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6大技术看点:不走寻常路的技术“全家桶”

【编者语】零跑这波“技术全家桶”有点意思!从能跑500公里的超大充电宝,到直接在车里造氧,这是要把车变成移动城堡?全域自研堆配置,究竟是黑科技还是小任性?看完正文,你可能会有答案。

 

免责声明

 

本文由北京明德蓝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撰写,仅为行业研究与商业案例以及探讨市值管理问题之目的而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我们所采用的信息均来自公开披露资料,但我们无法保证其完整性与准确性。文中所有对公司的提及均旨在进行技术、模式或竞争格局分析,绝非股票推荐。请您知悉,所有投资决策均伴随风险。我们强烈建议您基于个人独立判断并寻求专业顾问的意见。请务必谨慎决策,风险自担。

 

如今的汽车圈,如果发布会不聊聊“超大电池”、“顶级算力”或者“黑科技”,气氛都烘托不到位。最近,零跑就端出了一整套技术“全家桶”,从能跑500公里的超大电池,到直接给车里“造氧气”的配置,花样不少。

这些技术听起来很炫,但抛开营销话术,它们到底能给用户带来什么?又反映了零跑怎样的打法?咱们来仔细分析。

 

技术点1:旗舰增程系统原文:旗舰增程,以全球最大80.3度电池,实现500km纯电续航,重新定义混动车型续航新标杆,同时,创新采用发电驱动为一体的智能四驱增程系统,实现性能与节能的兼得。

小编点评:

混动车最大的槽点是“纯电续航短,老得加油”。零跑直接装上全球最大的80.3度“充电宝”,纯电续航干到500公里。对大多数用户来说,它就是一台纯电车,一周充一次电就够,跑长途才需加油。这不仅拉开与同行的续航差距,也帮助零跑将D系列车型定价更高。不过,如此大容量电池带来的重量增加、充电时间延长以及长期使用下的电池衰减问题,是否会影响整车能耗表现与用户体验,仍有待市场进一步反馈。

500

技术点2:超级混合电芯技术原文:旗舰千伏纯电,首发115kWh超级混合电芯,成功破解电池“能量-安全-寿命”的“不可能三角”。

小编点评;

投资人最怕电池出事。零跑的115kWh超级混合电芯,在“能量、安全、寿命”之间找到更好平衡,并宣称提前满足2026年电池安全新国标,相当于拿到未来“准生证”。这会带来直接好处:车辆更安全,品牌口碑更好。然而,新型电芯技术尚未经历大规模、长周期的实际路况检验,其真正的安全性与寿命表现能否始终如一,仍是行业与消费者持续关注的重点。

500

技术点3:双8797中央域控与顶级算力原文:旗舰智能,首发双8797中央域控,提供1280TOPS顶级算力,实现VLA辅助驾驶与端侧大模型座舱。

小编点评:

零跑用双高通8797芯片,算力强大,且为未来5年软件升级预留空间。这意味着车辆通过OTA能持续变聪明。对投资人来说,这不仅靠硬件赚钱,未来还可通过卖软件服务(如高级自动驾驶)获得持续收入,打开了盈利想象空间。但高算力芯片也意味着更高的硬件成本和能耗,且最终的用户体验极大依赖于软件算法的成熟度与迭代速度,若后续软件服务未能跟上,硬件预埋可能成为“过度配置”。

500

技术点4:LMC 2.0智能底盘系统原文:旗舰驾控,LMC 2.0底盘系统集成高速双轮爆胎控制、凌波微步平顺体验及3.6米级圆规掉头等顶级功能。

小编点评:

这些功能过去是百万豪车(如奔驰、宝马)的卖点。零跑将其下放到30万级别车型,形成“人无我有”的驾控标签,极大提升产品豪华感和价值感,让消费者觉得“物超所值”。然而,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这些高阶底盘功能的日常使用频率可能不高,其带来的成本增加是否能为大多数消费者感知并买单,是影响其市场接受度的关键。

500

技术点5:“森野氧舱”制氧机

原文:旗舰舒适,行业首次将车规级制氧机融入汽车,打造“森野氧舱”,开创健康出行新维度。

小编点评:

集成制氧机是典型的“品类创新”,虽非所有人刚需,但对高原用户、长途驾驶或关注健康人群是“杀手锏”。营销上创造极强话题性和记忆点,让零跑在雷同配置中脱颖而出,高效吸引流量。但该功能的实际效用、使用场景的局限性以及可能带来的空间占用与维护成本问题,也让其面临“是噱头还是刚需”的市场拷问。

500

技术点6:全域自研

原文:零跑以旗舰D平台完成了其对豪华旗舰价值的深度重构,通过全域自研构建的成本优势与技术自主权,真正让豪华回归技术本质。

小编点评:

所有技术都离不开“全域自研”。零跑自研核心零部件,成本可控,敢在30万级车上堆料。财报显示,毛利率从1.1%飙升至14.1%并实现盈利,是全域自研成功的硬核证据。这在价格战中成为最强护城河。不过,全域自研也意味着巨大的前期研发投入和技术风险,对企业的技术积累和资金链是严峻考验,在快速迭代的市场中,能否持续保持技术领先性和成本优势,是零跑需要长期面对的挑战。

500

盘点完零跑这一系列技术牌,感觉它走的是一条“务实又带点小任性”的路线。务实在于,它用“全域自研”死磕成本,把配置堆上去的同时,还得把钱赚了;小任性在于,它居然把制氧机这种看似“非主流”的功能做成了卖点,勇气可嘉。

这套组合拳能否在高端市场真正打出名堂,还需要时间和销量来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新能源这场马拉松里,零跑正在用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努力跑出不一样的身影。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北京明德蓝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重要提示: 本文仅为基于公开信息的行业研究、案例探讨或技术分析,旨在提供客观的市场洞察,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1.信息来源: 本文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众渠道(如上市公司年报、招股书、交易所公告、公开新闻报道等)及合法授权的数据服务。作者已力求内容的准确与完整,但不对其真实性、准确性或完整性做任何形式的保证。

2.非投资建议: 本文内容不代表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证券买卖建议或投资策略意见。文中任何对个股、板块或赛道的提及、描述或分析,均出于研究目的,并非对任何证券或投资产品的推介。

3.投资风险: 证券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投资需谨慎。读者不应将本文中的任何内容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依据。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我们强烈建议您咨询具备专业资质的财务顾问或投资顾问,并独立进行判断。

4.责任豁免: 无论出于任何原因,基于本文任何内容而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或其他行为,其所产生的所有风险、损失及责任均需由投资者自行承担,北京明德蓝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及本文作者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