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唯一实现“工业+协作”量产,珞石机器人IPO营收与毛利率表现大好
《港湾商业观察》王璐
今年以来,机器人企业递表资本市场的热情持续高涨,9月末珞石(山东)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珞石机器人)也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国泰君安国际。
业绩表现优秀的同时,作为国内唯一实现“工业+协作”机器人量产同时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企业,珞石机器人此次也被外界称之为“全系列智能机器人第一股”。
天眼查显示,珞石机器人成立于2014年12月,发展了超过十年之后,公司的竞争力相当强劲。
国内唯一实现“工业+协作”机器人量产
招股书介绍,公司致力于智能机器人及机器人解决方案的设计、研发、制造与商业化。依托全栈自研技术平台,公司构建了丰富的机器人应用生态体系,涵盖工业机器人、柔性协作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及相关机器人解决方案,这些产品及方案具备行业领先的性能、灵活性、智能性、安全性与稳健性。提供全面的智能机器人及机器人解决方案组合。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珞石机器人的创新成果-具身智能机器人是业内首批在消费电子领域实现大规模商业化部署的产品,可在工厂动态运营及机床运维场景中执行复杂任务,2025年9月,公司还与智元机器人签署协议,为其提供人形手臂,以集成至其人形机器人。除传统制造业外,协作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机器人亦应用于商业服务及医疗保健等多个高增长领域。依托丰富的产品组合、全栈自研技术平台及广泛的服务网络,公司为全球约4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家不同行业领域客户提供机器人及机器人解决方案。
此外,灼识咨询报告显示,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能够同时量产工业机器人与协作机器人(两者统称多关节机器人)的企业。按销量计,2024年公司的多关节机器人在中国市场国内制造商中排名第三,在全球制造商中排名第七。自2023年起,在销量增长率方面连续两年位居中国主要多关节机器人制造商之首。

2024年,按销量计,珞石机器人在中国多关节机器人市场的国内厂商中排名第三,在全球厂商中排名第七,市场份额为2.7%;按销量计,公司在中国市场前五大柔性协作机器人供应商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34.0%;以销售量计,公司在中国前五大轻负载工业机器人供应商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3.8%。
有行业观察人士认为,近些年大的趋势是智能机器人在全球高速增长,且应用及普及程度大幅度攀升,尤其在工业制造方面,多关节机器人正得以迅速腾飞。而珞石机器人作为国内唯一的同时量产工业机器人与协作机器人企业,这相当不容易,因为大多数企业只能二选一,这也充分说明公司的机器人领域的竞争优势。
行业高增长,致力于自主设计控制系统
从行业增长前景来看,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受人口老龄化加速、劳动力成本上升、下游应用场景拓展及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等因素驱动,中国多关节机器人行业持续增长,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53亿元人民币,2024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5.7%;202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在该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66亿元,2024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3.5%;2029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7亿元,2024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8.8%。
此外,全球多关节机器人行业的机器人产品销量预计将由2024年的42.70万台增加至2029年的103.94万台,复合年增长率达19.5%。
在外界看来,工业机器人与协作机器人的大面积应用时代已然来临。一方面,工业机器人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各个生产环节,如工业、机械加工、搬运、装配、分拣、喷涂等,其不仅能将工人从繁重或有害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解决当前劳动力短缺问题,而且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
另一方面,协作机器人以其灵活性、安全性及易用性着称,在应用于工业场景中时,打破了传统工业场景的局限,在机器人产品与工人之间无需设置隔离栏进行分离,双方能够在共同空间中进行近距离交互,实现人机共融协同作业,充分发挥机器人的效率及人类的智能。
按照结构形式划分,协作机器人可分为单臂协作机器人、双臂协作机器人等;按照关节轴数划分,协作机器人可分为7轴协作机器人、6轴协作机器人、<6轴协作机器人,用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协作机器人灵活性的要求;按照负载能力划分,协作机器人可分为重载协作机器人、轻载协作机器人、桌面型协作机器人,用以匹配不同负载需求的工作场景。
在技术实力方面,珞石机器人自研了机器人设计技术,由自主设计的xCore控制系统提供支持。该系统可兼容多种类型的机器人,并通过具身AI模型训练平台增强功能,赋予机器人产品先进的人工智能能力。xCore控制系统提供硬件及工艺包扩展的标准化接口,客户及合作伙伴可基于该接口部署定制化解决方案,同时共享AI洞察,以解决客户及各种应用场景中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公司通过技术文档、社区论坛及培训项目等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可借助AI服务智能体(AIService Agent)实现预测性维护,减少停机时间,确保持续运行。依托开放式“ROKAE+”生态平台,已从硬件制造商发展成为生态领导者,为各类智能制造应用场景提供丰富的机器人及工艺包。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拥有181项注册专利,包括92项发明专利、58项实用新型专利及31项外观设计专利,并已提交38项待批准专利申请。同期,公司研发团队由147名雇员组成,并由6名核心成员领导。公司将继续致力于下一代高精度和高速机器人控制系统、集成驱动与控制技术以及感知交互的迭代和优化。
营收大增亏损收窄,毛利率不断向好
总体财务数据表现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1.53亿元、2.67亿元、3.25亿元以及1.76亿元,近三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达46%;销售机器人产品占比分别为58.6%、68.0%、82.6%以及85.5%;提供机器人解决方案占比分别为39.2%、29.7%、15.7%以及12.5%。

不难看出,珞石机器人的销量在过往三年半大幅提升,这也带动了公司收入的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0%。
同一时期,公司亏损也大幅收窄,由2022年经调整亏损净额的1.35亿元,到今年上半年收窄至3515.3万元。前述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在机器人行业,亏损是目前的常态,而珞石机器人连年来收入增长不错,且亏损大幅收窄,反映了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向好,可以预期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公司大概率可以扭亏为盈,超越同行。
备受外界看好的盈利能力也体现在毛利率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分别为7%、11.4%、21.9%以及22.3%。
珞石机器人表示,主要由于机器人销售的毛利率上升,因公司继续规模化生产,并实现降低单位成本,部分被提供机器人解决方案的毛利率整体下降部分抵销,原因在于拓展新行业领域时产生了较高的初始布局成本。
针对未来发展方面,珞石机器人通过以下关键战略继续拓展业务:(1)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技术升级,(2)持续开发具身智能与感知交互技术,(3)持续全球化拓展布局,拓展客户基础并强化品牌影响力,及(4)持续吸引并培养全球优秀人才。
招股书显示,此次珞石机器人IPO募资主要用于:提升公司研发能力,及丰富公司机器人及相关解决方案种类;发展公司的全球销售网络以增加公司市场份额,支持公司国际业务增长;提升公司生产效率及产能,以支持业务的迅速增长;战略投资或收购,以实现长期发展目标;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港湾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