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铁腕与国内寒意:一场 “削权式” 统治
权力铁腕与国内寒意:一场 “削权式” 统治
撰文:雅礼学人
2025年10月3日星期五
特朗普的第二任期,活像一场紧攥权力的 “指尖游戏”—— 他把政府当成自家工具箱,安插的亲信里混着不少声名狼藉的 “政坛蟾蜍”,连环保署、教育部的关键岗位都塞进了跟他 “一个调子” 的人;至于看不顺眼的 “权力对手”,更是毫不手软:大学被骂成 “思想毒窟”,科研机构因提气候变化被砍了近三成经费(毕竟在他眼里,“全球变暖” 不过是绑住他手脚的 “绳子”);ICE 特工则蒙着面像影子般突袭居民区,波特兰的街头至今留着他扬言 “派国民警卫队占领” 的阴影 —— 那阵仗,活像要把和平城市变成 “戒严区”,咖啡店老板们都忍不住提前锁了门。
更狠的是针对非营利组织的 “绞杀令”:NSPM-7 指令像把隐形剪刀,直接瞄准不跟他走的团体 —— 只要被贴上 “接受不良资金” 或 “涉恐” 的标签(哪怕只是帮移民维权、替环保发声),免税资格就会被一刀剪断。明尼苏达州有家民权组织,靠社区捐赠帮少数族裔找工作,指令下来后,捐款瞬间断了档,办公室的打印机都快没钱换墨盒,负责人叹着气说:“这不是压制异见,是断我们的活路。”
而 2025 年 10 月 1 日的联邦政府停摆,更把民生拖进了 “寒冬”:75 万联邦雇员攥着无薪通知发呆,单亲妈妈丽莎在社交媒体晒出冰箱里的泡面:“儿子要交校车费,我只能先饿着”;国家公园的垃圾堆成了小山,黄石公园的老导游对着空荡荡的游客中心摇头:“从业三十年,第一次见园区关得这么彻底”;护照办理窗口前的长队绕了市政厅三圈,要去国外探病的老太太哭着说:“再等下去,可能就见不到我老伴了”—— 这场党争闹出来的僵局,把 “政府服务” 变成了奢侈品。
军事冒险:两处烽火与权力争议
特朗普政府的 “战争算盘”,正在加勒比和中东两处冒烟,连军方内部都暗流涌动。
在加勒比海,“缉毒” 早已变了味:特朗普把多个贩毒集团定性为 “非法战斗人员”,宣布进入 “非国际性武装冲突”—— 这哪是执法?分明是把缉毒变成了 “战争游戏”。美军舰炮在海面上轰鸣,涉嫌运毒的渔船被直接击沉,油污混着渔获漂在海上,多米尼加的渔民佩德罗望着海面发呆:“我们靠海吃饭,现在连靠近那片海域都怕被误炸”。这事在国会炸了锅,民主党议员拍着桌子质问:“总统绕开国会宣战,是想当‘战争皇帝’吗?” 法律界更是直接起诉,称这 “越权到了骨子里”。
中东的火药味更浓:特朗普抛出的 “加沙 20 点计划”,看着像份和平方案,实则是张 “空头支票”—— 没提以色列最终撤军,还把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排除在治理外,阿拉伯国家外交官看完直摇头:“这哪是‘和平方案’?分明是帮以色列画地盘”。可军事动作却没停:美军的加油机像钢铁巨鸟掠过波斯湾,战斗机的轰鸣声让科威特居民夜里睡不踏实,有网友拍下同窗的视频:“我同学在美军基地服役,说最近的飞行训练密得吓人,怕是要动手”。
经济困局:就业寒冬与关税 “炸弹”
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早已露出 “伤己” 的獠牙,最新数据更是把困境摆上了台面。
ADP 数据像盆冷水:2025 年 9 月,美国私营部门少了 3.2 万个岗位,休闲娱乐业首当其冲 —— 洛杉矶的餐厅老板马克贴出解聘通知时,服务员露西红了眼:“我还等着工资交房租,现在只能去便利店打零工”;专业与商业服务公司裁了近万人,纽约的咨询师汤姆把西装挂进衣柜:“以前跑客户忙到半夜,现在天天在家刷招聘网站”;小企业更是惨,得克萨斯州的家具厂老板看着空荡荡的订单本叹气:“原材料涨了价,客户还少了一半,再撑三个月就要关门”。
关税政策更是颗 “自伤炸弹”:特朗普盯着 “保护本土产业”,却把制造业拖进了泥潭。俄亥俄州的钢铁加工厂里,老板约翰指着堆积如山的钢材骂:“钢铁关税涨了 25%,我们的成本多了上百万,客户都跑去买进口的了,现在连工人的年终奖都凑不齐”—— 更糟的是,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已裁定,他依据《1977 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加征关税 “违法”,案子闹到了最高法院。要是输了,财政部得退出去几千亿美元关税,这笔钱够修 5000 公里高速公路,或是给 100 万老兵发一年抚恤金,现在却成了悬在政府头上的 “钱袋子炸弹”。
体制反弹:民意与法律的 “刹车”
特朗普的激进操作,正被一层层 “刹车” 拦住。
国会和法律成了 “第一道防线”:针对毒枭的 “战争”、越权的关税,议员们轮番质询,律师们拿着宪法条文在法庭上 “较真”,连部分共和党议员都私下嘀咕:“再这么搞,政府要成‘违法机器’了”;联邦法院更是接连出手,光今年就驳回了 3 项特朗普的 “行政令”,法官在判决书里写:“总统的权力不是无限的,不能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民意的 “怒火” 更烧得旺:政府停摆时,无薪雇员举着 “我要吃饭,不要党争” 的牌子在白宫前抗议,路过的市民纷纷递水;民调显示,60% 美国人反对介入伊朗冲突,芝加哥的大学生举着标语:“别让我们的兄弟姐妹去中东送死”—— 这些声音,成了特朗普军事冒险的 “拦路石”。
总结:钢丝上的统治与未知风险
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像一幅矛盾重重的 “乱麻图”:国内靠行政指令 “削异己”、靠停摆 “耗民生”,却拦不住法律的质疑和民众的不满;对外在加勒比 “开炮缉毒”、在中东 “增兵施压”,却没得到国会授权,更没赢回民意支持;经济上,就业冷、关税炸,债务还在往上堆,连财政部都在偷偷算 “退关税” 的窟窿。
现在的特朗普,像走在钢丝上 —— 手里攥着权力,脚下却踩着民生和法律的 “雷”。为了转移麻烦,他说不定会搞出更激进的外战;可越激进,国内的不满就越烈,国际的骂声也越多。这场 “钢丝戏” 到底会怎么收场?没人敢打包票,但可以肯定的是:再这么折腾下去,美国的麻烦只会越来越大,不管是国内的老百姓,还是海外的盟友,都得跟着 “捏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