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一不注意,印成了全球智能手表领域主要玩家?
图源:《印度快报》
一、印度智能手表市场规模
根据IDC报告的数据,2024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约为1.5亿台,印度智能手表出货量为3500万台,占比为23%,印度是全球第二大智能手表市场,中国智能手表出货量为4317万台,占比约为28.8%,排名第一。
2025年上半年印度智能手表出货量约为1040万台。
根据IDC的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表出货量为660万台,同比下降28.4%,占印度可穿戴设备总出货量的24.9%。与2024年同期的31.5%相比,智能手表在可穿戴设备市场中的份额有所下降。
图源:“印度物流通”微信公众号
尽管销量下降,但平均售价(asp) 同比增长5.1%,从20.6美元上升到第二季度的21.7美元。高端智能手表也受到冲击,出货量同比下降39.5%,市场份额从2.5% 下降到2.1%。
二、印度智能手表品牌排名
在2025年第二季度中,Noise (Nexxbase) 以30.9% 的份额保持其最高位置,而boAt以13.7%的份额上升至第二位。在十大智能手表厂商中,小米表现突出,同比增长最高,出货量增长145.5%。
印度智能手表市场目前由本土品牌绝对主导,形成了一个与全球市场(由苹果、三星等主导)截然不同的格局,分别是本土的Noise、boAt等在主导市场。
图源:“印度物流通”微信公众号
根据IDC的数据,在2025年第二季度,Noise以30.9%的市场份额在印度智能手表市场保持领先地位,boAt以13.7%的份额位居第二。
Noise通过不断推出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如Noise Colorfit Icon 2和Colorfit Icon Buzz等畅销型号,巩固了其市场地位。boAt则凭借丰富的产品组合以及在营销方面的投入,包括推出限量版产品等,也获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
此外,Titan凭借其高端定位,(Titan是印度塔塔集团与Tamilnadu合资的公司,于2016年开始涉足智能手表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印度顶尖的智能手表品牌之一)
市场份额增长显著,2024年其市场份额增长了37.5%。而在2023年曾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Fire - Boltt,2024年市场份额急剧下降84.1%,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
图源:“印度物流通”微信公众号
三、印度智能手表哪些价格区间是最畅销的?
市场上的一些畅销品牌如Noise、boAt等,其产品大多集中在低价段,例如,boAt有大量售价在3000印度卢比(约30美元)或更低的智能手表产品。另外,像小米Redmi Watch Move定价为1999印度卢比(约20美元)。
这些信息表明,印度智能手表市场中,价格较为低廉的产品,大致在30美元以下这一区间,可能是最畅销的定价区间。这主要是因为印度消费者对价格较为敏感,而本土品牌也通过推出价格实惠、功能丰富的产品来满足这一市场需求。
线上销售主导了印度智能手表市场。与离线销售渠道相比,在线渠道上的智能手表便宜得多。
四、印度智能手表的供应链仍然依赖中国
印度智能手表的供应链是一个典型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结合的案例,其核心可以概括为:“硬件依赖中国,软件与组装转向印度”。
图源:“印度物流通”微信公众号
以下是印度智能手表供应链的主要来源地分解:
(一)
核心零部件和原始设计- 高度依赖中国
这是供应链中最关键的一环,中国(尤其是深圳和东莞地区)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绝大多数印度本土品牌(如Noise, Fire-Boltt, boAt)并不自己设计手表,它们主要与中国厂商合作。这些ODM厂商提供成熟的、可定制的“公模”解决方案。简单来说,一个印度品牌的智能手表,其“身体”和“大脑”几乎完全是在中国设计和制造出来的。
图源:“印度物流通”微信公众号
(二)
组装- 逐步转向印度(在PLI计划推动下)
这是供应链中正在发生变化的环节。过去大部分智能手表在中国完成整机组装,然后以成品形式进口到印度。而如今,智能手表在整机的高关税以及BIS认证的双重压力下,进口商不得不采取从中国采购CKD散件,进而在印度本地组装的模式,加上在印度政府“生产挂钩激励计划 (PLI)” 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品牌和制造商开始在印度本土设立组装厂。
因此,印度智能手表产业的成功,本质上是“中国制造”的硬件效率与 “印度品牌”的市场营销和政策推动,成功结合的产物。
图源:“印度物流通”微信公众号
五、印度智能手表未来发展趋势
IDC印度智能可穿戴设备高级市场分析师在谈到智能手表市场的年度前景时表示:“随着进入2025年,智能手表类别仍面临压力,因为产品同质化严重且参与的品牌数量有限。预计其市场在2025年将保持平稳或略有下降。然而,我们已看到消费者逐渐从基础款智能手表转向高端智能手表的早期迹象,因为随着高效传感器和高级功能的出现,对更好健康监测的需求正在逐渐凸显。”
本文转载自“印度物流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