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渡海 赤子朝晖 | “威尔逊总统”号上的归国科学家
乘“威尔逊总统”号归国的科学家中,很多人为新中国科技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介绍庄逢甘、邓稼先二位院士的归国经历片段。
1947年,庄逢甘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工程和数学专业深造,师从著名流体力学家李普曼。他凭借在湍流统计理论方面的才华,在还没取得博士学位时,就已经收到学校抛来的橄榄枝。学校希望庄逢甘未来能留任研究员。
庄逢甘时常与当时担任古根海姆喷气推进中心主任的钱学森交流学术,畅谈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蓝图。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后,年仅25岁的庄逢甘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立即踏上归国路。之后,在钱学森的力荐下,庄逢甘负责国防部五院空气动力学研究室的工作,为我国航天空气动力学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与庄逢甘一同登船的,还有日后的“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1948年10月,邓稼先自费赴美国普渡大学留学,专攻理论核物理领域。
短短1年11个月后,邓稼先便以惊人的速度高质量完成了论文《氘核的光致蜕变》,于1950年8月20日取得博士学位。拳拳赤子心让邓稼先一刻也不愿意耽搁回国的时间。8天后,他登上“威尔逊总统”号,以毕生才智和心血推动新中国叩开了核俱乐部的大门。
链接阅读: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