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钱包4000元借款早还清 又冒出个 “分期乐” 要钱

信网/信号新闻10月27日讯 湖北黄冈的甄先生明明在 2022 年 6 月就还清了小花钱包的 4000 元借款,还注销了账号,可催款短信却没停过,一缠就是 3 年。近日他回复催收短信问是哪一家?对方自称是 “分期乐”,可甄先生称自己从未在这个平台借过钱。更让他闹心的是,联系平台时,分期乐说和小花钱包曾有合作信息没同步,小花钱包却否认合作并且说借款早结清了。两个平台互相甩锅,甄先生一气之下向分期乐所在地的相关部门进行投诉。
还清借款后催收短信又来了
甄先生自己开了间不锈钢加工的小店,之前因为生意需要资金周转,他在小花钱包申请过4000元的贷款,这笔钱在2022年6月就还清了。还清借款后,甄先生干脆连小花钱包的账号都注销了。可让他没想到的是,钱还完了,催着还钱的短信却连续不断,甄先生说:“这些短信里也没说具体是给哪儿催款的,但是有‘分期’‘分乐’几个字,还说再不还钱就要上门之类的。”
今年10月9日,甄先生决定先弄清楚到底是谁给自己发信息催收,他第一次在收到的短信下进行回复,表示自己在多个平台都有借款,需要知道具体是哪个平台才能还款,对方立即回复“分期乐”。这让甄先生感到很意外,“我从来没有在分期乐借过钱,他们为什么给我发催收短信?”
分期乐客服发来小花钱包的借款信息
甄先生第一时间联系了分期乐客服,询问自己从未在分期乐借款,为何会收到分期乐的催收短信,客服给他发送了2021年12月在小花钱包借款4000元的信息。这让甄先生很疑惑,“这笔钱我早就还清并注销账号了,分期乐为什么还来揪着这笔借款向我催收?”
为弄清事情的原委,甄先生分别询问了分期乐和小花钱包的客服,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根据甄先生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分期乐客服声称与小花平台有合作关系,但当甄先生提出自己早已正常还清这笔借款,为何还会因为这笔借款收到催收短信,客服表示该笔借款并未同步显示结清。然而,当甄先生转向小花钱包求证时,客服却表示甄先生在平台并无借款,且平台与分期乐并无合作关系。
一边声称有合作,信息未同步,另一边直接否认合作,两家平台互相矛盾的说法,让甄先生陷入了无人负责的“甩锅”局面中。“信息不同步是他们平台内部的问题,凭什么让我来承受长达三年的骚扰?而且在我向分期乐反映这个情况后,还能收到催收短信。”甄先生气愤地表示。
分期乐称与小花钱包有过合作
公开信息显示,小花钱包隶属于小花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该公司曾用名为小花互联网金融服务(深圳)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罗向阳,核心产品包括小花金服和小花钱包,专注为年轻人提供消费金融服务。而分期乐是乐信旗下提供分期购物、小额借款等服务的信用消费商城,发行商为深圳市分期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肖文杰。
信号新闻联系到小花钱包,客服表示甄先生账号显示已结清,且账号已注销,无法查询到已结清的借款记录。该客服明确表示与分期乐之间不存在合作关系,不了解分期乐为何会有用户在小花钱包的借款信息,并表示不会将用户借款信息提供给其他借款平台。
为核实相关情况,信号新闻又联系了分期乐,工作人员则提供了另外一个说法。分期乐工作人员表示,这个声称“分期乐”的催收号码并不属于分期乐平台,且未在后台查询到向甄先生发送过催收短信的记录,甄先生没有跟分期乐产生过借贷行为。同时强调,平台只会向在分期乐存在借款逾期情况的用户发送合规的催收信息。
对于分期乐与小花钱包的关联,该工作人员表示小花钱包曾接过分期乐的“拒量”(拒量指贷款机构或助贷平台因风控标准、资金成本或资本金限制,无法直接服务的客户流量。这些客户可能被导流至第三方平台,由后者重新筛选和放贷),但双方已于2022年结束合作。甄先生在注册分期乐账户后,通过平台导流渠道进入小花钱包并完成借款,平台系统会收到一个反馈记录,但只会显示借款金额,并不会显示用户其他信息。
信号新闻就相关情况向甄先生进一步核实,甄先生此前确实曾尝试在分期乐平台申请借款,但因评分不足等原因,最终未通过审核,借款未成功。至于具体通过何种途径进入小花钱包平台并完成借款,甄先生表示因时间相隔较久,相关细节已无法清晰回忆。
信号新闻拨打了向甄先生发送催收短信、自称“分期乐”的电话号码,始终无人接听。
目前,甄先生已向深圳当地的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信号新闻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戴洁)





青岛生活服务新闻网站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