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先生:浙江女子婚礼现场气到“两眼一黑”,又是熟人惹的祸……

01

如今这个年代,不仅大数据杀熟,连人也开始“杀熟”了。

最近,浙江台州杨女士的遭遇,在全网闹得沸沸扬扬。

杨女士跟未婚夫打算今年10月办结婚典礼,跟很多女孩子一样,她对自己的婚礼有着非常浪漫的憧憬,期待在那一天,穿上白色婚纱,在梦幻一样的场景中走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所以,她对于婚礼的筹备十分重视。

这时,未婚夫说,自己有个高中同学符某刚好在从事婚庆工作,有熟人帮忙不仅价格会便宜一些,而且对于婚礼的布置会更尽心一些。

杨女士同意了。

不久后,双方就婚礼现场的布置做了一番沟通。

符某对此似乎胸有成竹,他信誓旦旦地对杨女士保证:

一定做一场让你一生都难忘的婚礼。可以让你们倍有面子,在村里能让别人讲上三天的那种。

他给杨女士出具了一份简约的报价单,上面写着20 到 24 万,并表示:“友情价可以给我打折到 16 万,但是起码可以做出 20 多万的一个效果。”

500

经过一番挑选,双方最终确定采用红金巴洛克风格。符先生自信地表示:“像这种巴洛克风格,我可以给你们做到天花板。”

他都这么拍胸脯保证了,杨女士于是放心地将婚礼布置这一重任交给他。

而符某也表示:一分钱一分货,效果绝对好,你们对外说20万就行,无论别人问什么,都说20万没少一分,还是不带棚和婚车。

500

双方在细节上沟通得很详细,杨女士也在日复一日的期待中憧憬婚礼现场的惊喜。

没想到,几天后符某给她制造的婚礼确实是“能在村里讲上三天”,只不过是嘲笑三天那种。

“进门那一刹那,我整个两眼就一黑,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杨女士描述着她看到婚礼现场时的感受。

500

整个现场粗制滥造,一朵鲜花都没有,全部都是放的塑料假花,这些假花看上去年代久远,上面还沾有灰尘,看上去破破烂烂的。

500

迎宾区的背景墙,本来是要放新人的照片,可符某只是打印了一张KT板,上面喷了她跟未婚夫的照片,风一吹,KT板摇摇晃晃,越发显得凄凉。

其他的细节也没有一样令人满意:

甜品台上的小点心看起来十分廉价,各种布置效果都是廉价风,完全达不到20万的效果。

为了制造氛围感,符某还在舞台中央搞了一个喷水池,但弄巧成拙,这个喷水池做工粗糙,水溅得到处都是,让整个婚礼现场显得更加狼狈。

见此景象,杨女士的内心简直要崩溃,承诺的“巴布洛克风格”成了眼前的“草台班子”婚礼,这落差谁能承受?

500

她颤抖着双手掏出了手机,拍下了现场的视频。

这一次,她没有找符某,而是直接找了他所在的婚庆公司。

结果,公司的人在沟通和扯皮中说漏了一个关键信息:

符某用5万6的价格把杨女士的婚礼现场外包给了他们,他们就只能做出这样的效果。

500

也就是说,16万的价格符某一个人就吃掉了10多万,仅用5万6外包给别人干,这贪官污吏看了都得叫一声大哥啊。

而杨女士前期已经支付了80000块定金,拆棚的人也在她手上要了2万多块钱,也就是说,这场粗制滥造的婚礼,她已经支付了10万余元。

她说:剩下的款项她不会再付,并要求符某道歉。

但奇葩的是,符某不仅没道歉,反而态度强硬地要求跟杨女士打官司,要她必须当冤大头支付剩下的钱。

就这样,两个人一来一去,互相扯皮,最后闹上了热搜,弄得全网皆知。

杨女士的遭遇在网上引发了网友的巨大共鸣:

500

500

500

热搜下,45%的人认为,她这是被熟人坑害惨了。

500

在这次事件中,她犯了两个重大的错误:

第一,她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熟人”做也就罢了,但她和未婚夫交了定金后完全没有签订任何有法律效应的合同,一味地相信熟人会依照承诺给自己做好。

他们这是在赌人性,但人性往往经不起考验。

第二,作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她交给熟人做之后,既没有在这期间过问细节,也没有过来跟踪一下项目的进度和具体情况,只到最后一天看场景布置,最后被坑惨了,连挽救的措施都没有。

经此一事的杨女士,大概清楚了,原来,找熟人办事,往往比陌生人更贵,更麻烦。

钱花出去了,事儿没办好,最后还闹得老死不相往来。

02

我们常常会陷入一种“熟人思维”。

尤其是在小城市和农村,一办点什么事,就想着找熟人会不会更好一点,更便宜一点。

但现实往往是,拿人情做生意的熟人比明码标价的陌生人,坑你更惨。

2024年,有一个博主家里搞装修。

家里长辈说,村里有熟人就是搞装修的,给别人做不如给熟人做,放心又便宜。

于是,他跟熟人进行了前期的沟通后,就让他进场了。

他人在外地,父母在村里,中间搞成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结果,到了验收的那一天,他走进去一看,简直气得要爆炸。

