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磨滩古靖城研学基地盛大启幕
2025年10月3日上午,合肥磨滩源古靖城研学基地,在合肥市包河区磨滩旅游度假区内盛大启幕。
作为专注于中小学STEM项目的综合性实践教育基地,依托合肥市区位优势与乡村振兴战略,以“知行合一”为核心理念,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弥补传统课堂短板,培养青少年创新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

启动仪式上,来自全省各级领导、文化界知名人士、教育界同仁、媒体嘉宾和社会各界朋友,受到主办方的欢迎和热情接待。

在知名导演、影视演员杨立青主持下,嘉宾观看了由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提供的舞狮表演、服装走秀、古琴表演和黄梅戏演唱,聆听了著名历史学家戴健先生的《嵌字七绝·逛新城》和诗人关民先生为国庆节创作的朗诵诗《我的祖国》。

合肥磨滩源古靖城研学基地董事长李靖为舞狮点睛后,登台致欢迎辞,介绍并感谢莅临活动的领导和嘉宾。

该研学基地顾问、安徽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历史学博士、正高二级研究员翁飞博士,代表研学基地作重要讲话。他说:合肥磨滩源古靖城研学基地,坐落于合肥市包河区国家4A级景区,占地3.5万平方米,毗邻南淝河占巢湖,距主城区仅16公里。这里山水相依、生态宜人,既是城市与自然的交汇点,更是青少年探索世界的理想之地。翁飞博士还介绍道:研学基地在构建“六位一体”运营模式,谋求赋能全面发展,即独创“科、文、旅、研、学、体”六位一体运营模式,是教育创新与文旅融合的深度实践,打破学科边界,实现场景互通与资源共享,做到:科技赋能,文化传承,旅游升级,研学深化,全龄学习和体育健康六个维度的有机融合。

并在社会效益“五大维度”持续释放:教育革新:破解“高分低能”困局;文脉永续,守护非遗的“活态传承”;产业振兴:激活乡村经济内生动力;城市更新:打造城乡融合示范样本;文明互鉴:搭建文化交流国际桥梁。翁飞博士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三点期许:第一,坚持“内容”为王,持续迭代课程体系,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这里找到点亮梦想的火花;第二,深化“跨界协同”,与政府、企业、高校构建共生共赢的生态圈,释放乘数效应;第三,坚守“公益初心”,设立专项基金资助特殊群体,让优质教育资源触达每一个角落。

著名画家王孝华,书法家王牧鹰先后为研学基地赠送字画作品。现场领导和嘉宾一致认为:教育是国之大计,文旅是民之所需,合肥磨滩源古靖城研学基地的诞生,恰逢其时,大有可为!

最后,翁飞博士郑重宣布:合肥磨滩古靖城研学基地正式运营。在主持人引导下,六位农场场主邵家干、王勇、吴光明、邓之元、袁洪斌、吴家宏为研学基地授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