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用卡购物退货了还要扣利息 工商银行分期付款有时免息有时又收利息

500

 (来源:图片由AI生成)

信网9月30日讯 近日,李女士在查询名下工商银行信用卡账单时发现了问题,她8月在淘宝花2029元买了一件衣服,付款时选择了工商银行信用卡分期付款。三天后收到衣服感觉不合适,她选择了退货退款,没想到工商银行依然扣除了第一期的分期付款利息,这让李女士很是困惑:“退货退款相当于交易取消,为啥还要收分期付款利息?如果付款时,工商银行能明确告知的话,我绝对不会选它。”

退货退款还收利息 消费者直呼“不可思议”

事情是这样的:8月7日,李女士逛淘宝时看好了一件衣服,售价2029元,付款的时候,支付页面显示工商银行信用卡分期有活动,分3期可以享受减60元的优惠,她就选择了工行的3期分期付款。“我算了一下,虽说分3期每期有15.63元利息,但是衣服能便宜60块钱,还是划算的。”

8月10日,新衣服送到,但因为不合身得退货。李女士是淘宝88VIP,在线上申请退货退款后,平台极速退款通道联系商家办理了退货。不过,9月李女士查询工商银行信用卡的账单发现,中国工商银行仅向她退还了分期本金676.34元,但依然收取了第一期的分期利息15.63元。

“我用了这么多年信用卡,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李女士告诉信网,在普通消费者看来,退货退款就相当于取消了交易,相应的付款也随之取消。而且她持有多家银行信用卡,其他银行在分期退货时均会退还利息,工行的政策让她感到不可思议。

500

500

相关账单截图。(来源:受访者)

工行分期付款时看不到相应提示

为了弄清楚到底怎么回事,李女士拨打了工商银行的客服电话。“客服只说‘这是我们的政策’,多的也不解释。我追问支付页面上有没有显著提示这个收费规则,客服也不正面回应。如果工行在支付时提前明确提示退货不退利息,我肯定不会选工行。”

在淘宝购物时,选择工商银行分期付款到底有没有显著提示退货不退利息呢?为验证此事,信网打开手机淘宝,选择工商银行分期付款时发现,页面只显示分期付款的利息多少,并没有退货不退利息的相关提示。

500

在手机淘宝上选择工行分期付款,并没有退货不退利息的明显提示。(来源:网络截图)

工行分期退货有时免息有时又收利息

针对李女士所遇到的类似情况,信网以消费者身份致电中国工商银行信用卡客服热线核实相关政策。对于退货后的利息退还问题,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涉及到退货的话,要看当时怎么办理的分期,能否撤销这个分期。”此外,工作人员说,分期业务办理成功后通常仅可在第一天撤销,后续退货若需终止分期需走提前还款流程,且可能涉及违约金,具体标准为提前还款本金的一定比例,不同分期类型规定存在差异。

对工商银行客服的答复,李女士并不认同,网上买衣服本身就需要一个快递运输的过程,且有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政策,是否交易成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工商银行怎能在办理后第二天就不能撤销呢?不是应该收货确认后才确认交易吗?

而且,李女士发现,她今年6月也使用过工行的信用卡分期,但退货时本金和利息都退了回来,“同样是分期退货,上一次本金和利息都退了,这次工行却扣了15.63元利息,标准并不一样,这又如何解释呢?”

500

此前本息全退账单截图(来源:受访者)

多家银行表示退货退款后不收分期利息

随后,信网又咨询了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的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分期购物后未确认收货就退货的情况,中国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此类场景下分期业务会自动取消,相当于未办理过分期,商品本金与原本需支付的分期利息会一并原路退回,不会向用户收取任何利息。

中国建设银行工作人员回应说,若商品未签收、交易未完成便办理全额退货,不会产生分期利息,本金与未发生的利息将全额退还,同时建议用户可以在退货后主动致电客服确认分期已终止,避免因系统未自动处理导致后续产生不必要的费用。

政策合规但告知存疑 行业规则差异引关注

对此,相关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工商银行的做法虽符合其自身业务规则,但核心争议点在于规则告知的充分性。《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仅规定退货需退还商品价款,未对分期手续费作出强制要求,这使得银行在该环节拥有较大自主空间。横向对比来看,部分银行在全额退货时会退还全部手续费,部分退货则按比例进行调整。信网在互联网投诉平台“黑猫投诉”查询获悉,部分用户此前也曾就“工行信用卡退货退款后不退利息”相关问题进行过投诉。同时,在小红书、抖音短视频等互联网社交平台,也有相当数量的讨论帖子,这也从侧面说明李女士遇到的情况并非偶然。

对此,青岛市网络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AI调解员分析指出,若银行在用户办理分期时未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即便规则本身合规,也可能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害。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相关规定,银行对收费项目应履行明确提示义务,否则消费者有权申请减免不合理费用。

据悉,李女士已就此事向12378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热线进行了反映。(耿润)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