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这爆款山寨版居然碾压正主

今天聊点轻松点的,一档很有意思的新“港综”——

《墨鱼游戏》。

没错,我最初看到这个名字时也是一头雾水。

这是港版的山寨《鱿鱼游戏》?

还是某个UP主整活?

可我看到参演人员名单里有古天乐、刘以达、钱嘉乐、廖子妤、周秀娜、颜卓灵、游学修、胡子彤、卢镇业、洪天明等大量明星时,便知道,这事或许没那么简单。

500

都知道《鱿鱼游戏》的卖点是什么。

贪欲+人性。

如果把这一大票明星放在一个封闭空间里,看着他们尔虞我诈,互相攻击,会是什么效果?

抱着这样的期待,我打开了这档“综艺”。

两集看完,果然不负所望。

01

《墨鱼游戏》基本上就是《鱿鱼游戏》的样子。

主办方找来了一百位香港艺人(包括演员、歌手、主持人、网红等),以“童年游戏”的形式,争夺最终的奖金。

参赛者中有上届冠军(是的,2021年的时候也有过一期《墨鱼游戏》)。

500

也有带着婴儿的选手。

500

以及“外来者”。

500

所不同的是,原版《鱿鱼游戏》的奖金丰厚。

而《墨鱼游戏》——

10万津巴布韦币。

500

换算成港币的话——

100块

500

纯粹恶搞?

至少一开始,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但看了一会儿之后,便意识到,相比于“恶搞”,我更愿称之为好笑——

这是一个在我看来,比许多喜剧节目都要好笑的游戏。

单说第一个游戏,狐狸先生。

500

这个类似于“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一方面要考验策略(大步过关还是小步保安全),也考验速度(逃跑时不被抓)。

所以最早被抓的会是谁?

当然是看起来不太“聪明”,速度又迟缓的刘以达。

500

嗯,他也是“狐狸”的首要“猎物”。

结果呢?

果不其然,实在是跑不动的刘以达被抓了。

500

最早出局。

但有意思的来了——

每个人对刘以达早早淘汰这事反应都不相同。

抓人者是道歉。

只见她扑通一声跪倒在刘以达面前,以“求”他的原谅。

500

老友则是调侃。

当刘以达“试图”解释这是“弱肉强食”但怎么也想不起这个成语时。

钱嘉乐直言——

我认识你这么久

这是你最有文化的一次

500

刘以达的反应呢?

赛后,当对方再次道歉时,刘以达也装模作样地走到她面前。

500

旁边的人起哄:

方丈好小气的

500

则是直接Cue了《食神》里梦遗大师的经典台词。

刘以达则解释说,之所以被抓到,其实是因为自己肚子太饿了,跑不动……

500

看来,节目组的伙食堪忧啊。

当然这些大多都是演的。

就像一开场,当红衣人出场时,每个人做出那些夸张的,故作惊慌的表情一样。

都是制造效果。

500

可有时候,你明明知道每个人都戏精上身,但也能一语中的。

比如节目里有过一次投票。

这次投票分成两个阵营,蓝色的主张继续斗争,红色的主张“世界和平”,但在之后的游戏中,不管是红是蓝,都会为了“自己人”,而无条件地“杀死”对面阵营的人。

甚至于,为了“救人”而“杀死”自己阵营里希望不大的人。

这其实也是“人性”的考验。

所以在被淘汰后,陈柏宇说出了一番很“攻心”的话。

他向对方阵营说——

他今天可以出卖他

明天就可以出卖你们

500

也对救人者说——

你以为你在救什么

他们只是利用你

傻子

500

仔细想想,似乎很有道理?

总而言之。

如果单纯从“好笑”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档很有意思的综艺。

而“好笑”之外,它也并非无脑。

02

大概是我许久没有看港综的缘故吧,《墨鱼游戏》给我最大的感受并非是游戏本身好不好玩,而是艺人之间的相处,过于“和谐”了。

你在这里能看到人与人之间该有的自然状态。

而并非是一个个戴着假面。

举例来说,因为这个节目是油管频道“试当真”举办的,是他们结业企划之一,而“试当真”的创始人之中又有新晋金马影帝游学修,所以可想而知,这里大部分的艺人都是游学修凭借私人关系请来的(他还亲自担任剪辑),彼此都算熟络。

于是几乎每个人都对游学修口不遮拦。

奇怪的笑话也由此上线——

500

只针对游学修吗?

也不是。

在第一场比赛开始之前,双方按照规矩“放狠话”的时候。

我们听到的,也不是国综里的假装凶狠。

而是粤韵风华——

食屎啦

500

他们不仅会玩别人的梗。

比如在一个抢凳子的环节,当人们看到凳子时,第一个反应是——

林峰!

