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差不多了,就地停火比较现实,至少也会烈度大降,都疲劳了

俄乌冲突差不多了,就地停火比较现实,至少也会烈度大降,都疲劳了。油价是关键,俄罗斯经济指标不太好。

1. 个人觉得俄乌冲突最关键的一点,是油价。经过全球产业界、生产国、消费国的复杂博弈,油价从2022年的100美元以上,跌到60以下了。这对俄罗斯的收入构成打击,经济指标全面受影响。

2. 2025年前8月俄联邦油气收入累计725亿美元,同比降20.2%。财政部预计全年油气收入将比预算少收2.6万亿卢布,缺口24%,相当于GDP的1.2个百分点。上半年联邦赤字3.69万亿卢布,2024年同期仅0.6万亿;赤字率从0.3%升到1.7%,全都因为能源收入不如预期。如果油价涨不到60以上,全年赤字可能突破4.5万亿卢布,占GDP 2%以上。国家福利基金流动资产以美元计只剩约364亿美元,比战前峰值1135亿美元缩水2/3;黄金储备从400吨降到139吨,外汇储备跌至2008年以来最低。

3. 俄罗斯军费刚性扩张,2025年国防预算13.5万亿卢布,同比增25%,占GDP的7-8%,是后苏联时期纪录。收入骤降、支出飙升,军事开支挤压一切。非军用预算已连续三年被削减,工业、科学、医疗等多个门类只剩发工资的经费。2022-2025年通胀率分别为13.4%、11.2%、8.7%、8.2%,居高不下。从经济指标来看,俄方降低俄乌冲突烈度有需求。

4. 乌克兰方面,遭受的苦难已经够久了,战斗意志下降。如果俄罗斯还能考虑经济,乌克兰的状态更接近加沙的巴勒斯坦人。2024年11月盖洛普乌克兰全国民调,希望“尽快谈判停战”的占55%,首次超过“战斗到底”的38%,而2022年同一调查是73%支持打到底。战争第三年乌克兰社会主流情绪已由“热血复仇”转为“先止损、再重建”。

5. 欧洲和美国方面,也首次出现“停火派”占上风的格局。特朗普政府把“停火”当成优先外交政绩,10月17日与泽连斯基会谈后公开要求“就地停火、各自宣布胜利”。10月21日,德、法、英、意、波、芬、丹、挪等12国领导人及欧盟高层联合声明,强烈支持特朗普提出的立即停火方案,同意以当前战线为谈判起点。这是欧洲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明确接受“冻结前线”,确实有突破。

6. 剩下的事,就是一些具体的争议,如“领土怎么分”、“部队怎么撤”、“国际担保机制怎么设”。这些争议非常复杂,很可有导致谈不拢,没法彻底停火。但由于只是次级矛盾,最起码也可以实现冲突烈度大降。就如朝鲜战争后期就是打打停停,各方基本接受“就这样了”,但具体的条款有时还是得靠打,只是不打那么大了。

7. 黄金都受影响出现了2013年4月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种种迹象来看,俄乌停火真的要开始实现了。不是立刻实现,而是各方都同意要停火,怎么停就开始谈。以前连谈都没法谈,一谈就崩。欧洲就经常拱火,本来2022年都不打了,又打大了。现在各方都觉得没意思了,和高调没意义,先停火再说。

8. 应该只是就地停火,或者冲突烈度下降。但事情远没有结束,还得一直谈。俄罗斯和欧洲的关系,会一直很坏,和美国也不可能多好。一场冷战后的最大军事冲突打下来,很多事都不一样了。终于要结束了,可以谈收获了。中国收获非常大,三四年过去,完全变样了,这是可以定论的。而且我们一直呼吁和平,从来不拱火,也不卖武器,受益很正当。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