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资深院士何祚庥发了一贴,做了个自我评价

来源:@奥卡姆剃刀

中科院资深院士何祚庥发了一贴,做了个自我评价。

原文:@何祚庥 在国防科技只有小小贡献,但在举荐重要科技人员参加国防研究工作有重要贡献。特别是对原子弹和氢弹分别做出重要贡献的两位学者,一位是周光召院士,另一位是于敏院士,如果没有@何祚庥 的大力举荐,在当时的大环境政治背景下,那是绝没有可能请到国防部门参加如此重要的工作的。我老伴@庆承瑞 评论 @何祚庥 说,如果说@何祚庥 在科学工作上有什么优点的话,那他就是从不嫉妒别人,而且积极为一切有才华的优秀工作者,尽量为他们创造有利的工作条件。

他这个自我评价和夫人评价从何而来?我根据有限了解,做一个简单介绍。

1947年,何祚庥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加入地下共产党,并担任了党支部书记。年轻时期他就体现出了坚持真理、特立独行、不惧风险的个性特征。

1951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被分配到中共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理论教育处,专门负责科学家的政治思想工作。

5年后他又被调到了中国核工业部的原子能研究所,为什么会有这个调动呢?

当时原子研究所里科学家很多都是留洋回来的,领导并不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科学家提出的技术方案是真心还是假意?领导们也无从判断。

如何掌握科学家的思想动态?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组织?成为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某个领导想到了何祚庥,他是我党绝对信任的人,而且精通理论物理,把他安插在原子研究所,领导就更能掌握真实情况了。

调到原子研究所两年后,1958年又派他去莫斯科核子研究所学习深造,这就是为“两弹一星”做准备。

1960年从前苏联回国后,何祚庥进入了氢弹的理论组,并担任共产党总支部委员。

当时要挑选科学家进氢弹研究小组,总支部书记也不知道哪个科学家更合适,总支部非常信任何祚庥,就让他做推荐。

何祚庥就向党总支举荐了于敏等人,事后证明何祚庥的举荐完全出于公心,他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

在氢弹研究过程中,于敏等人有了技术想法,会先跟何祚庥说,何祚庥认为可行,就陪着他一起给钱三强汇报。

何祚庥的特点是“两头信任、两边都精”,领导和科学家两头都信任他,党务和业务他两边都精通。

他还向党组织推举了周光召参与原子弹研究,周光召后来成为了中国科学院院长,是我国泰斗级的科学巨匠。

周光召的海外关系非常复杂,两个姐姐跟中统和军统有密切关系。于敏也疏于政治学习,开会时经常一言不发,按当时说法走的是“白专”路线。

在当时历史环境下,如果没有何祚庥的强力举荐,周光召和于敏绝无可能参与两弹研究,何祚庥的自我评价实事求是没有夸张。他夫人评价他从不嫉妒别人,而且积极为一切有才华的优秀工作者创造工作条件,这也恰如其分。

何祚庥本人的学术水准如何?很多网友在知网搜“何祚庥”,只有一些讲三个代表的文章,因此嘲讽他就是个“政工干部”。

其实,作为物理学家,他的学术论文多发表在国外物理学知名刊物,英文名为“Tso-Hsiu Ho”,用这个名字在谷歌学术中搜索,他有上百篇学术论文。

何祚庥的原创性理论物理研究很丰富,在当时的学部委员群体中,学术水平属于中上。论学术水平,何祚庥肯定不如他强烈举荐的周光召和于敏,但他毕竟身处顶流团队,水准也是一流,特别是对氢弹持续反应等技术问题有贡献。

在何祚庥物理研究70年研讨会中,杨振宁来了,戴元本、叶铭汉、郝柏林、张宗烨、方守贤、欧阳钟灿等多位中科院院士也来了,李政道、丁肇中发来了贺信。这是物理学界对何祚庥学术生涯的极大肯定。

何祚庥跟其他院士不同,他吵了一辈子的架。

在政府定性之前,他就认定法圈功是邪教,有人找上门来,他就站着搁着防盗门跟来人辩论两个多小时。

我见过何祚庥一次,2008年河北省自然辩证法年会请他当主宾,他发言大谈三个代表,说奥巴马就是践行三个代表的模范,我在台下听得是惊心动魄。

然后又开始批判中医,称“中医的理论基础阴阳五行是伪科学”,台下有个中医教授站起来跟他喊,他就在台上用更大的声音驳斥,还念了一首主席的诗“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主持人哪里见过这场面,都蒙逼了。每一个时代,何祚庥都坚持他认为的真理,直抒心意、毫不退缩、斗争到底,特立独行地活了一辈子。

何祚庥已经98岁了,还能在头条吵架,思路还很清晰,这令我非常羡慕。

500

500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