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能和这些国家抢“蛋糕”了,否则十分不利!

  中国总理出席了今年的联合国大会,国际舆论特别关注的是他的最新表态:中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对此解释称,中国宣布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进一步彰显了中国以实际行动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立场和大国担当。

500

  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23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拉开帷幕。(图源:美联社)

  笔者的理解是,中国总理作出的上述表态,意味着中国未来将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抢新的“蛋糕”,但中国对自己的定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按照国际惯例,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援助、关税等方面会享受一些照顾。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过去在国际上也争取过一些特殊利益,这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获益的一个方面。但相较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水平相对更高,且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必要展现担当,因此中国政府宣布,今后不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争夺新的特殊待遇。

  笔者赞成中国政府的这一决定。笔者这些年主要去欠发达国家出差,今年去了蒙古国,去年前往非洲,前年到访中亚和中东。在出差过程中,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不少欠发达国家已经不认同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了。中国官方和民间一直强调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但这些国家并不认同这一身份,它们认为中国在与它们争夺资源。如果这种分歧持续下去,它们的不满会越来越强烈,这对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周边外交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十分不利。因此,笔者认为,中国政府的这一重要决定是与时俱进的体现。

500

  中国一直积极参与粮农组织“南南合作”举措,派遣专家和技术人员,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农业和渔业生产者提高生产力。(图源:联合国)

  中国目前仍是发展中国家。但十九大报告提出,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果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能按照十九大报告的部署,推动中国在2035年如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那届时我们还能称自己是发展中国家吗?

500

  (图源:互联网)

  从过往经验来看,中国政府制定的发展规划基本符合实际,目标完成度也较高,这跟美国恰好相反——美国两党每四年都有选举,也会作出承诺,但这些承诺基本都会落空。尽管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一些挑战,但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仍有较大可能实现。笔者个人认为,到那时,中国政府或许会减少“发展中国家”这一表述的使用频率。从中国政府的角度看,至少在2035年之前,我们会坚定主张自己的发展中国家身份,外界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这一立场不会改变。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等中国的发展水平真正达到更高阶段后,中央会结合实际情况和国际形势再作定位。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