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首相跟前三任一样不过是中美博弈期的填充品
日本首相再次敲定--男权社会的日本终于出了一位女首相。安倍晋三之后,日本的首相总是在不断被敲定中。
前两天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高市早苗和小泉进次郎到底谁会当选。这两位都是当前日本最有可能接任石破茂首相职务的人选,一个是女性,一个是最年轻的。都具备一定的话题影响力。事实上,他们之间的‘民意’差距也非常接近,也就是说,无论谁当选,都不会出人意外,但也都算是打破了日本政坛首任人选的记录:第一位女首相或二战后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
从表面上看,最终还是年轻人败给了女人。而这也正是我纠结再三没有写预测的问题所在。因为事实上,他俩的当选并不是因为女人和年轻人之间谁吸引力更大的原因,而是另有深层含义。
小泉进次郎其实已经在首相竞选上陪跑了好几轮。从菅义伟到岸田文雄再到石破茂,小泉进次郎都是最为耀眼的陪跑者。只是一直以来,却都仅仅只是陪跑而无缘真的得到首相的位置。虽然无缘,但他却真的的确离首相位置越来越近了。每一次的民调和阵营支持者,都要比上一次有所提升。特别是石破茂就任首相这一年来,他竟然以竞争对手的身份成为了石破茂内阁的农林水产大臣,领衔解决当时困扰日本整个社会的米荒问题。而最为关键的是,他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个位置,是因为前农林水产大臣江腾拓说了一番无脑的话而‘被迫’辞职后得到的。其中故意‘让贤’的味道非常浓厚。
这件事当初我曾经分析过,这完全就是江腾拓和其背后的势力要给小泉进次郎一个获得政治资本的机会。而且事实证明,小泉进次郎也的确把握住了这次机会,把日本所谓的‘米荒’给缓解了很多,并获得了民众的认可。【事实上,日本并不缺粮,之所以出现缺粮的现象完全是资本之间的博弈所致,也就是可操控的】
我们都知道,小泉进次郎是日本当前政治门阀世家中最深不可测也最有威望的小泉家族成员,他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小泉纯一郎,一个呆在日本首相位置时间仅次于安倍晋三的高级老政客。小泉家族再出一名首相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就看谁可以获此殊荣罢了。而小泉进次郎无疑是当前最接近这一位置的人,也是整个小泉门阀极力推出的一个少壮派。
而我这两天为什么在思考小泉进次郎和高适早苗谁可以当选这件事呢?按照小泉家族的安排以及小泉进次郎的进步速度,他这一次获胜当选并非难事。甚至在岸田文雄参选日本首相时,只要小泉家族全力而为,小泉进次郎也不是不能获得首相位置的。之所以小泉进次郎连连败北,我认为这正是小泉纯一郎的精明之处。
如今日本的政坛并不好混,东北亚合作是本地区所有国家最好的选择。这一点,无论是日本政客还是韩国政客,都是心知肚明的。所以这些年日韩的政府领导人都无法避免地想要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但事实上,即便是寻求平衡,也是不被美国所允许的。所谓的平衡,只有在中美出于相对稳定和平衡时,日韩这样的夹缝生存者才有资格也去寻求平衡,而在中美关系激烈博弈时期,这种平衡的寻求无论怎么说都是对美国的‘背叛’或者说是对美国的疏离。因为日韩是美国手里的筹码,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对中国有利的成分。
小泉纯一郎和安倍晋三都是因为看清楚了这一点,才得以在日本首相位置上干更长时间的。像石破茂这种强调日本自身位置重要性的政客,干不长也是正常的。而像岸田文雄等,虽然也是全身心投靠美国,但却又无法摆平国内纷争的日本首相,基于其国内的政治斗争而不得不下台,那和美国的关系就不大了。毕竟没有那个主子会因为鸡笼里的公鸡们打架而出面调停的。只要鸡笼里的鸡所有权还是主子的,主子看热闹都还来不及呢。
在这种情况下,小泉进次郎即便当上首相,也还是无法有所作为,干不上几天,也会重蹈石破茂和岸田文雄等人的覆辙而黯然离场。这显然也不是小泉纯一郎想要的结果。所以在中美之间还没有破局或者取得一定平衡的情况下,小泉进次郎就不宜成为中美政治博弈的牺牲品。而是让其他人来填充这段博弈期。菅义伟、岸田文雄和石破茂都是这段时期的填充物,也是日本夹缝求生的见证品。
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在极端男权社会的日本,终于出了一个女首相的原因之一吧。高市早苗和她的三位前任一样,都是博弈期的填充品而已。而小泉进次郎显然在等一个更好的机会。更能让家族门阀发扬光大的机会。
既然如此,小泉进次郎不参选就好了啊。省得被人说他无能。
小泉家族做这样的选择,自然有其自身的道理。首先要让小泉进次郎具备充分的竞争经验,也要让他在民众间建立屡败屡战的形象。石破茂不也是依靠这种形象最终成为日本首相的吗?再其次,我们可以把小泉进次郎什么时候当选日本首相看作是一个日本外交政治选择的风向标。一旦小泉进次郎在某一时间当选日本首相,那也就意味着日本的政治势力将会做出一个重大的方向性选择。要么是向中国这边倾斜,要么就是帮助或挑动美国对中国发起至关重要的一击。二者皆有可能,只取决于日本的选择和当时的国际形势。
石破茂在宣布辞职后的9月24号还跑了一趟韩国,按说他一个马上就要失去权力的看守首相此时去韩国的意义并不大。但韩国总统李在明还是热情地接待了他。
石破茂此时去韩国的用意何在?我想肯定是要告诉李在明,日本的下一位首相或者可能会做出更多激烈的外交行为,他希望李在明可以稳住方向,不要被日本一时的外交政策动荡所影响,从而让日韩关系再度陷入紧张。而能够给日本外交政策带来剧烈动荡的人,只能是极右派候选人高市早苗,而不是想要图谋大事一向以稳重形象示人的小泉进次郎。
所以,在十几天前,日本的政坛高层应该就已经确定了谁来当下一任首相了吧。今天的选举,不过是走个程序罢了。
而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小泉进次郎这个热门人选,到底什么时候能够真的走上首相位置,他的就任,才是日本做出选择的重要时间节点。其他人,不过是暂时的过客罢了。
盛唐如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