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南海连续摔了两架飞机会不会受到电磁干扰?

10月26日14时45分和15时15分,隶属“尼米兹”号航母的两架军机在南海相继坠毁。两起事件均发生在航母执行任务期间,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

10月26日14时45分,隶属“第73直升机海上打击中队”的MH-60R“海鹰”直升机从“尼米兹”号航母起飞后坠入南海,3名机组人员被救起。 ‌

10月26日15时15分,隶属“第22战斗攻击机中队”的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起飞后坠海,两名飞行员弹射逃生并被救回。

半个小时摔了两架飞机,这样事并不寻常,社会上广泛关注,也有很多议论,这很正常,我就看到有人认为这是受到了电磁干扰,这种说法至少是可能性之一吧?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偶然,但是很多偶然后面,那就是必然,总有它的一些道理。

美国一艘航空母舰上半小时摔两架飞机,是很少见的偶然事件,但是这种偶然事件后面,确实也存在一些必然的道理。

1.近年来,美国的武器老旧,管理不善,不断出现重大事故,军舰和商船相撞,造成多名舰员死亡不是一起两起,舰载机多次坠海,战机发生火灾,潜艇触礁,事故呈现数量升、烈度升的态势。这其中的原因是舰船、飞机年龄老化,缺少维护能力,保养水平差,美国军队中人员短缺、经验断层,训练时长不足,尤其是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专业人士缺乏,再有全球部署任务强度居高不下,舰员疲劳操作,管理链条分散,安全文化弱化。

这次在南海半小时摔了两架飞机的“尼米兹”号航母,已经50岁了,设备老旧,缺少维护,航母本身老旧,舰载机也缺乏保养,出事也是正常的现象。

2.强烈的对抗也是高频率出现的重要的原因。我们大家都知道“杜鲁门”号航母在10个月内至少6起安全事故,其中4起被归为A级:2024年12月舰载机F/A-18被己方巡洋舰误击(“疑似友伤”);2025年2月 航母与商船在埃及塞得港附近相撞;2025年0月 航母急转弯规避胡塞火力,一架“超级大黄蜂”被甩入红海;2025年5月拦阻索故障,再致一架F/A-18坠海。

杜鲁门号多次出事,重要原因就是它在红海面对攻击,进行规避动作,造成了损失。

今天虽然是和平时代,但是对抗从来没有停止,美国不断在中国南海进行挑衅,较量是不断发生,只有为了不扩大冲突,很多较量我们普通人并不知道。2024年10月,在东海上空,我国的歼16战机采用“桶滚”战术,机动到敌机上方,一次用火控雷达锁定了两架F22战机,这样的信息不是公开报道,我们绝不可能知道。有没有同样的故事,我们相信当然还有,只是没有公开报道。

2021年10月,“海狼”级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触礁,造成水下声纳罩全毁,11名水手受伤。潜艇的领导被以失去信心遭到集体解职。当然我们还听到传言,这艘核潜艇遭到了水下潜航器的撞击,失去了水下地形探测能力,最后导致撞山。相对于海图不准,人为指挥错误的解释,其实水下潜航器撞击也是一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和可能性。

3.美国航空母舰进入南海,要被中国监控,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对抗,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把航空母舰驶入中国水域,中国不做任何反应,那是不可能的,进行监控这是起码的反应。

在可控的范围内,中美两军进行一定程度的相互施压和较量,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当然在不发生热战,不扩大冲突的前提下,展示实力,进行有限度的对抗,这是通常手段。进行雷达锁定、电子对抗、电磁压制,既是展示实力,又不造成直接的军事攻击。这是有可能一种对抗模式。如果中美两军真的做了这样的对抗,美国大概率不是中国的对手。

50年岁的航母,采用还是较老的坤化镓雷达,整个电磁系统的攻击和防卫还是很老旧,很难和解放军的新系统一较高下。

无论是自己的设备老旧、管理不善,还是真的是对抗中处于下风,半个小时掉两架飞机,这都让美国脸上无光,估计相关指挥层又要被全体免职了。 这也很大程度上说明,美国的军事实力已经严重衰落了,不仅是武器的先进性赶不上中国,那些老旧的武器,维持正常的作战能力,现在也很难做到了。

美国该认识到自己真正的实力了,不要哪一天丢了大脸。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