益不松口,很像赛场上的攻防战术互怼。

换句话说,特朗普想做的是逼签,不是谈判。

他要的不只是投资,还要控制细节。美国那边总是要快要赢、要结束,韩国这边总是“再谈谈”。这不是节奏不同,是心理不同。

韩国国内舆论也看不下去了,开始纷纷质疑美国是不是在趁韩国经济吃紧,把他们当提款机。

此外,特朗普这时急的是政治资本。

APEC场合一大堆国家聚在一起,他要拿成果展示自己的“交易艺术”。

对他来说,美韩协议不只是投资数字,而是一块外交战绩奖牌。只要能拍胸宣布“达成”,国内选民就信了。

但问题是韩国不是小角色。它毕竟也是美国的盟友,经济上有自己的牌,政治上也要顾国内民意。

真签了一个美国说了算的条约,李在明政府在国会都过不去。

过去韩国几次被美国挤压防卫费的时候,民众已经很反感,美方这次还来一遍,火气自然更大。

这就形成一种尴尬循环。特朗普每次吹得大,韩方每次澄清。外面看这两国都像在演双簧,一边唱“成功”,一边唱“还没定”。

但这双簧唱久了,信任也消耗光了。美国喜欢用经济和安全挂钩,逼韩国服从,但现在韩国已经不再那么听话,它更看重自身经济独立性。尤其这几年芯片、半导体压力大,他们怕被美方掐断供应链,也怕被中国市场疏远。

站在这种十字路口,哪还敢随便签3500亿那种“指定用途”的投资书?

所以现在的局面看着僵,其实是双方各算各的账。特朗普在国际舞台上需要演效果,韩方则要保护自身空间。两边都明白对方的动机,只是各有底线。

照这样的逻辑推下去,3500亿协议没准最后又是“大雷收官”,谈来谈去还是一锅浆糊。

图片源自网络

点击「有理儿有面」阅读原文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