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的转型

文 | 商观

500

在近日举行的物美集团供应商大会上,物美集团创始人、多点DMALL创始人张文中称,物美的转型与探索有两大方向:1、做AI新质零售;2、做硬折扣超市。

基于这两大方向,物美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从组织人事、企业文化、市场定位、经营模式、供应链到拓店拓展。

其中,AI新质零售方向,当下物美的形态似乎是AI(数字化)+调改(胖改),到供应商大会当天,物美已经调改了43家店,年底预估调改店会到100家。物美超市CEO乔红兵任调改领导小组组长,领导整个调改,调改团队则无外援,全部由物美内部人士担下来了。后续一段时间,来自麦德龙的人士也加入物美管理层,比如物美副CMO黄铃艳,丰满了物美新质零售团队。

乔红兵告诉《商业观察家》:“物美超市未来将深耕区域,而非单一业态全国复制。调改后的物美,3-5个月内,线上到家订单占比会回到30%。”

黄铃艳则对《商业观察家》称:“物美调改方向不会有任何变化,但因布局密度不同、市场份额不同、扮演角色不同等原因,与永辉的胖改,以及与胖东来本身,最终的形态肯定会有些不一样,会有差异。”

硬折扣方向,物美做的硬折扣超市——物美超值到目前已经开业8家店,下个月开业店数将会增加到10家。物美为硬折扣业态专门邀请了Lidl前CEO Patrick Kaudewitz(高帕特),以及前高管Bojan Luncer(陆博洋)、Cathal Corcoran(柯豪,CMO)等人士来指导物美超值硬折扣业务。高帕特来到物美已有10个月左右时间了。

高帕特告诉《商业观察家》:“物美超值的店数目标,会达到数百家,这个目标将逐步实现。”

陆博洋则在物美供应商大会上称:“物美超值是一场战略转型,会重塑物美的未来。硬折扣模式必将成为食品零售行业最坚固的‘支撑’之一。”

总体来说,物美供应商大会的基调,给《商业观察家》的感觉是:告知供应商,物美将如何变革、会变革成什么样,以及需要供应商一起做怎样的协同,并最终一起来推动超市业的这场变革。

六大变革

宏观层面,对于此轮转型变革,物美集团创始人、多点DMALL创始人张文中在物美供应商大会上专门归纳总结了六点内容,即“六大革命”。

第一,品类革命。

要基于民生基础需求满足,结合AI技术应用来做宽类窄品(SKU减少了一半以上)、新品能力,以及做强关键单品的市场引领能力。

张文中称:“人类已经进入AI时代,零售业必须进入AI时代。”

第二,烘焙现制加工革命。

即做强烟火气。

张文中称:“按照胖东来经验,大量现制加工、烘焙、高品质生鲜是引流关键。物美现在的现制加工、烘焙、3R品类占总销售比重超过50%。”

而根据物美调改后的经营情况来看,3R品类(即热即食即烹)是物美调改后渗透率最高的品类,达到60%,即100个进店顾客中,有60个人购买了3R品类。

现制品类的做强,除了生鲜加工化消费升级本身多一道加工环节所带来的“新造血”能力外,也能吸引更多已经不做饭的年轻客流,进而让卖场年轻化,带动关联品类消费升级与销售,比如能直接带动水果、乳制品等日配品类销售。

第三,公众形象革命。

通过形象革命让年轻人回归线下超市,让客层结构更合理。拓展服务功能、便民设施吸引年轻客流。

物美第一家调改店——北京学清路店,未改造前该店日销20万,现在日销70万。

500

500

第四,经营模式革命。

即变革传统大卖场的经营模式,提升效率。比如取消促销,而做天天低价,进而改变过往“消费者已经适应高高低低的价格,不促不买”的现象。

在门店端,消灭门店后仓,让供应商所有商品都直配物流中心。

背后则是基于AI等一系列技术来提升从选品、补货到物流的全链条效率。

第五,食品安全革命。

张文中称:“这块零容忍、一票否决。”

而要做好食品安全也少不了技术支撑,通过AI来效率化做品控、上新与日清。

第六,企业文化革命。

以人为本,张文中重点提到了一个概念:员工自主,顾客主权。

策略

在转型变革的具体执行与落地层面,物美相比同业可能也有一些不同的策略选择与优势。

《商业观察家》目前能看到的主要有四块内容。

1、快速调改。

物美现在的调改速度很快,当下,差不多是20天左右就能调改出一家门店,相比其早期调改,时间有压缩。相比同行业,比如永辉的胖改,物美的改店周期更快。

调改店型则主要有两个类型——社区店与购物中心店。

500

快速调改可能跟策略选择有一定关系,也可能跟基础能力有关。

快速调改能快速做出规模效应,通过规模效应则能更快速降低成本。

乔红兵称:“物美的调改成本,在不断压缩,物美调改的第一家店,到现在的物美调改店,成本下降了50%。得益于规模化改造后,设备、采购成本等在不断下降,但是品质和标准没放松。”

