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买下一家VC
日前,高盛宣布已达成协议收购风险投资公司Industry Ventures,交易价格最高可达9.65亿美元(约70亿人民币),预计将在2026年第 一季度完成。
Industry Ventures成立于2000年,目前管理规模超70亿美元(约500亿人民币),至今已在一二级市场进行了超过1000笔投资,覆盖风险投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自成立来,该机构IRR(内部收益率)达18%。
实际上,双方已经有超20年的合作历史——高盛是Industry Ventures的LP。交易完成后,Industry Ventures的创始人和两位资深同事将加入高盛。
创办25年,VC卖身
高盛是其LP
此次高盛将收购Industry Ventures的100%股权。为此,高盛需要支付6.65亿美元现金和股权,以及根据Industry Ventures在2030年前的业绩支付最多3亿美元的潜在对价。
收购完成后,Industry Ventures将并入高盛外部投资集团(XIG)旗下,这是高盛资产管理部门板块的一个核心部分,在传统及另类投资策略领域的管理资产规模超过4500亿美元。
届时,Industry Ventures的45名员工将全部并入高盛资产管理部门。而Industry Ventures的创始人兼CEO汉斯·斯威尔登斯(Hans Swildens)也将以高盛资产管理合伙人的身份加入。
据高盛在官网的公告:Industry Ventures拥有美国规模最 大的风险投资合伙投资组合之一,覆盖从种子轮到后期增长轮的全阶段,同时涉及对800多只聚焦风险投资及科技领域的基金的投资。
高盛董事长兼CEO戴维·所罗门(David Solomon)表示:“Industry Ventures(行业创投)开创了风险投资、二级市场投资及早期混合基金的先河。随着企业私有化周期延长、投资者寻求新型流动性渠道,这些领域正迅速扩张。”他认为,这家机构在风险投资领域积淀和合作关系,能与高盛现有的投资业务体系形成互补,为客户拓展接触全球高增长企业及行业的机会。
因而通过此次收购,高盛将获得一个成熟的风投平台,此外可以将其在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早期科技投资和流动性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内部化,进一步丰富其客户的投资渠道。
Industry Ventures与高盛早有合作。据悉,高盛资产管理公司作为LP投资Industry Ventures的基金已超过20年,且过去10年间一直向客户推介其相关投资策略。此外,高盛此前推出的Petershill Partners平台,自2019年其便代表基金投资者持有Industry Ventures的少数股权。
对于卖身,汉斯・斯威尔登斯则表示:“我们相信,随着科技和人工智能重塑世界,风险投资市场正处于关键的转折点。通过将高盛的全球资源与Industry Ventures的风险投资专长相结合,我们将拥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满足企业家、私营科技公司、有限合伙人和风险基金经理日益复杂的需求,同时推动这一关键经济引擎的持续增长。”
GP开始被并购了
这是时有发生的一幕——VC/PE也被并购了。
今年4月,马来西亚私募股权二级投资机构Bee Alternatives Limited的控股公司Bee Alternatives Management(BAM)宣布收购集富亚洲(JAFCO Asia)100%股权——这是一家成立于1990年的老牌VC。
作为亚洲最早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集富亚洲专注于科技、消费、医疗等领域的投资。2002年起,集富亚洲进入中国市场,先后在北京、上海设立办公室,并投出了SHEIN、优酷土豆、达内科技、波奇宠物、一嗨租车、麦迪科技等公司。
印象更为深刻的是2022年10月,瑞典私募股权公司EQT(殷拓集团)宣布完成对霸菱亚洲投资基金100%收购。至此,总部位于中国香港的霸菱亚洲与EQT亚洲区的私募股权投资团队组成了新的投资平台——BPEA EQT。
创投圈并不陌生,EQT是一家来自欧洲的PE豪门,背靠财力雄厚的瑞典瓦伦堡家族,由瑞典银瑞达集团于1994年创立,宣布收购BPEA时已管理920亿欧元的资产。而霸菱亚洲,曾是“风投女王”徐新的老东家,是亚洲最 大私募基金公司之一。
这往往是一种多赢。随着合并,一个全新的投资平台诞生,EQT直接将亚洲市场的本地化网络与投资经验纳入囊中,借此开始布局泛亚洲投资市场,同时也扩张了资产规模。
还有超级PE 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GIP)的卖身,买家正是来自华尔街的贝莱德,当时其以总计约1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96亿元)的价格,全面收购了这家独立基础设施投资管理公司。
放眼海外,GP并购另一家GP的故事变得多了起来。
海外私募市场已步入整合发展阶段。此前晨壹投资研究表明,全球PE/VC管理规模达6万亿美元,催生约4000家机构。在市场高度分散背景下,通过并购实现平台化成为重要发展路径。
当前GP头部化趋势加速,优胜劣汰进程已开启。此情此景,VC/PE们都在思考未来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