500

源出于林峰演唱会上,那个奇异的,对着凳子的舞蹈。

500

他们甚至会玩自己的梗。

比如周秀娜淘汰时,主动拿起话题大喊一句——

周秀娜,这次你还不死?

500

源出于《劲抽福禄寿》里的那个指认名场面。

500

让我印象最深的其实是一个“传纸条”的环节。

前提是节目组在休息室里放了一张纸片,之前的一趴里,拿到这张卡片是可以给选手增加能力的,但到了这趴,纸片上写的则是——

休息结束时,谁拿着这张纸谁出局

500

嗯,人性大考验来了。

为了不让自己出局,拿到纸片的人必须要骗另一个人主动去看这里的内容,而既然是偏,那么对方也肯定是信任自己的人。

于是在《枪火》的bgm中,上演了一场《午夜凶铃》的大传递。

这要怎么玩?

因为涉及“直接淘汰”,我都能想象国综里的设定,比如为了自己的形象,选择自我接受之类,但《墨鱼游戏》从一开始,就毫不犹豫地选择“淘汰别人”。

非但假装无知——

500

还想在最后一分钟传递出去,让对方没有反应的时间——

500

非但连哄带骗——

500

甚至连女生也不放过——

500

结果呢?

前一秒两个人还在说,从这一秒开始,我们联手。

500

后一秒,毫不犹豫地将纸片传到对方手里。

500

我知道播出的时候,肯定有不少人质疑他们将厄运传递给别人这种行为,他们会觉得将纸片传到女生手里后,再告诉同组人纸片的真相有点不公平,或者前脚你好我好,后脚只要我好的做法过于自私了。

可是我看到的,却是一次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游戏。

他们不知道镜头吗?

知道。

但由于彼此都很熟悉,他们更知道的是,不能“装”。

所以你看到他们的毫无顾忌,甚至彼此“陷害”,其实是彼此之间本身的火花。

也正是有这样真实的碰撞。

我们才会津津有味地追看下去,乐此不疲(虽然只有两期)。

03

当然,我知道这样的气质是由港台地区的特殊性决定的。

因为地域狭小,明星的密度又高,彼此之间大多都很熟络,这使得港台地区的艺人们在参加综艺时不得不卸下面具,用尽量真实的姿态面对观众。

于是你能看到早年TVB的那些明星们,卖力地玩杂技。

500

也能看到访谈节目里,完全敞开心扉。

500

他们不是没有顾忌,而是但大众与明星都知根知底,所有的伪装都会成为一个笑话。

可这是一种局限吗?

我倒不这么认为。

甚至于我总是觉得,我们之所以热衷于看这些游戏类的综艺,其本质并不在于看游戏本身是否有趣,而在于我们能见到明星们相对真实的一面。

就像是早年的《跑男》。

我们能看到邓超的“自毁形象”——

他可以下泥潭,也可以不顾形象地与别人撕成一团。

更是用自己的笨拙,将“伐木累”、“超式英语”这些梗破了圈。

500

500

或者《极限挑战》。

有一集是MC们各自被安排不同的角色,大家要凭各自的本事,把价值连城的翡翠拿到。

为了抢石头,红雷和王迅密谋去捆了黄磊。

然而黄磊早就先对他动了坏心眼,也想拉拢黄渤绑红雷。

最终这两帮人,绑了谁?

打破头你都猜不到。

500

哈哈哈哈这帮鬼精鬼精的夯货,绑了王迅。

???

原来啊,红雷早就和黄渤商量好了,一早就想绑王迅,黄磊只是他俩抛出来的诱饵,可怜的王迅早让人卖了,还在那颠儿颠儿递绳子呢。

500

说白了,就是剧情设定让彼此产生了冲突,我们看的就是冲突中的明星该如何处理。

只是可惜,随着明星身价越来越高,这类游戏综艺也逐渐变质了。

他们逐渐变成了剧本,变成了人设。

其收视率也逐年下降。

所以当我在看到这档《墨鱼游戏》的时候,即便这里的很多人我并不认识,但也产生了恍若隔世的熟悉感。

这才是我记忆中的综艺该有的样子啊。

它本该就应该是好笑的。

而不是用来赚取通告费,或让粉丝来造热度的。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前几天的金钟奖。

蔡康永与小S同台。

他们调侃陈汉典。

蔡康永说,“你有没有看到台下有个人叫陈汉典,他没有靠我们也入了围。”

500

小S答,“他靠的一直是宪哥啊。”

500

“毒舌”起来不遗余力。

这的确是表演。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些老一辈的艺人,哪怕是表演,你也能看到他们身上的活人感。

他们始终敞开自己,平等地直面观众。

给人一种老友记的感觉。

而我们知道——

真正的老朋友之间,是装不得的。

毕竟,面具迟早会破。

本文由公众号「肉叔电影」(ID:dusheyingdan)原创,点击阅读肉叔更多推荐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