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突变,2500万外国人涌入中国,隐秘的新趋势
马江博说趋势
2025年09月24日 21:27:26 来自北京市
2500万老外涌入中国。
此前,国家移民管理局公布上半年数据,有1364万人次外国人免签入境,占所有入境外国人比例高达71.2%。反向推算,这等于今年上半年总共入境了1916万人次外国游客。
而国家移民管理局最新统计显示,2025年1至8月,免签入境外国人1589万人次,占入境外国人62.1%,同比上升52.1%。依据同样公式计算,今年前八个月,总共入境了2558万人次外国游客。短短两个月,又多增加了642万人。
根据《2024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显示,去年全年,中国大陆接待国际游客2694万人次(不含港澳台)。
而2025年上半年,就相当于已经完成了去年全年入境游客量的71%。前八个月2558万人次,已经直逼去年全年总数。
照这个速度,今年下半年很可能会超过3500万人,创下中国入境游历史新高。
要知道,就算2019年疫情前,中国入境游历史峰值也不过3188万人次。
事实上,中国近期扩大入境免签政策后,呈现出一个鲜明的对比:尽管出境游市场仍在缓慢恢复,但入境游却展现出超预期的强劲复苏势头,来中国的老外,呈急剧增多趋势。
2500多万人次的老外涌入中国,这是啥概念?
根据日本观光厅数据,2025年上半年,访日外国人约2151万人次,中国大陆同期为1916万人次,日本仅仅领先235万。至于其他周边传统旅游强国,则已被我们甩开不止一个身位。
这么多老外涌进来,为什么我们几乎“无感”?
首先,中国扩大免签政策,正推动入境旅游进入一个“理由多样化”的新阶段。诸如商务出差、探亲访友、学术交流、艺术展览、医疗康养、汉语进修,乃至半自由职业者的中长期停留,正逐渐构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入境“隐形客流”。
这些入境者不同于传统游客,也不通过旅行社安排行程,却以实际行动拉动了本地消费,成为中国入境旅游市场中一股不容忽视的“隐形力量”。
其次,中国入境游客,相当大部分主要来自周边国家,如韩国、日本、泰国和新加坡等,而非欧美人。例如,去年韩国游客已占张家界外籍游客的71%,尤其在年底免签政策实施后,来华人数激增。
周边邻国这些游客,大都以多样化方式深入体验中国生活:打卡海底捞、霸王茶姬等热门消费场景,录制探店视频,甚至专门学习汉语。
最后,城市结构也在无形中削弱了我们对入境游客的感知。数据显示,超过80%的外国游客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八大热门城市,且他们的活动范围又多局限于国际机场、高端酒店、核心商圈和著名景区。如果你不常出入这些区域,便很容易产生“街上没什么外国人”的印象。
那么,这场悄悄热起来的入境游,会有哪些变化趋势?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趋势是:老外在中国已经玩得越来越深入了。
一些小城的命运,正被悄悄改写。
比如,边境城市吉林珲春,当俄罗斯节假日高峰期,珲春的俄罗斯人数量,已经超过了中国的任何一座城市,成为当地的第一大客源地。
再比如,四川雅安,是日本人眼中,熊猫朝圣之旅的终点。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前往四川的旅行团数量尚不足50个;而到了2025年,预约团队已突破180个。
为应对这一迅猛增长,国内航空公司专门调整运力,加密了东京、大阪、北海道至成都的直飞航班,全力承接这股持续升温的“熊猫经济”热潮。
还有,看似不起眼的山西大同,如今却异常繁忙,正逐渐成为航空公司布局中转网络的重要支点,以及出入境旅客的新兴来源地。
在今年暑假老外入境数据上,诸如浙江义乌、新疆伊宁等等,这些地方都有机场,外籍游客机票预订量增长了两倍以上。
或许,这些城市未来的基建升级、航线拓展和会展招商,都将以入境游客为导向,悄然调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