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卡侬,中产爸妈的“隐形托儿所”

500

在无数直男心中,迪卡侬是“运动天堂”,是“性价比之王”,然而,在许多中产父母的社交圈中,迪卡侬成了一个绝佳的遛娃圣地。 

在迪卡侬门店中,孩子们攀岩、溜冰、试骑自行车,尽情释放天性,父母则可以在有空调的室内短暂“放风”。社交媒体上,不少父母都晒出周末来迪卡侬遛娃的经历,亲切地将迪卡侬称为“被卖货耽误的免费迪士尼+儿童健身房”。

500

免费遛娃圣地,迪卡侬的隐藏属性

打开小红书或抖音,搜索“迪卡侬遛娃”,你会瞬间打开一个属于当代年轻父母的平行宇宙。

在这里,无数90后爸妈正热烈分享他们如何在这个蓝黄配色的运动超市里,实现“优雅带娃”的理想状态——孩子尽情放电,自己偷得半日闲。

“迪卡侬0元室内遛娃”“遛娃购物两不误”“现在才知道迪卡侬遛娃这么轻松”……

在小红书,一条关于迪卡侬儿童节礼物的笔记就能轻松收获上千点赞,评论区变成了大型经验交流现场,询问热门产品都是“多少钱安排上的”。

500

(图片来源:小红书)

在抖音,母婴博主分享的迪卡侬亲子好物视频下,挤满了带孩子去发展大运动的“课代表”。(通常指儿童大幅度的肢体动作,包括翻、爬、走、跑、跳等)

孩子们在迪卡侬找到的快乐五花八门——有的在露营区钻进帐篷不肯出来,有的骑着平衡车满场飞驰,有的对着迷你篮球框一遍遍练习投篮。

就连货架上不起眼的果泥,都成了部分小朋友频繁光顾的理由,是他们的必买单品。

500

(图片来源:抖音)

通过与多位家长的交流,《DT商业观察》发现,迪卡侬吸引他们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三点:全龄段的运动场景、安全友好的空间、完全免费的体验环境。

“比起那些密闭的游乐场,我更喜欢带孩子来迪卡侬。”一位有空就来的妈妈说,“这里装备多,孩子是真的在体验运动,而且我们也能顺便看看新出的徒步装备,全家人的需求都能满足。”

另一位独自前来的年轻人的观察更具体:“从刚会走路的孩子到青少年,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区域。幼儿在软垫上爬行,小学生在篮球场投篮、试骑山地车,第一次来很难不被这种场面震撼到。”

迪卡侬的确很重视儿童线的业务。

从产品来看,迪卡侬几乎把各个运动的儿童线都做了个遍。

根据魔镜洞察,在2025年1-9月期间,迪卡侬在国内主要电商平台的热销商品关键词中,“儿童/迪卡侬儿童”的出现频率高居第三,仅次于“户外”和“运动”。

500

早在2020年,迪卡侬就在天猫开设儿童旗舰店,产品覆盖80多种运动项目,并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进行了专业分区,从幼儿的启蒙运动装备到青少年的专业训练器材,几乎无所不包。

在线下门店,迪卡侬设置户外亲子运动专区。那些面积近4000平米的仓储式空间,不仅陈列商品,更成为了孩子们的运动游乐场。攀岩墙、篮球场、骑行区——这些免费体验区域构成了迪卡侬独特的遛娃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迪卡侬的员工中不乏具备少儿体适能教练员等专业背景的人员。

他们对儿童试玩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包容,如果你在迪卡侬的门店里多呆一会,就会听到工作人员经常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孩子,哪些区域是可以骑车的,哪些地方则是不可以的。

除了常规的店内体验,迪卡侬还定期组织亲子跑、亲子运动会等线下活动,以及青少年轮滑比赛等有奖赛事。

500

“儿童天堂”迪卡侬,儿童产品卖得怎么样?

这么多孩子在迪卡侬玩得热火朝天,但一个重要的问题随之而来:这些被孩子摸过、试过、玩过的儿童产品,家长们真的会买单吗?

《DT商业观察》在实地走访和与消费者交流后发现,情况比想象中复杂。

不少家长坦言,带娃去迪卡侬,“顺手买一件”确实是常态,但买的未必是儿童用品——毕竟迪卡侬的产品线实在太全了,从运动装备到日常用品应有尽有。

500

(图片来源:抖音)

仔细观察迪卡侬门店里最热闹的自行车区和露营区,会发现这里大致有两类不同的消费者:

一类是目标明确的任务型家长——他们带着孩子来就是为实地体验某款产品,满意就买,不满意就走,决策效率高,停留时间短;

另一类则是纯粹的遛娃型家长——他们更看重这里的免费空间和设施,带孩子骑车、玩帐篷更多是为了消磨时光,并没有明确的购物计划,因此停留时间反而更长。

进一步分析的话,这些“遛娃”的消费者还可以细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商场吃饭、购物前后,顺便带孩子来“放放电”的;另一种是家住附近,已经把迪卡侬当作日常遛娃固定场所的。

