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字签证不是中国版H1B,我们不应对此做过度解读
1)这几天,网上关于中国新推出的K字签证问题讨论非常多,很多读者看了之后十分焦虑,纷纷给我留言说,非常担心来自印度和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移民大量涌入中国,进而造成各种社会问题。
2)可是,我仔细看了有关文件的原文,又看了网络上一些“大V”朋友的发言,感觉大家对这个文件有不少误读,甚至做了大量过度的个人解读。
3)我觉得,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要理解,持有K字签证的人到底能在中国做什么?我们先看一下官方解读:
4)这里的关键词是,“持证人入境后可从事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及创业、商务等活动。”
5)可以非常明确地说,K字签证绝对不是工作签证,也不是长期居留签证。这与美国为吸引外国人才到美国工作的H1B签证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些朋友对K字签证的过度解读,就是从误把K字签证视同中国版的H1B签证这一基础性错误开始的。拿到K字签证的人在出入境方面可能会更方便一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拿到K字签证的人就可以很轻松地长期在中国居留和工作。K字签证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微乎其微。说K字签证会导致外国移民大量涌入中国,给中国社会带来十分复杂的就业、民族、宗教等挑战,更是天方夜谭。
6)对于中国已经实施144小时或更长时间免签的国家的公民来说,K字签证的影响很小,那些持有国际知名学校STEM学科本科学士学位以上的人,可能会为了方便申请这一签证,但要提供相应的材料证明并通过审核。对于中国尚未实施免签政策的国家的公民来说,持有知名学校本科学位以上的人,后续来中国确实会方便很多。但是,这只是说他们来中国方便了很多,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可以随意地在中国长期居留,甚至是工作。很明显,持有K字签证的人要在中国长期居留和工作,依然必须走现有的申请和审批流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K字签证并没有大规模放松外国公民在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准入条件。
7)我们就以印度公民来说,由于印度并不在中国实施免签的对象国范围之内,现在,所有的印度人想来中国,都必须分门别类地申请相应的签证,并提供相应的材料。推出K字签证之后,印度国内一些人如果持有国际知名高校STEM学科学士学位以上的学位,他们通过申请K字签证,来中国确实会方便很多。但是,他们来中国虽然方便了很多,也可以从事一些交流、创业和商务活动,但是,要在中国工作,他们必须有自己的雇主,必须按照正式的流程去申请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在这一点上,有没有K字签证并没有本质变化。就是按照网上一些人担心的最糟糕情况来说,有大量印度人通过伪造学历材料进入到了中国,他们大概率也只是能进行一些比旅游略微多一点的活动,他们不可能仅凭K字签证在中国工作和长期居留,更不用说他们来抢中国年轻人的就业机会了。至于一些人担心,中国的女同胞可能会被印度人骗,这个就有点操闲心了,也有点“大家长”心理在作怪。既然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好了,不用总是担心别人会像小孩子一样被骗。
8)至于有些朋友说,持有K字签证的人到中国来了之后会享受超国民待遇,这个也属于过度解读。现在,通过免签政策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中国从政府到民间都会以礼待客,但是,要说再弄什么超国民待遇,必定是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可能了。时至今日,中国绝大多数国民的心态都有所调整,那种多年前不自觉的崇洋媚外心理早已经不是主流。我就看到多起外国人在中国不守规矩,被中国同胞严肃教育的短视频。中国人常说,“来了都是客”,但是,客人也要有客人的规矩,客人也要有客人的模样,不能乱来。
9)我个人想来想去,受K字签证影响最大的就是那些中国目前尚没有实施免签政策的国家的公民,他们来中国的确方便一些了,但是,这跟工作没有直接关系,这跟长期居留更没有直接关系。至于说有人担心来自印度和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到了中国之后逾期滞留的问题,我相信中国的移民管理部门有足够的手段和工具来处理这一问题。中国有着全世界最先进的电子追踪系统,哪个外国人在中国逾期滞留、他现在在哪里,大概率都很容易查清楚,外国人要想成功在中国非法长期滞留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有朋友担心,中国会像美国一样,或者是像一些欧盟国家、英国那样,被大量的印度移民、非洲移民所占领,这个完全是过度联想了。在今天的中国,根本不存在让外国移民轻易获得工作许可和长期居留许可的可能。不管是否有K字签证,这一点都不会有任何改变。中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中国未来也不会打算把自己变成一个移民国家,这是常识。
10)这一次K字签证政策的推出是在2025年8月份,但是,为什么直到现在这一话题才突然热了起来?主要还是跟美国特朗普政府收紧H1B政策有关,也跟印度一些媒体大肆炒作可以利用K字签证到中国去有关。然后,一些“大V”朋友就对K字签证政策做了过度解读,并把他们对欧美所面临的那种大量非法移民涌入进而造成各种严重复杂的社会问题的担忧投射到了这一话题上。实际上中国的K字签证根本不等于美国的H1B签证,这不是什么人才引进签证,更不是什么工作签证或长期居留签证。
不过,有关K字签证的各种过度解读在网上甚嚣尘上,也提醒有关部门,需要及时就这一政策发布更权威、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解释和说明,以消除公众的疑虑,凝聚社会共识,避免中国社会内部围绕这一话题出现无谓的对抗和撕裂。
对于普通网民来说,大家可以对国家有关部门的有关政策多提一些建设性意见,但是,不能对有关部门的动机做恶意假设,也不要低估了他们的责任心和专业性。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P.S. 在本文即将写完之际,一个有很深专业背景的朋友给我发来了一些参考资料,我也发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政策的初衷和目的是引进我们需要的优秀人才,在国际上打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同时在政策执行中肯定会平衡好国内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压力,说白了就是“好的人才为我所用,一般的和不好的我们不要”。
关于K字签证,“持证人入境后可从事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及创业、商务等活动”,但在华工作需要办理工作许可,分为A、B、C类,我们的政策是“鼓励高端,控制一般,严禁低端”。
就像之前放宽来华停留时间一样,这次是鼓励外国青年科技人才多来中国看看,吸引高端人才留华创业和工作。外国优秀人才能否留得住,是个双向选择的结果,一方面需要国内有接收单位(用人单位得考虑性价比、安全、文化、必要性等因素吧),另一方面也得外国人才本人愿意。
总之,不能说有了K字签证这个政策,咱们谈虎色变。K字签证这事跟这几天网上说的美国H1B签证没有因果关系,这项政策已经酝酿了好几年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