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到底就是缺钱

500

  推广仿制药时,美国、日本都出了一个接一个的仿制药丑闻,但这些丑闻都没有阻挡住仿制药替代原研药的浪潮。中国也不例外。

  1

  在2月9日的美国“春晚” - 职业橄榄球联盟超级碗中,出售司美格鲁肽配制药的Hims & Hers打了题为“Sick of the System”的广告。这个广告在美国引发了巨大争议。司美格鲁肽发明者,药物巨头诺和诺德在《纽约时报》、《今日美国》等主流媒体打出大幅广告,针锋相对指责配制药。广告题目是你真的知道你在往身体里打什么吗?”

500

  最近几个月,在中国,集采仿制药也引发了很多争议,很多医生和患者质疑仿制药的临床效果不如原研药。仿制药多少还要做生物等效性实验,需要审批。配制药啥都不需要。

  配制药是什么东西呢?

  FDA的配制药(Compounded Drug) 政策主要基于《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FD&CA)的503A和503B条款。

  Hims & Hers公司利用美国FDA的配制药政策(允许在药品短缺时生产未获批版本),推出司美格鲁肽配制药。其价格约为199美元/月,仅为原研药(诺和诺德生产,售价1350美元)的15%。

  仿制药和配制药的区别是什么呢?

  在美国,仿制药必须与原研药在活性成分、剂型、规格、给药途径、质量、疗效等方面相同,并通过生物等效性试验(BE试验)证明其与原研药的治疗等效性。仿制药需要提交简化新药申请(ANDA),并经过FDA的严格审批,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配制药则依据503A/B条款,豁免审批,也不需要做什么生物等效性实验。配制药未经FDA全面审查,可能存在安全风险。药的效果和安全性,基本是靠药厂的自觉性。

  诺和诺德对配制药的指责是合理的,配制药生产过程缺乏FDA直接监管,可能含杂质或剂量错误。据媒体报道,Hims & Hers的司美格鲁肽原料多从中国进口,分装也存在污染风险。

  没审批没等效性实验,进口原料直接分装,然后注射进身体。这么不靠谱的药,似乎在美国还不少人买,广告都做到超级碗了。Hims & Hers 公司的股价在2023年底是8.9元,现在是58.5元,一年多时间翻了6.6倍。

  2

  如果说。仿制药经过生物等效性实验,以及监管部门的一致性检验,和原研药的差别可能不是统计显著的。配制药的效果和安全性基本上就是“只有厂家和上帝知道”。

  原研药厂商诺和诺德发问“你真的知道你在往身体里打什么吗?”  一个往身体里注射的注射剂,没有经过药品监管机构的审批。美国人就敢往身体里打,心也够大的。

  为啥美国人这么“心大”?根本原因就两个字“缺钱”。司美格鲁肽配制药。其价格约为199美元/月,仅为原研药(诺和诺德生产,售价1350美元)的15%。

  原研药实在太贵了,专利到期之前,又没法生产正规的仿制药。美国人为了减肥,也只能去往身体里打“不知道是什么”的配制药,把希望寄托在药厂的道德水平上。

  买司美格鲁肽配制药的美国人,也知道原研药肯定更好,但没钱,买不起。归根到底就是缺钱。

  关于仿制药和原研药的争议,我之前写了几篇文章,有些人怼我,你和你的家人要生病了,你会选择买原研药还是仿制药?

  答案很简单,首先看我有多少钱,其次看原研药到底多贵。抛开价格谈购买选择,都是耍流氓。

  如果我用司美格鲁肽减肥,一个月付1千多美元的费用对我来说很轻松,我肯定会买原装的。但对很多美国人来说,一个月花1千多美元买药就没钱吃饭了。他们真买不起,所以他们想药物减肥,就只能去买连仿制药都比不上的配制药。

  这些美国人不知道原装的好吗?显然知道,但他们没钱买不起。

  同理,原研药是有可能比仿制药好一点,但医保买不起。

  一个更恰当的提问是:如果你捐赠10万元(或者被收了10万元的税)用来给其他人买救命的药。你是希望这笔捐款用于买一千份的仿制药,药物的有效率是90%,还是买一百份的原研药,药物的有效率是99%。

  我会选择买一千份仿制药,救更多的人,哪怕平均到每个人效果差一些。

  很多中产阶级觉得我每个月交上千的医保费用,凭啥医保不给我原研药。其实,社保本质是一种税。医保也是一种税,不是你交钱买药。交医保,至少公司缴纳的医保统筹账户就是交税。

  医保应该如何花钱,是站在纳税人角度评价一个政府应该如何使用税款的问题,而不是站在个人角度评价我要买什么药的问题。

  我就职的公司每个月也给医保统筹账户交几千元,到目前为止,我花医保的钱远低于我缴纳的医保总额,在医疗方面属于“净交税”的,我没法用我交的医保税直接买药。我希望我交的“医保税”花在便宜的仿制药上,用在更多人身上。想用原研药,就自费买。

  全世界的医保机构,也都是这么想的。

  美国的处方药,仿制药占处方总量的90%,1980年前,美国基本没有仿制药。日本的处方药,仿制药占处方总量的80%,1990年前,日本也基本没有仿制药。为啥美国和日本的医药监管部门都不遗余力的推广仿制药。因为医保没钱。

  中国的仿制药占处方总量的比例远低于美国和日本。中国医保也没钱。

  中国的改革是摸着发达国家过河。医疗和医保也不例外。美国、欧洲、日本走过的路,我们肯定会再走一次。

  不管舆论声音多大,吵得多厉害,仿制药在中国也会继续攻城略地,最终也会占处方总量的80%以上,这是不可逆转的规律。因为全世界的医保都缺钱,中国也不例外。

  推广仿制药时,美国、日本都出了一个接一个的仿制药丑闻,但这些丑闻都没有阻挡住仿制药替代原研药的浪潮。中国也不例外。

  用仿制药归根到底是因为医保没钱。有些人喜欢提建议,比如每个老人每个月发800元。建议很好,但钱从哪里来?

  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政府的钱,要不靠收税,印钞通胀也是一种税。要不靠借债,未来慢慢还。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花的钱,本质上也是我们每个人掏的腰包。

  医保缺钱个人的力量解决不了。但个人缺钱可以想办法挣钱。用原研还是仿制,看有多少钱。

  很多中产讨厌仿制药,因为觉得一两百的原研药自己也买得起,没必要省钱买十几元的仿制药。吃到嘴里打进身体的,尽量用好的。所以叫着要用原研的。

  但真正重症病人碰到的情况是,原研药要一天一两万,用几个月花几十万上百万。仿制药一天几百元。那时,现在叫着只用原研药的中产,也许会有不同的选择。当然,对富豪来说,一年几百万不算啥,肯定还是会选择原研药。

  只要钱够多,总能找到办法用上原研药。私立或公立医院国际部加上全自费,还是能保证原研药使用的。但是,医院里面仿制药越来越多,这个时代大势改变不了,但自己想办法过得好一点,用上原研药,还是有可能的。

  仿制药浪潮袭来怎么办?发牢骚没有用,想用原研药,就自己努力多挣点钱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