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营收147亿安世半导体突遭荷兰冻结,“夺权”暗战的杀机
近日,荷兰政府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对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实施全球运营冻结,并透过法院裁决暂时剥夺了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
这一事件并非孤例,而是当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下,中资高科技企业在海外运营中遭遇系统性风险的典型案例。该事件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经营权益,更折射出中国半导体产业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深层挑战与应对之道。
安世半导体是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承载平台,也是全球领先的分立与功率芯片IDM龙头厂商和全球龙头的汽车半导体公司之一,拥有近1.6万种产品料号。2024年安世半导体收入规模约147亿人民币,约占闻泰科技2024年总营收的六分之一。
近期,闻泰科技子公司安世半导体以及安世半导体控股收到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下达的部长令和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的裁决。其中,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对安世下达部长令,要求安世及其下属所有子公司、分公司、办事处等全球30个主体对其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不得进行任何调整,有效期为一年。
荷兰时间10月1日,安世半导体控股以及安世半导体(荷兰注册主体)法定董事兼首席法务官Ruben Lichtenberg(CLO,荷兰籍)在获得其他两位高管,即首席财务官Stefan Tilger(CFO,德国籍)以及首席运营官Achim Kempe(COO,德国籍)的支持下,代表安世半导体以及安世半导体控股向企业法庭提交了启动对公司调查与采取临时措施的紧急请求。
同日,企业法庭在未庭审的情况下直接即时生效了几项紧急措施,包括暂停张学政担任安世半导体控股公司执行董事及安世半导体公司非执行董事职务,暂停执行安世半导体董事会规则第3条之效力(即作为CEO的职务和职权)以及自当日起,将安世半导体控股的唯一股东、注册于中国香港的全资子公司“裕成控股”持有的安世半导体控股的股份以管理权形式托管给独立第三方管理,上述措施持续至2025年10月6日口头听证后对即时措施申请作出裁决为止。
一、事件本质:地缘政治与市场利益的博弈
表面上看,这是一起东道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干预企业运营的法律纠纷。但深入分析,其背后是日益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博弈与产业竞争态势。
半导体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已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焦点。在西方国家加强对华技术封锁的背景下,中资企业通过并购获取核心技术的路径正遭遇越来越大的阻力。
荷兰政府的干预措施存在多处值得商榷之处:其一,“国家安全”风险缺乏具体证据支撑,显得笼统而宽泛;其二,司法程序推进异常迅速,且在未充分庭审的情况下即采取紧急措施;其三,外籍管理层“夺权”行为与政府指令高度联动,显示可能存在的合谋。这些迹象表明,事件已超出普通商业纠纷范畴,带有明显的政治干预色彩。
二、应对策略:多层次、系统性的风险化解
面对此类系统性风险,企业需采取多层次、系统性的应对策略:
法律层面应积极应对,善于运用当地司法救济闻泰科技已表示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权,这是必要之举。在欧洲运营需熟悉其法律体系,善用当地司法程序寻求救济。重点可围绕以下几点:质疑行政指令的合法性与比例原则,强调措施缺乏必要性和适当性;揭露外籍管理层行为涉嫌违反信义义务,损害公司整体利益;主张法院裁决程序瑕疵,寻求更公正的审理机会。
公司治理需加强国际化与透明度建设回顾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后的整合,虽然在财务和经营上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公司治理的国际接轨上或许仍有提升空间。未来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后,应更加注重治理结构的国际化设计,包括董事会构成的多元化、决策机制的透明化、信息披露的规范化等,以减少文化冲突和治理摩擦。
公共关系与舆论引导不可或缺闻泰科技通过官方渠道发表严正声明是正确的一步,但还需加强国际舆论场的沟通。应当用数据说话,强调企业对当地就业、税收和技术创新的贡献,消解“国家安全”风险的模糊指控。同时,要善于借助国际媒体、行业组织和智库发声,构建更为客观公正的舆论环境。
政府层面的协调支持至关重要此类事件已超出企业单独应对的能力范围,需要政府层面的外交协调和法律支持。中国政府可依据国际经贸规则和双边投资协定,通过外交渠道向荷兰政府提出交涉,维护中资企业合法权益。同时,可利用中欧经贸高层对话等机制,推动建立更加公平、透明的国际投资环境。
三、战略思考:中国半导体全球化的路径优化
闻泰科技事件给予中国半导体产业诸多启示:
技术自立是根本出路无论国际环境如何变化,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始终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根本。在成熟制程领域,我们已具备一定竞争力,但在先进制程和关键设备材料方面仍需持续突破。
全球化策略需要更加精准灵活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背景下,中国半导体企业的全球化策略需更加精准灵活。可以考虑多元化区域布局,分散地缘政治风险;创新合作模式,通过技术授权、联合研发等非股权方式获取技术;加强与国际伙伴的利益绑定,构建更具韧性的产业链生态。
风险预警与应急机制亟待加强中国企业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海外投资风险预警机制,对东道国的政治、法律、社会风险进行动态评估。同时,要制定详尽的应急预案,包括法律救济方案、业务连续性计划等,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
四、《一波说》观察
闻泰科技事件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挫折,但也是重要的警示。警惕!安世半导体“夺权”暗战,揭秘中企出海背后的地缘政治杀机。
它提醒我们,在国际格局深刻变革的今天,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环境日趋复杂。唯有坚持市场化原则、遵守国际规则、加强风险防控,同时坚定不移推进自主创新,才能在波谲云诡的国际环境中行稳致远。
“暂时的寒流挡不住产业向上的力量”,正如闻泰科技所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面对外部挑战,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也要提升战术智慧,通过更加成熟、理性的方式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最终实现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