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歼-35国产航发MTOW30吨,RCS小于0.015平方米!巴铁要下单?
基于FC-31型技术验证机迭代研发而来的歼-35型舰载机,近期迎来了一波宣传的小高潮!
尤其是昨天,央视军事频道特地走进歼-35和歼-15T型舰载机的娘家——中航工业沈飞厂,甚至直接进了机库。得益于这段专题片,咱们得见歼-35型战斗机的诸多细节,之前的一些争论也都有了答案。
歼-35的发动机
比如从歼-35型战斗机使用的发动机上,央视军事频道说的就很明确了,歼-35型战斗机使用的是国产某型中等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而且特地强调了四个字——自主研发。
从我们的定义来看,“自主研发”、“研仿改进”、“仿制/许可证制造”等名词是有较为严格的限定的。只有走完了全流程的型号装备,才能够得上“自主研发”四个字。
这意味着从一开始,我们的歼-35型发动机,所配备的动力就不是外界传言的、说是“枭龙”战斗机同型号的俄罗斯航空发动机,也不是基于这一航空发动机“研仿改进”的型号,而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全新型号。
其实这一型号大概在去年到前年,已经出现在了军迷群体的传言之中。而在今年的长春航空展/空军航空开放日、中国航发的展台上,其实也已经展出了这台发动机的模型。
从外形、尤其是发动机尾喷口的外形来看,确实和歼-35型战斗机上安装的发动机尾喷口外形高度类似。而从发动机的内部结构来看,这台发动机的风扇、压气机、加力燃烧室/火焰筒等,确实和俄制发动机有质的差别,能够满足第五代中型战斗机的推力要求。
歼-35目前装备的发动机特写
至于这台航空发动机,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第四代中等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这个嘛,其实传说中的四代中推,其3D模拟图在2022年还是2021年、珠海航展中国航发的展台大屏幕上出现过。
相比目前这台中等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我们的新四代中推性能要更先进,而且外形也更漂亮,甚至跟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四代中推EJ-200型有一些类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四代中推装上我们的第五代中型战斗机,进一步提高该机的性能。
歼-35型舰载机的航空发动机公开了,接下来公开的则是歼-35型舰载机的一些技术性能,如从最大起飞重量来说,央视明确公布歼-35型舰载机的最大起飞重量(MTOW)约30吨,这个数据已经十分优秀了。
以作为其前型的FC-31型技术验证机来看,展板数据显示该机的MTOW大约是28吨。而真到了型号之后,MTOW提高了2吨,体现出我们的结构设计等方面又有了一定的提高,战机的作战半径、载弹量等关键技术数据也有相应提升。
而横向对比目前世界上的其它同类装备,F-35C型战斗机的MTOW大约是31.8吨,我们的这个“30余吨”和它没有本质的区别。作为四代半战斗机的“台风”和“阵风”战斗机最大起飞重量都在23吨左右,和第五代舰载机的MTOW存在代差。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连作为四代半重型战斗机的F-15C MISPII型战斗机,其MTOW也就30吨左右。这意味着,我们的五代中型战斗机其MTOW已经达到乃至超过了四代重型战斗机的水平。这体现出的不仅仅是作战半径、载弹量等关键技术数据的提高,更体现出的是战机结构设计水平极大提高。
歼-35的隐身性能
而再从战机的低可探测性能来看,央视自豪地宣布——歼-35型战斗机的低可探测性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强的,RCS只“相当于一个手掌这么大”。
按照一个成年人的手掌面积平均是150平方厘米计算,大概也就是RCS=0.015这个量级。这个数据已经达到乃至超过了F-22A型战斗机的水平,确实是世界上低可探测性能最强的战斗机之一。
至于如何达到这么强大的低可探测性能……必然是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在外形设计上除了增强低可探测性能的外形设计,还包括了对机体表面的所有口盖、接缝、转轴等都进行精密封严。
歼-35那堪称“油光水滑”的表面,几乎看不出来铆钉和口盖的存在,以及肉眼可见的在液压作动筒附近都使用了柔性材料、精心涂刷了RAM材料予以封严,就可以看出来该机对低可探测性能的看重。
而再比如在射频隐身性能上,歼-35和歼-20战斗机一样,都安装有相控阵体制的、类似MADL的高保密数据链天线,信号具有高方向性特征,难以被ESM机型捕捉到期射频信号。同时雷达也采用低可截获概率(LPI)设计,以达成最佳的射频隐身效能。
再者,预计歼-35型战斗机也会采用和F-35型战斗机比较类似的红外抑制设备。考虑到该机在进入超音速巡航阶段不需要开全加力飞行,只需要开小加力,则该机在关键的超音速飞行阶段,其红外特征也将比典型的四代半战斗机降低许多。
总而言之——歼-35型战斗机在雷达隐身,射频隐身,红外隐身等方面,应当都达到了极高水平。
歼-35的衍生型号
至于央视提到的歼-35型舰载机的海陆孪生……这其实都是之前提过很多次了。当时大佬们提的都不是海陆孪生、一机双型,而是一机四型——海军舰载机,海军岸基型,空军型,外贸型。
但是现在看来,海军岸基型应当是没了,用海军舰载型一样,海军舰载机和空军型基本设计大致相同。但是舰载机具备可折叠式机翼,在主要分系统上做了防盐蚀处理,加强起落架结构。一方面利于其使用电磁弹射起飞,二方面利于其以大着舰重量、高下沉率实施航母着舰。
同时,考虑到海上作战的复杂性和高威胁性,也考虑到空军事实上还有歼-20这种“高端五代机”在撑场子,舰载型的机载航电系统相比空军型也复杂了一些。
总之,在未来10年,应当是歼-35型舰载机和歼-35A型战斗机的装备高峰期。歼-35型舰载机需要挑起海军舰载机和岸基航空兵的大梁,歼-35A型战斗机则需要承担起部分取代歼-10A、歼-11A/B型战斗机的重任,海陆孪生的构型,可以有效地降低其制造难度和装备成本。
目前还比较有悬念的,大概就是歼-35型战斗机的这个外贸型号了。尤其是在近期,咱们对歼-35型战斗机集中宣传开始之后,巴基斯坦明显有点摩拳擦掌起来了。考虑到今年5·7空战巴基斯坦空军打的很好,现在印度又急着要采购新一代战斗机的情况下,巴基斯坦空军毫无疑问地对于拥有自己的第五代战斗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衷。
对于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咱觉得,歼-35型战斗机还是要优先确保我们自己的装备总量。毕竟,我们接下来要面临的斗争强度是远远超过以往的,在满足了自己的装备的前提下,才有可能面向巴基斯坦提供。
而即使提供,也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尤其是目前巴基斯坦和土耳其关系密切,甚至一度在考察土耳其的KAAN战斗机,而土耳其搞的这个KAAN项目明显有点手搓、不成熟迹象的情况下……
因此,我们对巴基斯坦提供第五代战斗机,不仅要考虑巴基斯坦面临的印度空军新一轮装备更新换代的威胁,更要考虑到巴基斯坦的外交和我们自己技术保密性的因素。在解决了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谈到歼-35型战斗机的外销,大概就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