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战斧”,普特会箭在弦上
“战斧”给不了乌克兰,因为“美国也需要”。
虽然特朗普这么说,但实际情况显然更加复杂。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长谈两个半小时。在电话中,普京重申“战斧”导弹不会改变战场局势,只会对俄美关系以及特朗普的斡旋造成“重大损害”。特朗普则提议,两周内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俄美元首会晤,讨论如何结束俄乌冲突。
这一消息,令随后飞往美国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无法回避。
“战斧”开路
17日,泽连斯基年内第三次访美。其核心目标,正是争取特朗普同意提供“战斧”导弹。
与俄美元首通话“富有成效”“取得很大进展”相比,泽连斯基与特朗普的会晤充满戏剧性。据报道,两国领导人会晤的前半场气氛还算融洽,后半场则充满火药味,不禁让人想起今年二月底的白宫争吵。
一边是欲求而不得,一边是欲擒而故纵。
9月以来,特朗普与美国副总统万斯多次高调表示,可向乌克兰提供射程超过1600公里的“战斧”导弹。
此后,围绕“战斧”问题,俄、美、乌三方动作频频,令人眼花缭乱。从总统普京到外长拉夫罗夫,俄方一再表示,美国若提供“战斧”导弹,将严重破坏俄美关系。
16日与普京通完电话后,特朗普收回了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的决定,“希望不靠‘战斧’也能结束战争”。他还表示,“美国也需要这些导弹,不能耗尽库存”。
这似乎同样言之成理:“战斧”导弹的存量和产量都不多,而美国自始至终将自身安全利益摆在解决任何地缘冲突之前。
按照早先的剧本,如果美国真的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就需要同步提供载具、情报、技术乃至人员操作等全方位支持。俄方会将此举视为与美国、北约和西方关系紧张态势的全面升级。
显然,特朗普追求的只是尽快平息俄乌冲突,其他的一切都只是手段和筹码。美国大张旗鼓讨论向乌克兰提供“战斧”的用意,或许不在于实际交付,而是作为杠杆和施压工具,逼迫俄罗斯认真对待谈判。因此,在商定俄美元首布达佩斯会晤之后,“战斧”立刻失去了价值。
谁是认真的
对乌克兰来说,“战斧”的意义十分重要。泽连斯基甚至在会晤中提出建议,用乌克兰生产的大量无人机换取美国的“战斧”导弹。
一方面,“战斧”导弹可以帮助乌克兰增加对俄罗斯纵深的打击能力,以此打破战场僵局,在停火谈判中获得讨价还价的筹码。通过使用“战斧”导弹加大打击俄罗斯炼油厂等设施,可以进一步减少其至关重要的能源收入。
另一方面,如果乌克兰获得“战斧”导弹,本身就代表着让美国在军事上对俄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进而巩固乌美关系、冲击俄美关系。
所以,泽连斯基在19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电视台播出的一档访谈节目中强调,俄罗斯怕的就是美国对乌提供“战斧”导弹,因此才急于恢复与美国的对话。
对“战斧”,泽连斯基显然是认真的,但现在也只能无奈作罢。
泽连斯基在访谈中说:“我们需要结束这场战争,且要从军人所在的位置开始结束,也就是说从接触线开始。”
对于即将举行的美俄元首会晤,泽连斯基也并非仅是被动接受。在与特朗普会晤期间,他提出了关于乌克兰参与布达佩斯会晤的问题。“美方将与普京讨论此事。我认为,如果我们真想要实现持久和平,就需要双方的参与。”
泽连斯基还表示,他已准备好“以任何形式”谈判。
博弈焦点
领土问题上的博弈,才是真正的焦点和难点。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白宫会晤时,特朗普把泽连斯基带来的战场地图扔在一边,还表示乌克兰要么达成协议,将顿巴斯地区交给俄罗斯,要么被“摧毁”。
△乌方在会晤中携带的地图。
关于领土,特朗普在不同场景有不同的表述。此前他曾表示,在欧盟和北约的支持下,乌克兰有望“赢回全部领土”。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披露,普京在与特朗普的通话中提出了实现停火的方案,即俄方可以放弃在扎波罗热和赫尔松控制的地区,但乌克兰要永久放弃顿巴斯地区。
这与俄方此前表态相比,存在明显的变化。
不难想象,17日在白宫,美乌元首会晤激情四射。据报道,双方不仅相互争执,特朗普还多次“爆粗口”。
不过,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极限施压可能并不算成功。会晤后,泽连斯基在接受采访时表态称,乌方仍旧愿意开展和谈,但不会对俄罗斯作出让步。为了实现停火和开启谈判,冲突双方应停留在目前的军事接触线上。
停火,是特朗普的斡旋目标,至于为停火付出何种代价,那是俄乌的事。特朗普在会晤后发文指出,“俄乌应该就此停战,双方各自宣称获胜,并将此事交给历史来评判”。
没干成的事,不提也罢。特朗普在会晤后对媒体说,他与泽连斯基并没有讨论“割让顿巴斯地区”的问题。
又见布达佩斯
对于美俄元首布达佩斯会晤,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表示,这“对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而言是好消息”。
值得寻味的是,1994年乌克兰正是在布达佩斯与俄、英、美三国签署《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之后乌克兰放弃了核武器,而三国则为其安全提供保障。
显然,因为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备忘录并未发挥保障乌克兰安全的作用。
如今,匈牙利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坚持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明确反对欧盟对俄制裁。其他欧盟成员国尽管抨击匈牙利的做法,却缺乏遏制的手段。这也凸显欧洲内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特朗普与普京的最新通话及会晤安排,恐将加剧欧洲国家的集体焦虑。
欧盟既是乌克兰危机的利益相关方,又是特朗普再度上台后西方援乌的最大“金主”,但在解决俄乌冲突的过程中始终被边缘化。再次入主白宫以来,特朗普始终不屑于与欧洲协商,反而极力坚持与普京进行双边对话。这不仅弱化了欧盟和欧洲国家在欧洲安全问题上的角色,还反映出欧洲在安全防务问题上对美国的深度依赖。
桥归桥,路归路。离俄美元首布达佩斯会晤尚有时日,会晤与谈判固然值得期待,但在取得成果之前,战场上的较量不会停止。
虽然得不到“战斧”,泽连斯基19日表示,乌克兰正在准备一份采购25套“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的合同。
在俄罗斯这边,普京认为俄军在整条接触线上完全掌握战略主动权,他还要求军工部门以更快速度研发新式武器。
在俄乌加紧战场厮杀之际,到底是俄美联手破局,让俄乌冲突迎来变局或终局,还是各方角力后继续维持僵局?即将举行的布达佩斯会晤也许会透露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