快速调改也可能跟物美本身的数字化“基因”有一定关系,物美的“前身”是做软件的,想试验软件的效果才开的超市,结果反而把超市业务做得很大。这家公司一直来在超市业内都具有很强的数字化能力基础,做出了其他超市没有的多点数字化平台。而具有互联网、数字化能力基础的公司,往往都可能会选择走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发展路线,对速度“敏感”,标准化能力也相对比较强。

至于为何能实现快速调改,乔红兵表示:“调改,人的重要性放到第一位。(需要有)人才培养、人才建设和强大的动员能力。同时,(需要有)店铺服务标准、管理标准的良好复制。”

《商业观察家》认为,物美能快速调改的一个原因可能是,物美超市覆盖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非全国铺开,调改复制的难度相对低多了,这使它能快速复制、快速调改。

2、做强线上。

物美的调改与变革,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线上线下协同更好,更同步。物美这轮调改是一个全渠道发展逻辑,要做强线上,做出领先行业的高线上占比。

未调改之前,物美的线上到家业务占比就已经做到30%占比了,调改后的门店,前期没有上线到家业务,但乔红兵告诉《商业观察家》,物美调改店预期还是要做到30%线上占比,未来3-5个月会做到30%(线上占比)。

“对于我们的AI新质零售而言,线上业务会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整体的线上业务推动,未来我们会进一步加速。(调改店)前期之所以我们没上到家线上业务,是因为我们在顾客体验方面还没有做到更好,大家看到我们的卖场充满了烟火气,有很多类餐饮的熟食,但是按照我们过去的(线上到家)履约模式(来配送熟食等),带来的购物体验不是特别好,无论是配送时效,还是鲜食的保温、保存等。所以,我们认为还没有做好充足准备,现在,我们正在加速完善这一部分配送的服务体验。”

“一方面我们商品线上清单进一步进行完善,力争有更多的线上线下同质同价商品提供给消费者。在履约效率、履约质量方面,我们力争按照餐饮化的标准做我们整体AI新质零售门店到家的一个体验标准。另一方面,我们在提升整个线上服务效率,进行店仓一体这方面的履约准备,比如前期我们前置仓的准备。”

目前,中国规模以上的实体超市企业中,线上占比能做到30%占比的公司还是比较少的,主要是头部的一些企业能做到,比如山姆会员店、盒马、奥乐齐。

物美之前的线上销售占比与奥乐齐接近,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此次调改后,物美线下门店年轻化了、商品也更适合年轻客流、熟食等毛利也相对生鲜高(单值高),更关键的是:熟食等3R商品提供了非常丰富的选择,出规模效应了。因此,线上模型跑好了,理论上,可能更有助于物美做好线上订单,进而通过线上更好切到线上年轻增量客群。

3、固定毛利率。

张文中称,物美调改店几乎明码标价,最终的综合毛利率只有19个点。

“调改已经7个月的门店——学清路店,利润有两三倍增长,但是毛利率还是19个点。”

4、管理团队成型。

《商业观察家》的一个感觉是:本土超市的这波转型潮中,物美的一个优势可能是团队优势。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物美的管理层团队似乎已经搭建成型。

除了内部团队能支撑起胖改外,全球硬折扣头部企业Lidl的前高管团队直接“指导”物美超值,以及麦德龙人士也加入到物美的转型,可能有助于物美此波转型成功。

500

相比本土超市,来自外资超市的人士,在标准化的经营管理水平,国际化接轨层面,可能还是要高一些。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奥乐齐就是基于麦德龙的一批人士为基础而做起来的。

物美的国际化标准、平稳的内部管理,让它能迅速搭建起这样的一个团队。

物美超值

在物美供应商大会上,物美对于新业态——物美超值硬折扣,也做了一些介绍。

陆博洋称:“物美超值是一场战略转型,会重塑物美的未来。硬折扣模式必将成为食品零售行业最坚固的‘支撑’之一。物美超值未来不止在北京发展,还将延申到其他地区,公司会投入所有必要资源。”

陆博洋也首次对外公开物美超值的供应商选择“标准”。

主要有三块内容。

1、价值同频。要认同公司长远战略,而不是短期投机行为。

2、能深度协同,极致提效。从原材料、生产、包装设计等做全链路协同,不放过任何一个成本环节的优化。

3、品质至上,不妥协。要建立一套品质追溯体系。

“硬折扣盈利来自于规模效应与品质提升。”

500

点击【商业观察家】阅读更多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