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食品三季报“增利不增收”的背后:成本红利与营收焦虑

500

出品:山西晚报·刻度财经

仲景食品三季报利润增9%,营收却下滑1.56%,看似亮眼的成绩单暗藏“成本红利”支撑。原材料降价一次性救场,能否持续?《刻度财经》深度拆解折旧、分红与现金流三角压力,揭示“增利不增收”的真实底牌。

10月22日,仲景食品公告显示,第三季度营收为3.01亿元,同比增长0.11%;归母净利润为5331.73万元,同比增长9.10%。前三季度营收为8.26亿元,同比下降1.56%;归母净利润为1.54亿元,同比增长3.18%。

500

图源:仲景食品2025年三季度报告

仲景食品2025年三季度财报交出的这份“反差答卷”,乍看是成本管控的胜利,实则藏着主营业务失速、资金配置保守、分红决策短视的多重隐忧。

《刻度财经》透过8.26亿元营收与1.54亿元净利润的数字表象,发现其经营逻辑的矛盾性已愈发凸显。

01

营收微增假象与增长动能承压

作为调味品行业的细分参与者,仲景食品以香菇酱、调味油等产品为核心,但2025年三季报披露的营收数据,已凸显其增长动能的疲弱。

本季度3.01亿元的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微增0.11%,似乎勉强维持了增长态势,但拉长周期,2025年1-9月累计营收8.2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39亿元同比下滑1.56%,这一表现与2025年上半年调味品行业“需求温和复苏、头部企业营收增速3%-5%”的整体趋势形成鲜明反差,折射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被动地位。

更值得关注的是,仲景食品在财报中未披露任何细分产品或区域的营收数据。无论是核心产品香菇酱的销售额是否下滑、新兴品类(如复合调味料)是否贡献增量,还是华北、华南等重点区域的市场表现如何,均未提及。

财报中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的“亮点”,若深入拆解成本与费用结构,便会发现其并非来自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而是短期成本优化的结果。

在盈利核心指标毛利率方面,2025年1-9月,仲景食品营业成本为4.5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80亿元下降4.7%,降幅显著高于营收1.56%的下滑幅度,直接推动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42.75%提升至44.58%,增幅达1.83个百分点。但需注意的是,成本下降更多源于行业性原材料价格波动,而非公司自身供应链管理能力的突破。

500

图源:仲景食品2025年三季度报告

2025年上半年,调味品行业主要原材料(如大豆、香菇)价格同比下降5%-8%,这种行业性红利并非仲景食品独有。若未来原材料价格反弹,公司成本优势将迅速消失,毛利率大概率回落,利润增长的基础也将随之动摇。

据三季度财报显示,2025年1-9月,公司销售费用为1.2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1亿元下降6.08%,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5.14%,从上年同期的3644.15万元增至4195.77万元,财报解释称与“仲景食品产业园一期项目转固后管理成本增加”有关。

500

图源:仲景食品2025年三季度报告

这一趋势在未来将更为明显,固定资产转固带来的折旧压力,将与管理费用叠加,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500

图源:仲景食品2025年三季度报告

同样,2025年1-9月,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为253.07万元,仅占净利润的1.64%,主要来自政府补助(194.77万元)与委托理财收益(107.96万元)。其中,委托理财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叠加交易性金融资产从1.10亿元“清零”至8390元(因银行理财赎回),公司投资收益同比下滑47.58%,从204.34万元降至107.12万元。这意味着,公司不仅难以通过投资收益弥补营收不足,反而因资金配置策略转向保守(赎回理财后购买大额存单,其他流动资产同比增33.42%至2.41亿元),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

02

产能转固的“甜蜜烦恼”与资金配置的保守化

2025年三季报中,资产负债表的变动堪称“剧烈”,其中最核心的是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的结构性调整,这一调整既关乎公司产能布局,也暗藏未来盈利的潜在风险。

财报显示,2025年9月末,公司固定资产余额达6.95亿元,较2025年初的4.42亿元同比激增57.18%;同期在建工程余额从3.73亿元降至1.14亿元,降幅69.36%,两者变动幅度高度匹配,核心原因是“仲景食品产业园一期项目转固”。

500

图源:仲景食品2025年三季度报告

短期看,项目转固意味着产能建设完成,公司有望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单位成本;但从长期看,固定资产规模的扩张将直接带来折旧压力。

