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公关”还是“草台班子”:“原来是翔翔啊”小米SU7一事,到底怎么回事?

南方周末采访了B站汽车账号——“原来是翔翔啊”保释出来的成员

●2024年11月、12月,高若翔及相关运营、剪辑和行政人员,先后因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直到2025年2月底,除高之外的三人才办理取保候审。

●这几个人的态度是——“我们确实有失误,也愿意道歉和补偿,但我们不认这个罪。”

●在提到小电瓶被撞坏时,视频画面中出现了一张左极耳被撞坏的小电瓶特写。

然而特写中破损的小电瓶不是碰撞产生的,而是碰撞后收拾场地时,被外包团队叉车压坏的。

网友质疑的破损小电瓶,是公司剪辑补拍的。

他是高若翔的前同事,学动画出身,“在具体工作时,重心仍在叙事逻辑、调度观众兴趣、丰富内容等方面,对车辆信息并不敏感”。 公司剪辑说,“在现场没留意电瓶,也没人跟我说,下意识认为小电瓶的伤就是撞的,补拍做了特写。也没注意到一些摇臂镜头里没有小电瓶。”

●坚称碰撞测试没有接受任何厂家“投放”

●这次碰撞测试的诸多问题,均与非标场地有关。标准场地的测试费,每场高达六七十万元,而这个非标场地只花了三四万元。

●“标准场地做测试,一般会把油水放掉,或者把电池拆掉,靠拉力驱动汽车相撞,除非速度要求特别高的才会改装。这次测试是非标场地,没有拉力,所以需要把驾驶舱改为遥控装置的无人驾驶才能撞。”

白师傅是胡超找来的外包工。据了解,白师傅并非正规注册修理厂的职业修理工,只是有十多年修车经验,最近几年开始做无人驾驶改装。

白师傅介绍,这次改装的无人驾驶设备,是从两辆车的小电瓶上取电。“接入小电瓶,拧紧电极帽,对我们这行挺基础,不需要什么门槛。”事后团队无法确认,碰撞后电极线的脱落,是碰撞冲击太大导致,还是电极帽没拧紧。

●“在小米SU7车厢内部是安了GoPro的,当时让外包去开机,但他不熟悉器材,按错键了,根本没开。”他(公司剪辑)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发现问题后,他曾向中介吐槽。

这个GoPro是用来收录车舱内的画面和声音的。这意味着,碰撞后,小米SU7车舱内是否曾响起eCall,本应有力的客观证据也缺失了。

●小米汽车称,“碰撞后eCall失效”的说法不实,呼叫中心在碰撞后第一时间呼叫并接通,后台连续呼叫持续5分钟没有收到任何反馈;后对车主登记手机号码共计进行5次回拨,均没有人接听。

工作室坚称没有听到eCall呼叫

5次回拨电话,分别打给了公司行政和高若翔。“当时我在现场,工作时手机调了静音,而且号码未能标识公司信息,后来也没有回。”公司行政说。杨帅也称,高若翔以为是骚扰电话,也没管。

●2025年10月20日,南方周末记者来到小米公司北京总部,就涉事视频eCall工作的技术问题、刑事追责的原因、黑公关的鉴别等寻求答复

小米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该测评事件已经进入司法程序,相关问题不便回应。

500

500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