他们的共同点是享受这里购物遛娃两不误的环境,但消费行为却相对随性。

@菜女士的回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体视角:她的孩子在上幼儿园大班,在选购儿童运动用品时,迪卡侬是她的首选,“因为性价比高,而且也够专业了”。

类似自行车、滑板车、滑板这类单价较高的商品时,她也会选择在闲鱼等平台购买二手的迪卡侬产品。

有趣的是,尽管是迪卡侬的忠实消费者,菜女士却从未带孩子去门店体验过,“主要是离我家太远了”。

这个细节或许暗示着:对部分家长而言,迪卡侬的核心价值首先在于产品性价比,其次才是线下体验场所。

撇开线下体验的热闹景象,迪卡侬的儿童产品在销售端表现究竟如何?由于迪卡侬并未单独披露儿童线数据,我们借助电商平台销售额进行分析,或许能作为参考。

魔镜洞察2025年1-9月的数据显示,迪卡侬在电商平台的热销儿童商品主要有3个特点:日常实用型(双肩包、洗发水等基础用品)、应试刚需型(游泳眼镜、足球鞋等与体育考试相关的装备)、兴趣拓展型(登山鞋、滑板车等发展个人爱好的产品)。

价格区间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其中最贵的儿童滑板车约500元,整体保持了迪卡侬一贯的平价定位。

500

这些迪卡侬的热销儿童产品,和同行比较,卖的怎么样呢?

以排在前三的儿童轮滑鞋、儿童双肩包和儿童冲锋衣为例,我们发现,在这些类目中,对应的榜首品牌——小状元、耐克、骆驼,销售额分别是迪卡侬的3.6倍、37倍和57倍。

可以说,迪卡侬的儿童线产品很齐全,但和每个细分类目的头部品牌相比,都还有一定的差距。

500

在天猫平台上,小状元目前(统计时间为10月22日)卖得最好的一款儿童轮滑鞋的双十一折扣价为162元,迪卡侬的则为246.9元,价格比后者低了三分之一;迪卡侬的双肩包价格要远低于销售额更高的耐克、赫尔登、李宁,但外形和设计对比下都显得更加“朴实”。

500

(图片来源:淘宝)

这可能也是迪卡侬面临的困境之一,从价格出发,以性价比出名的迪卡侬,其实依旧有更便宜的产品替代;从产品设计出发,更精致/好看的品牌也有很多。

500

现在,越来越多户外品牌盯上儿童了

这些品牌首店的选址与迪卡侬的门店布局类似,以一线、新一线城市为主。迪卡侬在“免费托儿所”这条赛道上,正迎来一批实力不容小觑的参赛者。

早在2021年,国家发布政策要求中小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2023年,“户外热”的风也刮到了儿童市场,就拿“儿童户外服”这个类目来说,2023年,儿童户外服类目全年销售额逼近25亿,同比2022年增长227.06%。

这些因素叠加,让户外运动品牌纷纷开始加码儿童业务,除了新增儿童线产品,尤其是体测相关的,比如跑鞋、跳绳等,还为他们开起了专营店。

仅今年以来,就有李宁、GAP、斯凯奇等运动品牌纷纷布局青少年“概念店”与“亲子体验空间”。

更早之前,安踏、The North Face、adidas等品牌也已试水青少年专门店型。

500

不过,区别于迪卡侬“什么都有、什么都卖”的模式,这些店主要服务于家庭人群,吸引青少年、儿童及其父母。

例如安踏儿童在店内设置积木玩具与投篮区吸引孩子,还在计划逐步引入专业的足弓测量设备,满足家长对儿童足部健康的关注;

GAP KIDS 亲子体验空间不仅可以带孩子玩积木、过家家、涂色画画,还有儿童专属的图书角、配备了许多玩偶。

此外,斐乐儿童通过高频的赛事活动增强用户黏性,乔丹儿童也在店内设置了丰富的互动专区,鼓励孩子试穿试玩。

设置儿童体验区、定期举办亲子活动,对专业亲子品牌而言并不新鲜,但如今,越来越多原本以成人用户为主的户外品牌,也开始尝试在儿童生意中分一杯羹。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还在逐步“适应”这些户外品牌的儿童/青少年专营门店的新体验。

有家长反馈,如果只有自己在店里带孩子玩积木“会有点尴尬”,也有不少人尚未意识到这些门店已成为另一个可以带孩子去玩的新选择。

500

写在最后

对很多父母来说,迪卡侬提供了一种难得的轻松:孩子可以自由体验各类运动,父母也能顺便看看自己需要的装备。这种不刻意推销的氛围,构成了它独特的亲子吸引力。

然而,越来越多户外与运动品牌开始重视儿童产品线与到店体验,迪卡侬的“免费托儿所”不再是唯一选择。

家长是否仍会因“熟悉”与“惯性”持续买单?

问题的关键或许在于:迪卡侬能否将“遛娃”流量更有效地转化为对品牌专业形象的认可,并在激烈竞争中,让父母不仅愿意“带孩子来玩”,更认同“在这里买,值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