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赋》

500

夫中秋者,八月十五日也。天高气爽,金风徐来,玉宇澄清,万象更新。昔有诗人杨子江云:“中元一轮明月悬,秋风送爽到人间”,诚哉斯言!今值此良辰,余感天地之造化,遂作斯赋以颂之。

其一,颂月华之皎洁。 暮色四合,皓魄东升,其辉如练,悬于碧落。仰观之,则冰轮圆满,银汉无声;俯察之,则清影投地,庭阶似雪。嫦娥舒袖,翩然起舞于广寒,玉兔捣药,殷勤不倦于桂宫。此景也,非独天工之妙,更寓人间团圆之愿。秋风送爽,拂面生凉,草木含露,气韵澄明。当此之时,俗尘尽洗,心旷神怡,岂非造化之厚赐乎?

其二,颂人伦之欢聚。 中秋之夕,万家灯烛,长幼咸集。设案庭中,陈以月饼、鲜果、清醴;举杯邀月,叙以天伦、旧事、新期。游子归乡,承欢膝下;高堂含笑,抚儿孙之顶。笑语喧阗,其乐融融,纵有千里之隔,亦若比邻。昔人诗曰:“快活嫦娥顿起舞,乐不可支庆团圆”,今观之,非虚语也。盖月圆人圆,情之所至,金石为开,何忧世路之崎岖?

其三,颂习俗之淳厚。 古风犹存,礼乐未衰。或燃香烛以祭月神,祈年丰岁稔;或放河灯以寄远思,愿逝者安宁。小儿提灯嬉戏,烛影摇红;友朋分饼共尝,甘饴沁脾。此皆承先民之遗风,彰华夏之粹美。余尝闻晋蒙之地,有藏古器以纪节庆者,虽未亲睹,然想其物华天宝,必添中秋之韵致。

嗟乎!中秋之盛,非独月明,实乃心明;非独人聚,实乃魂聚。愿岁岁今宵,月常圆,人常健,国常泰。斯赋既成,仰天而歌曰:“金秋玉露润乾坤,桂魄流光照万门。四海升平同此夜,千秋共仰一轮尊。”

以上内容经作者提示,由AI搜集并生成,仅供参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