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抢劫式操作”会成为“负面示范”,可能触发全球范围内针对中资“掠夺潮”

【本文由“西方朔”推荐,来自《安世半导体处于史无前例的罕见状态,可以参考德国默克与美国子公司的彻底分家》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Lawrenceglow
  • 热知识,安世生产的就是车规级芯片,单一功能成熟制程芯片,和智能驾驶无关,

    这些芯片供应全球所有大车企,包括福特、大众等等的车都要用,一辆车要几十片那种。

    而荷兰这个公司只是个销售公司(传统的税筹金地,所谓三明治避税就有荷兰,当然现在估计漏洞堵上了,偏题了),生产工厂都在中国。

    荷兰政府祭出来的法案是号称为了避免战略产品“供应链”被破坏。

    抢劫前这些车企的供应链本来好好的:荷兰公司签合约,车企下单,中国厂发货,西方制造业也是这么玩的。

    搁着二战前,或者冷战的时候,你说你抢了这个公司是有用的,因为全球化没那么发达,谁家的产品就是谁家生产,

    一抢一个准,被抢的国家还没辙(MBA课程,跨国企业的风险之一,政治冲突风险)

    但现在不一样了,成熟制程芯片的生产端全在中国大陆,无一列外!

    那就好办了,你抢是吧,我断供!!

    你的销售公司没货怎么玩?签合同的是你,赔钱吧你!

    为了避免战略产品“供应链”被破坏而破坏供应链,6

    ~~~

    这个故事的悲哀之处,按照西方媒体的说法,是因为三个荷兰公司高管不满意中国老板的管理(种族歧视),而为了一己私利出卖了公司,出卖了荷兰400号公司员工的利益。

    ~~~

    但我感觉就是荷兰公司利用白人高管内鬼搞的里应外合的抢劫,要说荷兰政府没参与策划我是不相信的。

    ~~~

    最绝的是,现在的荷兰政府是个临时看守政府,主导政党是个右翼保守政党,刚刚败选,正在做门卫,

    所以他们拉的这坨这么大,因为烂摊子是正经选上台的那帮人的要闹心的事儿。

    ~~~

    到底是海盗起家的国家,抢劫是刻在DNA里的冲动,

    冲动的代价是什么呢?拭目以待

500

​.

2025年9月,当荷兰企业法庭在未充分庭审的情况下,迅速暂停中国闻泰科技董事长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职务,并将几乎全部股权交由第三方托管时,这场始于2025年9月的"芯片劫案",已然突破了市场经济与国际规则的底线。荷兰政府以站不住脚的"国家安全" 和"治理缺陷"为由,对中国企业合法收购的资产实施强制接管,本质上是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的公然掠夺。这种行径不仅让全球商界脊背发凉,也引发一个尖锐拷问:若国际交往的契约精神可被随意践踏,贸易合作的信任基石被彻底摧毁,那各国何苦费心维系贸易体系?倒不如转头去造导弹造军舰来得更加"实在"。

.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契约精神与私有财产保护。荷兰的操作堪称对国际法则和商业伦理的公然亵渎,对全球贸易秩序的破坏具有毁灭性。2019 年,闻泰科技以超330亿元全资收购荷兰恩智浦半导体标准产品部门成立安世半导体,这笔交易曾被视作中荷科技合作的典范。在中方运营下,安世半导体业绩飙升至2024年营收147亿元,成为全球功率半导体的龙头,为荷兰创造了大量就业与税收。这样一家合规经营的企业,却在2025年9月遭遇灭顶之灾:荷兰政府先以一份部长令就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关联实体的资产调整,随后通过法庭裁决完成实质接管。更讽刺的是,这场"抢劫" 的时间点与美国扩大实体清单管制的新规高度重合,充分暴露了荷兰作为美国地缘政治棋子的真实面目。

.

面对荷兰以“国家安全”为名强夺安世半导体的强盗行径,若中国不及时采取凶狠有力的反制,不仅会让自身利益持续受损,更将动摇全球贸易体系的根基,引发一系列环环相扣的严重后果。

.

首当其冲的是中资海外资产将彻底失去安全底线,可能触发全球范围内针对中资的“掠夺潮”。荷兰的“抢劫式操作”会成为其他国家觊觎中资的“负面示范”,尤其是在半导体、新能源、高端制造等中国优势产业领域,中资企业将面临系统性风险。发达国家可能率先跟风,德国或借“汽车供应链安全”干预中资在德新能源电池工厂,美国会以“数据安全”为由没收中资持有的科技公司股权,日本也可能效仿以“关键技术保护”名义接管中资在日电子元器件企业,这些国家会默认中国“软弱可欺”,将“没收中资”从偶然个案变成常规操作。而部分政局不稳定的发展中国家,更会把中资项目视作“提款机”,用“环保违规”“劳工问题” 等借口强制接管中资修建的港口、电站、矿产。这类苗头若得不到及时遏制,必将演变为彻底失控。最终的结果是,中国企业因“资产随时可能被抢”的风险,全面放弃海外投资计划,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大幅下滑,高端产业的全球化布局被迫中断,进而错失全球市场份额与技术合作机会。

.

这里,我再提供一个思考方向,如果今天被公然抢夺资产的不是中国企业,而是美国在荷兰的公司,美国会怎么做?答案显而易见,美国绝不会容忍这种 “明抢”,大概率会立刻动用外交施压、经济制裁等一系列组合拳,甚至不排除通过军事威慑施压,不会有“思前想后”的片刻犹豫?这些年,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动辄实施长臂管辖,从限制技术出口到打压企业发展,早已把“强权维护利益”的手段用到极致。而正是这种霸权压力,倒逼我们中国学会了如何精准反击,比如在稀土领域,我们以符合国际规则的“中国式长臂管辖”,抓住美国高端制造依赖中国稀土的 “七寸”,让其不得不正视我们的实力。如今面对荷兰的强盗行径,我们应该再“虚心向美国老大哥学习一次” ,既然荷兰已经突破我们的红线,我们就没必要再被所谓的“克制”束缚。很多时候,应对这种强盗行径,犹豫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果断出手才能守住底线。该反制就坚决反制,该捍卫权益就绝不退让。很多事,思前想后往往一事无成,一旦你做了,做了也就做了,你能奈我何?只有当我们真正亮出实力,才会让对方明白:中国企业的资产不是可以随意掠夺的“肥肉”,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同样不容挑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