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去学历史”
昨天,写了篇文章,被投诉删文了。删文并不稀奇,我写公众号这么些年,被删了几十篇,多少总结了一些规律。如果是全网删文,一般就是监管出手,如果是只是公众号删文,其他平台安然无恙,就是某些“黑子”找平台持续投诉,最后平台删文。
这篇被删的文章是随手写的图文,连题目都没有。内容是对一篇微博的批评。原微博是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王教授发的一篇微博:
许多青年都爱党爱国,每逢重要节庆日,都必在朋友圈转发各种正能量热帖,但是,他们对1949年之后的历史,却非常隔膜。其生疏的程度,让人吃惊。为什么这种热爱不能唤起一点了解历史的热情?
我之前写的那篇评论,认为王教授把青年爱党爱国和对49年之后的历史生疏这两件事写在一起,意有所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背后啥意思。但毕竟王教授没有明写。估计投诉能成功,也是抓住我臆测王教授的用心,没有明确证据,是小心之心度王教授之腹。
既然上一篇文章被删了,我就换个角度聊。
我加了不少微信群,有同学群,媒体人,有知识分子的,有咨询行业的,有投资金融行业的,有外企圈子的。年龄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有着完全不同的三观。
大学教授,肯定属于知识分子。我在微信群里,和类似的人打过不少交道,写那篇被删的文章当天,有一个外企圈子的群里就爆发了一场小争论。
争论是从抗战中国共的贡献谁更大开始的。这是一个永恒的吵架话题,屁股决定脑袋,立场决定观点,永远吵不清楚。我一般不参与这类吵架。我参与进去,是因为一位群友爆出一个观点:“如果国党在二战贡献不大,光打败仗,怎么可能战后拿到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然后我忍不住说了一句,“法国1940年就投降了,战后不也拿到了常任理事国席位。国党再无能,毕竟没有投降,对二战的贡献怎么着也比法国大吧。用常任理事国席位证明国党贡献大,理由不充分。二战贡献,苏美第一档,中英第二档。法国贡献远不如中国和英国。国共任何一方的贡献都大于法国。”
这位群友立刻暴怒。然而,他并不反驳我的观点,也不给出法国在二战贡献大的事实,而是痛斥我的无知,让我好好去学历史。
法国在二战中打过啥胜仗?我感觉最成功的一仗,维希法军打的达喀尔战役吧【手工狗头】。剩下就是诺曼底之后,在法国南部次要战场跟着美军后面捡漏打顺风仗了。勉强值得一提的,就是战争末期的科尔马战役。美法联军三面围攻科尔马,从44年9月打到45年2月才打下来。
让我好好学历史,那就推荐本严肃著作呗。然后这位群友转了个2分钟短视频,让我看短视频,好好学习历史。我看了一下,这个视频号主要干的事情,就是把欧美历史纪录片重新剪辑成1-2分钟的短视频,然后配音,吸流量。也不知道算不上侵犯版权。
随后,群里开始讨论淞沪抗战,这位群友再发暴论:“淞沪抗战都是东北军的责任,杭州湾北岸基本都是东北军防守,没有任何像样的抵抗,坑害了在上海市区北面抵抗的中央军。”
一谈到历史事实,这位群友就露底裤了。
淞沪会战东北军参战的是49军和67军。这两个军本来都在华北,淞沪吃紧后才调到淞沪战场。49军隶属左翼序列,一直在北线作战。杭州湾日军登陆,右翼南线部队战线崩溃后,确实也增援过右翼,在嘉善一带防守日军。但当时战线已经崩溃了。67军是右翼预备队,开始驻扎在青浦,淞沪会战结尾才参战,主要任务是防守松江三天。也完成了任务。67军军长阵亡。是淞沪会战中国军阵亡的最高指挥官。
这位群友认为张学良耽误剿共大业,对他恨之入骨,这也能理解。但东北军在淞沪的浴血奋战,不应该被如此污蔑。
淞沪会战,防守金山卫和杭州湾北岸主要是28军的两个师,是湘军。两个师防守90公里的海岸线,面对日军接近五个师团的陆军和绝对的海空优势。确实没守住,但根本还是统帅部决策错误,压根儿就没想到可能被日本登陆迂回。
另一个群友,也动辄让人好好学习历史。但他发言中同样有各种事实性错误。讨论1897年曹州教案和德国占领胶州湾时,这位群友曹州登州不分,一口一个登州教案,被指出后恼羞成怒,破口大骂,说难道登州就没有教案吗?然后再甩出一个营销号短视频让人好好学习历史。
我不认识这位新闻传媒学王教授,不知道他认为当代爱党爱国青年对49年后的历史生疏的依据从何而来。是否也像这两位群友一样,日常交流中一言不合,就让别人好好学习历史,然后甩出一个段子或短视频?
王教授嘴里的对历史生疏,是不是指对各类历史营销号短视频中的假多真少的历史段子生疏?
顺便说一句,王教授已经拉黑我的微博。一言不合就拉黑,就是这些人的特点。“我支持言论自由,但你在我的地盘上没有言论自由。” 如果那两位群友是群主,可能我也早就被踢了。
王教授是1967年生人,今年快六十了。那两位群友中有一位是60后,另一位年龄感觉也不小了,两位群友都是外企高级白领,生活优越,见识不凡,都曾是时代的弄潮儿。
曾经是弄潮儿,时代先锋,但现在年龄大了,接受新事物越来越难。中老年人观点已经固化,连完整读一本书的耐心都没有。我这个中年人也不例外,接受新事物越来越难。黑悟空都没打穿,打到一半就去看通关视频了。Steam买的多,玩的少。如果不强迫自己多阅读多写作,就会和他们一样,日常获取信息的途径全靠段子短视频了。
已经老了,却不服老。很多类似年龄的“成功”人士,都有一种迷之自信。他们觉得其他人,特别是新一代人和他们观点不一致,是因为无知。所以总想启蒙一下他人,让他人好好学习。
他们的做派,用现在的流行语,叫“登味十足”。
殊不知,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互联网时代成长的新一代知识精英,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样全面,远胜过上一代人。
“老登”们在饭桌上听到一条七八手的历史政治段子,就如获至宝。青年人上网手段多种多样,类似段子看过成百上千。“老登”幻想讲个政治段子,虎躯一震,青年就会拜服在地,接受启蒙,没戏。
老了要服老,虚心向新一代人学习。想启蒙新一代,Ego膨胀,高高在上端着,一脸老登样是不行的。王教授和这两位群友要与时俱进呀。