更关键的是,财报未披露产业园一期项目的具体产能规划与当前利用率。若新增产能对应的产品(如高端调味酱、复合调味料)未能打开市场,将面临“产能闲置→折旧高企→利润承压”的风险。

此外,固定资产转固还推高了公司的税负压力,2025年1-9月,公司税金及附加达1094.82万元,同比增长31.95%,财报明确指出“房产税、附加税增加”,而房产税的计税基础正是固定资产中的房产原值,新增固定资产无疑将持续推高这一支出。

在资金配置层面,仲景食品的策略转向保守。2025年初,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为银行理财)余额达1.10亿元,占流动资产的10.31%;至9月末,该科目仅剩8390元,近乎“清零”,赎回的资金大部分用于购买银行大额存单(体现在其他流动资产中)。这种调整虽降低了理财风险,但也导致投资收益大幅下滑,资金收益率走低。与此同时,公司预付账款同比激增157.05%,从98.91万元增至254.24万元,原因是“预付材料款增加”。

500

图源:仲景食品2025年三季度报告

而应付账款同比下降31.41%,从1.78亿元降至1.22亿元,一增一减之间,上游供应商或因对仲景食品的增长前景信心不足,要求提前预付货款或缩短账期,这不仅占用了公司的流动资金,也反映出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正逐步下滑。

03

股权集中下的高分红悖论,留存资金制约长期发展

仲景食品的股东结构与分红策略,在2025年三季报中同样引发关注。

一方面,公司股权高度集中,一致行动人掌控绝对话语权;另一方面,在营收停滞的背景下,高分红虽短期讨好股东,却可能削弱公司长期发展的资金储备。

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前十大股东中,河南省宛西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7.36%(5454.07万股),为第一大股东;自然人股东朱新成持股13.50%(1971万股),两者合计持股达50.86%。此外,公司董事长孙锋(持股0.75%)、乔松(持股0.75%)、朱立(持股1.50%)与宛西控股、朱新成构成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约55%,形成绝对控股格局。

500

图源:仲景食品2025年三季度报告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净利润1.54亿元,同期分配股利1.17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中“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1.17亿元),高分红虽让股东短期内获得现金回报,但在营收停滞、未来折旧压力增大的背景下,过高的分红比例将大幅减少留存资金——2025年1-9月,公司未分配利润仅增加3700万元(从6.69亿元增至7.06亿元),留存率仅24%。

500

图源:仲景食品2025年三季度报告

留存资金的不足,已开始影响公司的长期投入。2025年1-9月,公司研发费用为2848.78万元,虽同比增长10.89%,但研发费用率仅3.45%,低于调味品行业5%-6%的平均水平。在复合调味料、健康调味等新兴赛道快速发展的当下,

研发投入不足将导致公司产品迭代速度滞后,难以应对头部企业的竞争。此外,若未来需要启动新产能建设或渠道扩张,留存资金的短缺可能迫使公司通过债权融资或股权融资补充资金,前者增加财务成本,后者稀释股东股权,均不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仲景食品2025年三季报呈现的“营收降、利润升”,本质上是短期成本优化与行业性红利叠加的结果,并非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体现。

从营收端看,增速停滞与应收账款扩张暴露了公司市场竞争力的弱化;从利润端看,毛利率提升依赖原材料降价,费用管控暗藏渠道收缩风险;从资产端看,固定资产转固的折旧压力与资金配置的保守化,制约了长期增长空间;从治理端看,股权集中下的高分红策略,进一步加剧了留存资金不足的问题。

对于仲景食品而言,若想突破当前的发展困局,仅靠成本压缩与高分红无法持续。未来需明确核心产品的增长策略,通过渠道深耕与品牌营销提振营收,而非依赖信用政策。

此外,优化产能利用效率,确保产业园一期项目的新增产能转化为实际销量,降低折旧压力,同时平衡分红与留存资金的关系,加大研发投入,布局新兴品类,为长期增长储备动能。否则,当前的利润增长或将沦为“昙花一现”,公司将在调味品行业的竞争中进一步边缘化。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是基于相关企业的法定信息披露义务,以其公开发布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业绩快报、定期公告、法定披露文件及指定渠道发布的公开资料)为主要研究依据的独立分析。刻度财经致力于确保分析内容的客观性与中立性,但不保证所载信息的绝对准确性与完整性,亦不保证其持续更新。本文所涉及的观点或结论仅供信息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决策依据,刻度财经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内容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来 源:刻度财经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