洗手盆像是不愿意跟墙壁挨着似的,中间豁了好大一道口子。

500

浴室的瓷砖都坏了,竟然还像是没看见似的,也往墙上怼。

500

柜子跟墙壁中间拉开了好长一条缝隙,影响美观还是次要,关键是不安全。

500

然而熟人说:柜子有点缝隙很正常,谁家都这样。

总之,这次装修,是完全翻车了。

他得出了一个血泪教训:

搞装修,千万别找熟人。

在他的贴子下,不少网友也说出了他们的真实经历:

亲戚给自家装修,把马桶放厨房里,说是要厨卫一体化,现在与亲戚已经有10年没来往了。

500

这是亲戚装修给装的水管,真没见过谁家装修完了水管还露在外面的。

500

亲戚贴的地板,没多久全翘起来了。

500

一个设计师说,找熟人装修,关系破裂率高达95%。

第一,谈价格的时候,人家一开口就说给你的是保底价,导致你没办法还价,最后一算,比装修公司的报价还要贵,你心里肯定不舒服。

第二,为了利益最大化,如果是一口价的方案,材料肯定给你用差的,如果是包工不包料的,那么他在买材料的过程中,一定把回扣吃得饱饱的。

第三,有问题难开口。装修中的各种问题,要是陌生人的话,咱们可以直接让他返工。

但熟人的话,你只能提一下,人家要是没时间,你又只能忍着,迁就对方的时间。

最后,人情债最大。人家做完了,说自己根本没挣钱,你再怎么样也得捏着鼻子承他们的情。

所以,找熟人的后果就是,熟人变仇人。

其实不仅仅是装修,生活中跟钱打交道的事,只要涉及到熟人,问题就会变得复杂。

“去熟人店里买电饭煲,当时熟人老板不在,服务员报价说120。后来老板来了,他不知道服务员的报价,说:都是熟人,按进价给你150,真是尴尬。”

500

“爸买手机,去熟人店里1500,结果网上一查才300多。”

500

“买车找的亲戚,给我报了个最低价。结果第二天准备去提车的时候,另外一家打电话过来报价,同款车比熟人的便宜3千,而且去了还能谈,到那之后又给便宜了1千块,还赠送全车贴膜。”

500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以为找熟人办事会更方便,能占点便宜,但恰恰相反,很多时候跟熟人做生意,才最麻烦。

因为你跟他们无法用白纸黑字的契约去履行责权,在价格上面也无法像跟陌生人一样,明码标价彻彻底底地聊开,到最后只会出现两种情况:

熟人觉得你得了便宜还挑三拣四;

你觉得熟人挣了你的钱还坑惨了你。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买卖做不成,朋友也当不了。

03

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

传统中国社会有一张复杂庞大的关系网,即熟人社会。人熟是一宝,熟人好办事,这就是熟人社会里心照不宣的规则。

但越往后就会发现,找熟人办事,是成年人交往的最大桎梏。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老顾客吃着吃着就不来照顾生意了?

其中有一个叫“千棠”的答主有一个高赞回答:

之前有家凉皮店,味道很不错,他经常去那吃,久了就跟店家熟悉了。

然而,成熟客之后,他发现待遇就不一样了。

每次排队人多的时候,老板都是最后一个给他做,他也没说什么,他不赶时间。

后来有一天,他看到别的食客也点了一份同款凉皮,她的那碗酱料满满,看上去很是诱人。而自己这碗,除了食物本身的样子,就零星加了几颗孜然。

他问老板是不是忘了给自己放什么东西。

老板满不在乎地说:害,那个是新客,你跟她比?

从此之后,他再也没有去过那家凉皮店。

500

你看,连小商小贩的老板们跟你熟了都会因此轻慢你,更何况是亲朋好友。

俗话说得好:

打工不去亲戚家,买卖不去熟人店。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跟亲戚朋友产生金钱上的牵扯和关系。

买卖是双方自愿的事,而跟亲戚朋友做买卖交易,人情首先就摆在了生意之上。

他少收了你的钱,你得了ta的情,还不清。

他多收了你的钱,坑了你,你们之间的这份情就没了。

人情是开路的剑,也是自缚的茧。

你只需要做的,就是干干净净地处理契约关系,花相应的钱,去买相应的产品质量和服务。

越有金钱往来的关系,就越要保持距离,不要掺杂人情进去。

熟人之间的往来,就像走钢丝,一不小心就会失衡。

真正有智慧的人,深知这条路的不易,要么就避开这条钢丝,要么把各种关系和利益摘择干净,对事不对人,最后才会有一个大家都想要的结果。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