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初三生称因无手机,被同学调侃像小学生?

据中国新闻周刊相关消息,在杭州市笕桥中学,初三学生小姜因仍在使用电话手表,被同学调侃“像小学生”,倍感尴尬。

最尴尬的是分组活动时,小姜表示,有手机的同学总能私下里快速组队交流,而他总是慢半拍。小姜时不时吐槽,同学们聊的热搜话题、网络新梗,自己因为没有手机,完全插不上话。

小姜的妈妈理解孩子的苦恼,但担忧更多。“他用我的手机查资料,结果我发现他在刷视频,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妈妈无奈地说,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成年人都难以自律,何况是初三的孩子?中考在即,这个险我们不敢冒。”

500

教师认为,孩子渴望手机的背后,是希望融入集体的归属感,而非单纯攀比。笕桥中学班主任李俊指出,如果家长一味拒绝,容易激发逆反心理。关键在于从“要不要买”转向“如何正确使用”。

李俊建议,家长应先接纳孩子情绪,再与孩子共同制定规则,明确手机的主要用途和使用边界,如周一到周五由家长保管、周末限定时长、晚上十点后统一收机等。同时,书面化约定可帮助孩子意识到责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