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3》一个还算凑合的命题作文

又是一年国庆,志愿军三部曲的第三部浴血和平也如期上映了。陈凯歌的志愿军系列从第一部上映开始就面临着很大的争议,包括但不限于小丑海报、他儿子的国籍问题等。对我来说,这些戏外的因素并不是关注的重点,重点在于电影本身的质量如何。就以前两部来说的话,第一部我可以打个8.5分,第二部只能打个5分。而第三部从海报和宣发来看,又是以停战谈判为主题,在抗美援朝电影中也算是独树一帜。因此不论是本着有始有终还是对志愿军题材电影一惯的支持,我都得去看一下并做出自己的评价。

本来准备9月30日看第一场,但正好看到观网组织了新潮观鱼观影活动组团观影《志愿军3》,那正好蹭个团省下电影票钱了。而这里我就简单谈谈看完电影后我对《志愿军3》的看法。

500

先说结论好了,志愿军3是一个还算合格的命题作文,可以打个7分。而在志愿军三部曲中,我的排序是志愿军1>志愿军3>志愿军2。

与以往的志愿军题材电影不同,志愿军3是以谈判为主线,中间穿插着战争戏。也因此这部电影注定了是以文戏为主、战斗戏为辅,而这又对演员的演技以及导演的功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因此我先从文戏角度来说好了。

文戏主要围绕着女主李晓以及代表团翻译队长林月明展开。李晓不用多说,三部曲中都有出现的老面孔了。而林月明在设定上是一个从战争时期一路过来的我党女干部,而且参与过1946年1月的国共谈判。但必须得说,人员扮相和气质上显然并没有达到预期,林队长并没有表现出战争年代女干部所应有的雷厉风行的作风与精明干练的形象,表现得过于温和。而李晓更是透着一股子傻白甜的气息,完全看不出在第二部中经历过了铁原阻击战的磨炼。

而整个中朝与美国的停战谈判的基调,又拍的很奇怪。一边是中国强调要最大限度争取和平“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一边又是不断塑造美军谈判人员“蛮不讲理、横行霸道”。以至于一同观影的朋友吐槽到,如果当年美国人真在谈判桌上玩这一套,怕不是要发生“将官级枪战”了。而这种两边极大的反差就给人一种很违和的感觉,这既不是1951年的谈判桌,也不是2025年的谈判桌,而是一种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谈判桌。一种中国在谈判桌上面对美国各种忍气吞声、委曲求全的态度,仿佛受委屈的小媳妇哭哭滴滴的控诉恶霸是怎么欺负她的。

而边打边谈这部分表现得也很让人无语。电影里为了表示美国仗着强大军事实力意图在谈判桌上获得优势,以及我方战场上获得主动权在谈判桌上回击,搞了个谈判区边上的枫川里争夺战。要我说你真搞个打打谈谈也就罢了,但问题是这表现得又很无语:贯穿三部的孙醒(陈飞宇)当副连长的部队攻下枫川里美军连部后,美军连长当着志愿军战士的面夺路而逃,开着吉普车直冲中立区并躲入美军侧。随后孙醒嘲讽美军连长后转身离开,美军连长破防气急败坏在中立区开枪射杀了孙醒。只能说,这都什么玩意啊……要我说这段剧情唯一的意义就是让陈飞宇赶紧下线,省得陈家太子爷在后半段继续恶心观众。

500

陈飞宇的最后时刻

而带队的志愿军女干部,也就翻译队的林队长吧,又随着谈判进展不顺利而“道心破碎”。一边因为严重胃病坐在轮椅上,一边在那念念叨叨是否能看到和平如孩子一样降生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哥们,你这闹哪样啊?我党从战争时期走过来的女干部各个都是狠角色,哪来那么多愁善感?更别说这是李克农那挂了号,抗日、解放、抗美援朝一路过来的女干部。真就是把21世纪女文青给套志愿军谈判代表团女干部身上了啊?看得让人尬的不行,充满了“为赋新词强说愁”。

如果谈判的文戏真按照历史上来拍,那就是要么两边吹鼻子瞪眼相互拍桌子骂娘,要么是相互抽烟大眼瞪小眼比谁先坐不住打破沉默。如果按照2020年以后的史观,那就该是照着中美安克雷奇那样,针锋相对,你们要打我们奉陪。而现在这样子吧,也真就是照着九十年代史观来拍了,“哪怕美国再怎么破坏和平,我们也要最大限度争取和平的可能”。而考虑到陈凯歌所处的时代,只能说这种史观确实很符合他那一代人的三观。

500

“我方要求美方正式道歉”

相比之下,美国五十年代拍的《猪排山》倒是把我方谈判人员给拍了个形神具备,体现了我方代表团给美方留下的深刻印象。对啊,就是看不起你美国人,就是为了展现寸土必争所以不惜代价把猪排山给打下来,就是让你们美国人知道我们中朝在谈判中寸!土!不!让!所以这事就很讽刺,最还原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精气神的,反而是美国人的《猪排山》。

500

《猪排山》对中朝谈判代表团的表现更贴近历史

好了,接下来说说战斗戏的部分吧。得说战斗戏依然让人很难绷,全都是槽点,这里也就不细说了直接一条条吐槽吧。

1.美军用直升机吊运155重炮到枫川里山头,美军知道他们当年的直升机那么强么?

