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所有8个关键技术领域的高质量科学出版物都超过了美国
中国在所有8个关键技术领域的高质量科学出版物都超过了美国,人文社科不可能搞得过,得自己干。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搞了个“关键技术追踪器”,之前出名的结果是,8个领域的64个关键技术类别,中国在 57 个领域领先。美国Information Technoloy & Innovation Foundation (ITIF) 又汇总了ASPI关于前10%科学出版物的结论。
图一,在所有8个关键技术领域,包括量子、AI、生物、先进ICT、感知授时导航、国防太空机器人交通、能源环境、先进材料,中国排前10%的高质量科学出版物领先美国。Unique AUKUS technologies是指由AUKUS三国(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特别合作开发、具有战略军事意义、但不完全归属于通用技术类别(如AI、量子、生物)的特定技术领域,如不依赖空气的推进系统、自主水下航行器、电子战技术。
图二,中国领先美国超过50%的子领域,一共64个子领域。氢与氨发电、超级电容器、电池技术、纳米材料与制造、高精密加工工艺、涂层技术、先进航空发动机、高超声速探测与追踪、自主水下航行器,这些中国前10%高质量科学出版物份额超过美国50%,其实就是超过全球一半以上,而美国份额在5%-13%之间。
图三,是美国仍然占优的子领域,疫苗与医疗应对、核医学与放射治疗、基因工程、量子计算、原子钟、小型卫星、自然语言处理NLP。虽然美国领先,但中国也不弱,前10%高质量科学出版物全球份额在15-30%之间。
注意这是出版论文,不是存量成果。如“先进航空发动机”存量成果还是美国强,但中国研究占优了。
ASPI这个结论,与自然指数中国大幅领先美国是能对应上的。自然指数官网最新数据,2024年5月—2025年4月的周期,中国大陆自然指数34507.67,美国21984.46,中国是美国的1.57倍。而2014年,美国自然指数是中国的3.58 倍,10年来变化极大。
可以有把握地说,中国在高质量科研产出方面已显著领先美国。这里说的是科研产出,澳大利亚ASPI和ITIF都比较关注科学技术领域。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搞科研真的不错了,水平急剧上升,发Nature、Science、Cell的多得是。要挑毛病,只能说中国高水平科研跟风特别厉害,开创性的大成果还不多,但也在改善,跟风多了也会开创。
但美国在人文社科领域大幅领先中国,这真的没法比。不是说中国社科的不努力,人挺多也很努力。但是,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标准是客观的,中国做得好就能超过美国。但人文社科评价标准是主观的,中国人文社科写英文在人家的领域里玩,怎么可能玩得过?自然是灰头土脸,没啥大成果。这还是好的,真出“大成果”反而糟糕了。
所以,只有发起人文社科全球革命,主力要大搞创新,宣传高于美欧的全球价值观,自己新建体系。不和美西方那套人文社科出版体系玩了,标准就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