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翻翻鸽的贪官,就不是贪官了吗?

作者:雷斯林 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 / raistlin2017

500

翻翻鸽,是新疆的特色鸽种。

很多人不知道它为啥得此名,直到一名官员的落马了。

他叫马某某,新疆青河县原应急管理局局长,之前借着职务便利帮人办项目、拨资金,为此他非法敛财240多万。

其中五成多的赃款是指翻翻鸽的价值。

这95只翻翻鸽,基本是他主动索要的,最贵的一只18万,这价格都能在当地换50平米房了。

500

最终欲壑难填的马局长被判十年刑。

考虑到翻翻鸽几乎都是他主动跟别人要的,新闻曝光案子后,这种小众癖好就迅速出圈。

500

那它到底有多独特呢?

其实静态的翻翻鸽平平无奇,可一旦在空中动起来,就不一样了。

它会盘旋,然后往下俯冲,并不停翻转。

500

它还没转晕,你已经看得眩目。

其中的王者15分钟内能翻24周,当它把翅膀卷起来,像陀螺一样旋转时,肉眼可见恐龙后裔的原始本能。

500

视角再近一些,它上下左右翻转的样子,堪比不会放电的比卡丘。

500

看完这个反腐案例,很多人会觉得马局长的品位太雅了。

然后重复那句梗:“你可以怀疑落马干部的职业操守,但不能不信他们的品位。”

500

好像一个贪官因为品位独特,就值得需要另眼相看,甚至觉得这样就不算贪了。

500

500

但这样所谓的雅贿,真值得惋惜吗?

其实95只鸽子意味着至少95个人受到了不公正对待。

而且翻翻鸽训练视频里,你很难忽视人类残忍的一面。

500

500

上次,癖好带火贪官的案例发生在美食圈。

他叫白向群,内蒙古自治区原副主席,之前帮人搞煤炭配置、地产开发、职务晋升过程中,不断受贿索贿万。

第一笔贿赂金就是105 万元,后面也是一点也不收敛。

500

贪了上千瓶高档酒,贪了十几套豪宅,共贪了1个亿,但人们只记住了他的那句话:

“买8分钱一个的赤峰对夹,相当于肉夹馍,一家四口人吃的就跟过年一样,我至今不能忘怀。”

500

说这话时,官威不减的那股劲,既被网友认为是在训话,还被他们巧妙解读成:他为家乡代言。

从此以后,赤峰对夹不需要第二位代言人了。

王珞丹来了也不行。

500

文旅宣传文案也不行,因为大家已经写好了各种段子: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白向群将会回想起母亲带他跟哥哥去见识八分钱一个赤峰对夹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500

段子之外,确实好吃。

但这样就能夸他没啥什么坏心思,值得同情吗?

其实从大贪到特贪的来时路,很难能说明他想回到清苦童年。

500

翻翻鸽和赤峰对夹本是两个不同价位的产品,但很多人依然会说这是老干部严选。

因为他们一路走过来,见过不少世面,最后他们珍视的东西,一定特别有含金量。

实际上,我们只是抓住了其中最有噱头的东西进行窥视。

因为在性事、情事、私生活一探究竟,也是网友走进老干部的重要环节。

就像有人喜欢在赵少雄被查案例里,吐槽:从来没觉得玩乐队开心过?

500

有人乐意在挪用公款炒作8700万元青眼白龙卡的案子里,感慨我还没上岸,我同学就落马了。

有人还会在挥霍浪费公共财产买香氛系统的案子里,说他很清廉了。

500

也许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了解事情全面始终有门槛。

因为客观会阻止流量的传动,而情绪上头才是互联网的本质。

于是怎么瞎编故事怎么来。

河南省开封市委原组织部长李森林因受贿落马了,从2011年8月起,就有网友在网上说他有 “收集女性私处体毛” 的特殊癖好。

还说他会按颜色、粗细分门别类标注姓名,最后再把这300名女性的私处体毛制成“贡女阴毫笔”。

500

(2023年,还有人炒冷饭)

300位女性哪里来的呢,原来是想升职的下属把妻子进贡给了他。

500

很多人疯狂转发这样的故事,因为一个爱好古董的变态,收集私处体毛制作毛笔,好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类似于《九品芝麻官》里同伴对“贪官”包龙星的转述:

“(城里百姓)他们说你勾结江洋大盗,贩卖军火,推老婆婆下海,还强奸了头老母猪。”

500

实际上,河南省纪委澄清过,这些传言是造谣,干扰办案。之前官方通报及权威媒体报道中,也都没提过权色交易。

500

墙倒众人推,痛打落水狗,从古至今是一种舆论主流。

因为把辉煌过的落水狗说成不正常,有利于解释自己的平凡。

500

不过当我想复述“这届网友不行”的梗时,突然发现有的媒体更会迎合流量。

因为他们这么写:

邓超,主动投案。

500

(完整写的媒体不是没有)

杜海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500

明明可以带上当事人的职位,但就是要蹭娱乐明星的热度。

标题党以外,还有正文的断章取义。

我们之前也写过,有位落马干部用散装白酒招待领导,原来的通报出自官方得到公众号,里面的文章只写他十年贪了7.65万,还用公款买散篓子用于公务接待。

500

上热搜后,又出了一份新通报,意识是之前写得不全。

因为他受贿有87万元之多。

500

这时候,我也不想再念叨那句××至死那句烂大街的话了,因为古早的报道会更粗暴。

二十年前,一名落马女市长甚至被传与308个男子有染,记者去查了查,发现主要原因是某报采纳了爆料人的话,这让读者自然而然深信不疑了。

500

再去深究,发现爆料人说自己都是餐桌上听说,开玩笑的。

结果某报就采纳了,等于说正经报纸参与了编造情色谣言的过程。

500

所以反腐报道情色化娱乐化,很长时间是一个问题。

无非是现在,媒体仅仅带带节奏,不瞎编了,这算不算一个好消息呢。

但把反腐简化为“小小癖好”“狗咬狗”“权色交易”等等,始终会让制度的严肃感打了折,也把监督里的真问题都给藏起来了。

结果一场严肃的普法过程变成了捕风捉影的道德谴责。

这时候,媒体还会埋怨,是网友的错,他们就喜欢看情色狗血剧情;网友继续讽刺,学新闻学的。

然后在互相吐槽的怪圈里,找到下一个事件,再演绎一把流量的负面效应。

其实我们都知道,对落马官员的泼脏水和美化都偏题了。

但互联网文化,好像从来都很荒诞。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