2.志愿军夜袭枫川里,美军的战术是关掉阵地上的探照灯然后用装了夜视仪的M1卡宾夜里单向透明打靶志愿军。我:??????

3.美军夜视仪狙击手是在灯火通明的连部指挥所里通过射击口打排枪,一波人打完换另一波去射击口打。我:???????????

4.孙醒(陈飞宇)知道这是夜视仪,给出的战术是对着美军阵地打照明弹,那效果堪比闪光弹。利用致盲瞬间冲上去占领了美军指挥部。我:??????????

5.志愿军夺取美军阵地,眼看阵地要失守美军用化学迫击炮打毒气弹进行无差别杀伤。暂且不说美军会不会干这种比日军还疯狂的事,用化学迫击炮打毒气弹?这玩意本质是107mm迫击炮,打的最多的是烟雾弹和照明弹以及高爆弹,打哪门子的毒气弹?那毒气弹的威力又比VX神经毒气还强,只要碰到人员立马毙命。而威力这么强的毒气,志愿军战士撕下衣服用布条罩住口鼻,又没事了。你这闹哪样啊?也太不严肃了吧?

6.美军细菌战扔下的细菌炸弹内同时包含蠕虫、苍蝇、跳蚤、老鼠还特地做了“拼盘”,被一同观影的老婆吐槽为“四拼细菌炸弹”。

7.上甘岭拍的非常的不严肃,表面阵地战阶段毫无躲炮,被美军炮火给炸的四处横飞。而到了坑道战阶段,还有美军摸坑道。你摸也就摸吧,这摸坑道怎么个摸法呢?美军在坑道顶部走动寻找入口的时候,一脚踩穿顶部木板,美军就掉到上甘岭坑道中央,然后就开始坑道战了。不是哥们,这可是能扛范弗里特弹药量的坑道,你几个美军一脚就踩穿了?你逗我啊?随后美军在坑道中大杀四方,活生生打出了SOG在越南钻坑道的感觉。真要是照着电影里这打法,上甘岭怕是一天都坚持不下来。

8.上甘岭反攻阶段黄继光牺牲的部分总体不如《特级英雄黄继光》,但是属于还能接受的艺术夸张。

9.金城战役的坦克战是整个电影最难绷的战斗戏了。先是来个军工吴专家、修理兵、团参谋组成三人车组开着刚修好的T34上前线,你让军工专家当车组上前线怎么想?坦克团团长还要不要脑袋了?然后当驾驶员的团参谋开着舱盖战斗,被崩了一胸口弹片牺牲了。军工专家接替当驾驶员两人车组继续战斗吧,还开着驾驶舱舱盖……

10.然后这坦克战吧,整一个《少女与战车》大型cosplay现场。潘兴和T34相互进行高速行驶动对动射击,并且可以做到首发命中。这人肉垂稳火控比三代坦克还牛逼了,百式双离谱能不能达成这效果还得打个问号。而军工专家组更是炸裂,认为穿甲弹打不穿潘兴正面于是特地换高爆弹糊观瞄,在双向动对动中精准命中美军坦克炮塔上的观瞄设备。而到了铁路桥上后,更是上演了“朝鲜战车道”,硬生生把潘兴给挤下桥来获得胜利。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在拍《少女与战车》的真理学院大战桑德斯学院呢……而且军工专家开坦克玩战车道在志愿军2里已经玩过一回了,到了志愿军3还搞这一出,实在是让人无语。

500

但凡玩过坦克世界或者战雷,都想不出那么弱智的坦克战

500

评价为拍的还不如《少女与战车》

电影到了这部分,能给的分数是6分,包括了拍了细菌战所加的1分。但电影的最后十分钟,挽救了这部电影。

在停战之后,影片的最后部分回到了现代。人民空军伊尔76在歼11BS的护航之下运送志愿军遗骨归国。必须得说这一段的情绪真的拍到位了,战机上的五星红旗,地面上高楼林立的沈阳,地面上白发苍苍捧着烈士遗照的家属,仪仗兵捧着盖着国旗的遗骨盒。得说这一段陈凯歌算是把自己拍命题作文的本领给发挥出来了,把“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的感觉给拍出来了,也把志愿军战士浴血换来的和平给点题点出来了,最终交出了一个还算合格的命题作文电影。

500

烈士遗骨归国这段,算是把气氛给拍到位了

也正是这一段,让我最终和这电影达成了和解。这一段加两分,本片最终8分。

最后,在我看来拍完志愿军三部曲后,陈凯歌依然拍不明白抗美援朝电影。而这最核心的问题在于,他们这一批人无法理解抗美援朝时期的我军,也不知道为何我军能战胜联合国军,只能照着他们的想象中的“不怕牺牲”来拍。不了解志愿军,又怎么能拍好志愿军呢?而相比之下,几部抗美援朝网络电影倒是把“志愿军为何强大”给拍明白了,但很遗憾,他们所获得的资源显然太少。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